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入门,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虽然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否算入门了。下面简单谈谈我学习造价的历程与一些不才之见吧。在此先声明一下,以下只是我学习造价的过程和一些对造价的个人想法而已,对于具体的学习事项我不会一一细说,我也没那功夫,我不会说建筑面积是怎么算的,有哪几种方法,而我所写的一切只是帮助入门的一些方法而已。
(一)熟悉定额与手算
我相信任何一个刚踏入造价的人,人家对你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熟悉定额。我记得刚进造价公司的时候,老板也是撂下这么一句话给我,然后半个月没说过一句话,那时我真蒙了,心想难道就所谓的造价学习就只是这样给我们提供一台电脑吗?一个月之后,公司给我们这几个人晒了一套图纸,要求一个月时间手算完成工程量的计算。“我该怎么下手?”我脱口而出的问老造价员,他没有说什么,一个星期过后,我半点未算,于是我开始找度娘,翻遍各大网站论坛,搜集一点相关资料(资料在群共享),然后才对着资料上面罗列的顺序一个一个的开始算。现在回想起来,觉得那个时候好傻,为什么不根据定额顺序来算呢,不过或许这就是成长的过程吧,每个人都或长或短的会傻那么一次。
说下我先前一个月我在干嘛吧。刚入公司的前一个星期我每天看定额(计算规则),看到真的想吐,实在坐不住了,于是找资料、加群。后来有幸在群里遇见了“乐乐”,她q我说自己也是刚学的,参加了培训班,然后给我一些简单的手算小案例,比如计算建筑面积、计算一道梁、一根柱子、几堵墙什么的。不要小看了这些简单的小手算,对一个初涉者来说,这些是检验你是否真的理解与熟悉定额的好方法,有些定额我们看的时候似乎觉得懂了,或者感觉总是很模糊,很难记住,那么不妨花几分钟去算算这些小案例,你能获得事半功倍的额效果,有时真的是看几遍还不如动手算一遍那么深刻。我记得那时的我,每天就是吵着乐乐要案例做,做完就叫她发答案,算错的叫她讲解,几乎一种如饥似渴的程度。这个过程为后来手算奠基了一定的基础。那时也开玩笑说,要跑成都去请她吃饭,不过真的很感谢她,可以说她就是我的引门老师。说到这我不得不说下关于师傅这个话题了。
我相信好多学习造价的都像我一样没师傅带,而公司那些所谓的高手也懒得理会我们,有问题去问,他们会告诉,但你若指望他们怎么教你那真的看老天了。我相信不仅是造价这样,学习其他的也是一样的,毕竟这个汲汲利益的社会,没几个人会诚心实意的传授你什么东西,记得当初我施工实习的时候,那浙江佬成天说要教我用全站仪,可实际上仪器都不让我靠近,更别说告诉你什么了。直到我走的时候也只字未提,想想都好笑,而这个社会又有几个不是像他这样的人呢?其实真正会教我们的是那些半桶子水或者同样的学习者,不要怀疑ta们的水准,或许ta们才是我们真正的领路者,这点我深有体会,比如说一样刚学造价的“乐乐”和邻座的小妹(公司),她们都不是高手,但是你有问题她们会很耐心、很用心的回答你,即使她们也不知道的问题。所以我在建设工程建议网论坛也说过,我们不需要高手,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愿意教我们、给我们指路的人。
手算的那一个月,感觉好充实,每天算几个部位,不懂得重翻定额,特别是算钢筋的时候,有时一天也没算什么,都在看图集平法。所以提醒初学者,图集平法跟定额一样重要,而且要下点苦功夫去看懂平法,虽然我们现在也忘的差不多了,但大概的印象和常识你得知道。特别是遇见一些软件解决不了的小构件的时候, 那时就用的上了。
(二)算量软件的熟悉
有人说手算很难,用软件算就容易。其实我是不赞同的,我觉得手算只要你懂计算规则,有足够的耐心、细心那就足够了,而软件则不是这样的,你要想完整且无误的建好模,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起码对我们这些非造价专业从来没摸过软件的人来说是这样的。学习造价五个月的时间,两个月花在手算与计算规则上了,而三个月花在学习软件与锻炼速度上了,特别是学习广联达的时候。而且我觉得,软件迟早会替代手算,(现在基本是替代了,除了一些老造价员还在用手算),甚至随着软件的不断智能化,软件迟早会兼并造价这个专业,以后设计完就直接出量,完全不需要独立出来算量了。用过广联达的人,就能感觉到软件是多么的可怕。照那样下去只要看的懂图纸,会使用软件就可以做造价了,如此门坎一低,造价专业势必归于大众薪资水平。
