在工程建设中,基坑工程是岩土工程中事故最频繁的工序,基坑坍塌,坑底隆起等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实际工程中,为对基坑事故进行防范,应及时进行基坑监测,对基坑整个寿命期内边坡的稳定性进行监控,以确保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安全。下面整理了基坑监测的相关要点,希望为您提供帮助。

基坑工程危险源

对于基坑监测来说,只有先了解基坑工程危险源,才能有效地进行基坑监测。基坑工程中应十分注意的重大危险源主要有以下5种:

(1)开挖施工对邻近建(构)筑物、设施必然造成安全影响或有特殊保护要求的;

(2)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拟继续使用的;

(3)改变现行设计方案,进行加深、扩大及改变使用条件的;

(4)邻近的工程建设,包括打桩、基坑开挖降水施工影响基坑支护安全;

(5)邻水的基坑。

基坑监测原则

进行基坑监测时,应遵循可靠性原则,及时、准确原则,经济合理原则,方便实用原则,重点监测关键区原则,多层次监测原则等。因此,基坑监测须由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利用先进且质量过关的设备进行监测,同时还要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以实时反映基坑受力情况,并对基坑工程可能发生的事故做好及时防控。

基坑监测内容

实际施工时,应根据基坑的周边环境,开挖深度以及围护形式等进行分析,并对基坑的深层土体水平位移,支护结构内力变形,地下水位等进行监测。

1、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

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主要是在墙体或土体中预埋测斜管,并通过测斜仪监测围护墙体或坑周土体各深度处的水平位移。

施工时,应在基坑开挖7d前埋设测斜管,并对准上、下测斜管管段的导槽,将各段接头及管底密封,同时应保证检测管竖直埋设,并将其与钻孔间的孔隙填充密实,以防出现上浮、断裂、扭转。

此外,测斜仪的系统精度应不低于0.25mm/m,分辨率不低于0.02mm/500mm,并应在测斜仪探头接近管内温度后进行监测,且应沿每个监测方向进行正、反两次量测,测定管口坐标的变化并及时进行修正。

2、支护结构内力变形监测

支护结构内力变形监测主要是通过在结构内部或表面安装应变计或应力计,对钢筋混凝土支撑,钢结构支撑,围护墙、桩及围檩等内力进行监测。

施工时,应根据工程规模、基坑深度、支护结构和支护设计等合理布设基坑监测点,监测点应布设在建(构)筑物下部,点位间距应为10~20m。若为大型建筑物,则须在建筑顶部、中部及下部均布设监测点。

对于监测仪器的选择,若为软弱土层的支护工程,应采用精度较低的仪器监测地层变形和结构内力,采用精度较高的仪器监测地层压力和结构变形;若为较硬土层的支护工程,则相反,即采用精度较低的仪器监测地层压力和结构变形,采用精度较高的仪器监测地层变形和结构内力。此外,若支护工程中干燥无水,则应选用电测仪表。

3、地下水位监测

地下水位监测主要是在孔内设置水位管,利用水位计等仪器测出水位管内水面距管口的距离,再测出水位管管口绝对高程,并计算水位管内水面的绝对高程。

其中,进行坑内水位监测检验降水方案的实际效果,如降水速率和降水深度等;进行坑外水位监测了解坑内降水对基坑周围土体及环境的影响。

实际监测时,应注意区分浅层潜水监测以及深层承压水位监测,承压水位管直径应为50~70mm,滤管段应不小于1m。

同时,水位面监测应每隔1d进行1次,并在测试数据保持几天的连续稳定后再进行初始水位高程的测量,且监测精度应不低于10mm。

因此,实际工程中,应在做好基坑监测基础上,及时做好临边防护,地下水控制,边荷载控制,上下通道设置等布置,以防发生基坑坍塌等工程事故,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人身伤亡,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