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上部结构的安全与使用功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各种桩基础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如下。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1)桩身轴线定位要准确。
(2)合理安排打桩顺序,避免挤土导致桩身侧移、涌起,避免打桩期间同时开挖基坑。
(3)控制桩身垂直度,避免桩身倾斜。
(4)根据地质条件和施工机具合理设计制作桩头、桩帽与桩垫,避免击碎桩头。
(5)打桩前查清地下障碍物、认真检查桩身质量,避免沉桩过程中桩身断裂。
(6)重视接桩质量,控制接桩强度,避免沉桩过程中桩的接头处松脱,开裂。
(7)沉桩过程中桩身下沉过快、过慢、达不到设计控制标高或不满足贯入度指标,要分析其原因,采取地质补堪、改换施工机具、变更设计桩长、换桩重打或在桩位旁补桩等措施。
2. 混凝土灌注桩:
(1)避免坍孔:
提升、下落冲锤和掏渣筒、下钢筋笼时要保持垂直。控制泥浆质量、保持泥浆液位高于孔外地下水位。轻度坍孔可加大泥浆比重,严重坍孔要投入粘土泥膏待孔壁沉淀后低速重新钻进。
(2)避免孔位偏移或孔身倾斜:
校准钻机导架,将桩架安放牢固。针对不同土层采用不同进尺速度。发现偏斜可填入石子、粘土重新钻进,控制钻速,慢速往复提升下降扫孔纠正。
(3)避免吊脚桩(桩孔底部泥石过多无混凝土):
成孔后做好清孔工作,立即浇筑混凝土。清孔后控制泥浆密度。下钢筋笼时注意保护孔壁。
(4)控制流砂:
使孔内泥浆平面高于孔外水位0.5m以上,加大泥浆密度。流砂严重时抛入碎砖、石、粘土,用锤击冲入流砂层。
(5)控制钢筋笼质量:
保持钢筋笼的形状准确、刚度要足够、吊放要缓慢垂直。
(6)控制混凝土浇筑质量:
混凝土级配、配合比、坍落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泥浆护壁时要用导管按水下混凝土浇筑方法施工。干成孔时要用串筒下料防止混凝土离析。沉管灌注桩要控制拔管速度,防止产生颈缩、断桩等事故。
3. 试桩及桩身检测:
(1)试桩:
桩基础正式施工前一般应做试桩,以了解桩的贯入深度、持力层强度、桩的承载力以及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用以校核、调整桩的设计。试桩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场地地质条件,并做好详细的施工记录。试桩方法一般采用加荷试验,试验时间一般要求预制桩在7天以上(淤泥制土15天),灌注桩应在桩身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以后(一般28~35天)。加荷试验一般模拟实际荷载情况,分级加载、分级卸载。
(2)桩身检测:
桩基础施工完毕并达到设计强度后,要对其承载力进行抽样检测和评价。桩身检测有静载法和动测法两种。静载法是通过静载加压确定其容许承载力,通常采用竖向抗压、竖向抗拔和水平抗侧力试验。动测法是通过给桩身一个动荷载,用电子量测技术得出桩的振动参数,进而得出对桩身质量和承载力评价的方法。通过对一定数量比例的桩的检测,即可对施工完毕的桩基础工程给出其质量评价,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