其实软件学习,没啥技术,肯花时间去“玩”,不懂多问,玩熟了基本就没问题了。一开始学习的时候可以下载官网的视频,先熟悉基本功能。不过,官网视频的讲解别太膜拜,那些图纸基本都是专供的。实际中不会让你那么爽的,每个工程每套图纸总有让你吐血的地方,所以多少你还得学会怎样去处理一些基本的、常见的问题比如转换图纸,修改比例等等。对于学软件,不懂得一定要敢问,而且要及时,也许别人提点一下,你得弄上半天。我还算幸运,不懂的基本会问那些实习生,他们对软件比较熟悉。然后就是多看那些算量爱好者的私人视频,那种视频一般是比较有水准的,看的同时你可以对着做,千万别认为看一遍就懂了,感觉良好,很容易败走麦城。有时你看完还只是别人的,因为你一动手你就会发现,步骤一模一样可就是跟ta的对不上,这就是一个亲历的问题了。我记得学广联达那会做“盛广达”的工程做了几遍,可能都不是完整的,但一次次在刷新速度,每做一遍都感觉有不一样的收获。其实软件这东西,孰能生巧,做多了自然就快而且准了,有空不妨找几个别人做过的工程,自己算一遍,然后一点一点的对,几个工程下来你基本就ok了,“龙门、盛广达、马庄”对初学者来说都是灰常不错的学习工程,我当时学的时候还真找不到这种既有cad图纸又有算量文件的工程呢。另外就是算的多了,有时去回味下,试着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模式,包括建模的顺序、共性和校对的方法与技巧。
(三)套价与取费的基本常识
套价,说心里话我至今也没底,因为我每次练习一个工程基本就到算量为止,所以奉劝初学者不要学我,即使是练习也要坚持套完价,善始善终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套价,很简单,但是有水平。一个好的套价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不管是定义到清单还是定额,你不用多解释什么,人家一目了然。说清单简单是因为,你只需按工程量表把对应的子目输进去就O了,对于那些没有对应的定额子目,你得学会插入主材或者子目,具体方法就不多说,因为套价这方面的软件,涉及政策问题,大多带有地方保护主义色彩,各地的套价软件也就基本都不一样的。但是国人的特色就是模仿,所以万变不离其宗,该有的基本都有,也基本相似。另外一些取费问题参照当地的标准调理好就ok了。
谈谈调价问题吧。我觉得套价跟算量一样,你得做到心中有数,好比一个平方的钢筋用量大概是多少,你得做到心中有数,是否超出工程特征的数字,有时有必要大概核算一下。套价也一样,结构和装饰都一般的工程,你套出2000多以平米那绝对虚了。另外就是人材机各占总造价的比例也是检验你这工程造价是否合理的方法,一般土建工程人工在20%—25%(安装略高)之间,材料在60%—70%之间,机械在6%左右,一般的工程如果浮动太大那就得找原因了,所以出价前不妨按按计算器,核算下人材机所占的比例是否在合理的范围,而上面所说的这些就是其中的基本常识。
(四)造价的前景与规划
“人生有很多路要走,可关键的往往只有几步...。”——路遥。 记得刚出来时,一位前辈对我说过这样的几句话,他说:“工地上,技术很牛逼的人多的是,可每次他们就是上不去,你不能说他不努力,不能说他缺关系,少背景,没背景没关系却爬上去的也大有人在,这或许就是机遇的问题。”当然,我对“机遇”的理解是——规划。我们不需要一张多么壮观的蓝图,仅仅是对每跨出人生那一小步的瞬间思考。
在大学图书馆中曾经看过这样一本书,具体名字忘记了,书中提到这样一个规划方法:假设十年之内你要达到什么样的高度,那五年之内你得达到某种水平,三年之内你又得达到某种层次,两年之内你得达到某种阶段,一年之内你又得完成什么样的目标,那么现在你离你今年的目标是多远,你需要做些什么,该怎么做......。一个不错的逆向目标值法。
以前我也跟大家说过,我是从干着施工跑来做造价的。当初那待遇(据说那时是班上工资最高的了)对刚毕业的我来说,算不错的了,可我坚决选择了造价,也许大家肯定猜测说我有何鸿鹄大志,其实一点也不,如果非要找原因的话,我想最大的原因就是:我受不了晒太阳!呵呵,实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