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专家解密苗木在生长周期中的需水规律

园林苗木在栽培的不同生育时期需水量的差别很大。掌握不同生育期的需水特点是正确、合理地进行水分管理的重要依据。一般在园林苗木的生育前期需水量相对较少,生育中期通常为需水高峰期,生育后期需水量则有所下降。

萌芽期浇水

种子吸胀所需水分与种子内含物成分有关。蛋白质含量高的种子(如豆科苗木种子)吸胀 所需水分较多;淀粉含量高的种子,吸胀所需水分较少。为保证发芽所需水分,栽培上常采取 播前浸种的措施。

多年生苗木通常需要有一定的水分条件才能萌芽。此阶段若水分供应不足,常会推迟萌芽或萌芽不整齐,并会影响到新梢生长。因此,如冬春季节降水不足,土壤干燥,初春萌芽前应注意灌溉。

无性繁殖材料本身含有较多水分,因此对土壤水分的要求范围较宽,但仍以在较大的土壤湿度下发芽多而整齐。同时,无性繁殖,特别是扦插繁殖时,因为没有根系吸水,所以一般要求周围环境有较高空气湿度和适当的遮阴,以减少蒸腾失水。保持繁殖材料体内的水分平衡是无性繁殖能否成功的关键。

苗期浇水

各种园林苗木苗期的叶面积和植株都较小,吸收和蒸腾的水量也相应较少,耗水量不大。大多数苗木苗期的耗水量占全生育期的25%以下。同时,苗期适当地控制土壤水分还可以促进苗木根系向纵深发展,从而形成强壮的根系,以增强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这个过程在栽培学上通常称之为“蹲苗”,在园林苗木育苗过程中经常使用。

产品器官形成期浇水

这个时期苗木的生长最旺盛,叶面积最大,因此耗水量也最大,并且往往是园林苗木栽培过程中的需水临界期。多数苗木此阶段的耗水量占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50%?60%。不论其产品器官是营养器官还是生殖器官,此阶段缺水会削弱生长或导致生长早期停止,直接影响到栽培的产量和品质形成。有些多年生园林苗木,春梢短,秋梢长,就是由于春季干旱和秋季多雨造成的,这种枝条往往生长不充实,越冬性差。

另外,在花芽分化期如水分缺乏,容易导致花芽分化困难,形成花芽少;如长期阴雨,水分过多,花芽分化也难以进行。在开花期通常需要一定的水分,若大气湿度不足,花朵难以完全绽放,不能充分体现出种类或品质的固有花形和色泽,并且导致花期缩短,影响到观赏效果。 因此,为了保证园林苗木的开花品质,需要及时进行水分的管理和调节。

产品器官成熟期浇水

以果实等为产品器官的园林苗木,在产品器官成熟期,植株叶层逐渐衰亡,故蒸腾和水分吸收大大减少。同时植株体内的含水量下降,此阶段对水分的要求随生育进程的推移而不断降低。此时一般需控水控肥,以提高产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