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红线之后,金融红利消失了,地产进入管理红利时代。精细化管理将成为核心竞争力,喊着对标制造业的房企越来越多了。
为啥?
这个阶段对项目的品质、成本影响最大,而这个阶段的周期最长,不确定最大,也是最容易产生偏差的环节。
对标制造业,设计建造阶段必然面临革新。目前,头部房企大多完成了产品标准化体系的搭建,工程环节的变革正在快速推进,工程管理的创新提速了。目前主要变化有哪些?未来会进化到什么程度?
对标制造业
工程建造正在走向标准化产品模式
最近,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地产的商业模式,将经历项目模式-标准化产品模式-平台生态模式。但并并非所有阶段都可以完成模式进化的。比如营销阶段部分房企已经进入平台生态模式,而工程建造正逐渐进化到标准化产品模式。
这种变化,是内外部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①支撑房企的规模扩张的需要
大部分的房企到了一定的规模之后,都会走出大本营,走向全国化。
而扩张的同时要保证管理不变形,需要一整套的牵引机制。将整个生产过程工艺做法及管理动作管理流程标准化,可实现在新区域快速复制。很多房企还会采用新老员工搭配的干活的形式,新员工做老项目,老员工做新项目,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行快速复制。
②内部管理降本增效保质的需要
传统制造业竞争充分,利润空间低,需要向内部管理要效益。
房地产也从过去高达十几个点的利润,回落到八个点左右。降本增效是当前最大挑战。工程建造及管理全部标准化,一来降低了试错率,二来实现管理提效,三来也保证出品相对稳定。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变化:
1、生产建造工艺工法标准化
地产项目建造长期以来沿袭着“小作坊"模式。
一方面建造过程非常多环节为工人手工劳作,产品的质量高度依赖于劳务工人的水平;
另一方面,建造过程管理粗放,产品质量和成本容易失控可控。
而标准化生产作业改善了这些问题。
举个简单的例子,早期的混凝土是现场搅拌的,原材料的配比全看师傅的经验,搅拌不均匀的现象随时可能出现。后来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从原料输送、称重到搅拌、装车全是电脑控制,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随机性,有利于混凝土架构的连续性,提高了工程的质量。生产效率也极大提高,人工搅拌一小时生产30-50立方米,而商品混凝土企业可生产1000多立方米。
工程建造环节非常长,许多环节仍没办法实现模块化生产,流水线作业。但这几年生产工艺上陆续出现一些新变化,比如铝模替代传统木模,全混凝土外墙一体成型,自动爬架、高精砌块等等。
最近,万科一个项目在行业内引起一阵轰动。这个项目现场实现了标准模块化作业,从图纸深化优化设计、到集中加工、再到专业流水施工,实现了集约化生产管理。
项目现场设置了机电、装饰集中加工车间,把过去施工分散加工这个环节转移到了车间里,从分散作业到集中作业,统一管理,标准化生产,对于提升加工效率、优化材料质量都有很大提升。
万科是国内最早推行住宅工业化的房企,目前,其工程环节的管理标准也较具代表性,建造体系包括精益建造3+2之安全标准化工具箱、三个一百样板做法、节点构造做法、标准工期策划以及3+1工业化建造体系等等。
2、管理动作标准化规范化
一般而言,工程标准化体系建设包括六部分内容:工艺工法、管理制度、管理行为、流程指引、检查评估、考核评价。
地产是作为甲方而存在,真正下场干活的是施工单位及劳务单位。
甲方不是甩手掌柜,而是需求的提出者,也是标准的输出者。
事前,严格实施样板先行,要求施工单位将某个环节先做一个样板出来,甲方考核满意了,再进行大面积的推广。
事后,输出管理标准。一姐了解到的,许多头部房企都制定自己内部的检查验收标准,比如交付前,需要完成施工单位自检-项目部检查-区域抽检-客户开放参观-正式交付这几个环节。
而且检查验收要求全过程留痕,每一步检查验收结果都要在线记录,明确验收情况和责任人,并跟踪整改过程直至销项,形成缺陷管理理闭环。
3、建造过程自动化、智能化
数据显示,目前在职的农民工40岁以上已经超过50%,假设以中国的城市化率还有10年发展空间来计算,10年以后这些农民工已经很难继续承担工程施工工作。建筑业“后继无人”。
要摆脱用工荒的困局,只能走智能化建造,用机械替代人工。
近期,碧桂园旗下9款建筑机器人正式发布,引起了极大关注。这次首批43台建筑机器人分批上岗,后续还将会有104台建筑机器人陆续加入。该批机器人可以自动化完成施工作业,而且效率更高,比如铺地板和铺墙砖的效率可达普通工人的4倍。
机器臂+整平机器人+抹平机器人
机械化作业之所以过去没有大范围普及,其中一个原因是以前劳动力成本低,机械化成本高。而当前,劳动成本慢慢高过机械化成本。这让房企意识到,必须像制造业那样使用机械设备进行生产建造。用机械设备建造,对人的依赖性将降到最低。不仅劳务工人会减少,就连管理人员的需求都会大幅下降。就像过去一个物流仓储需要多位管理者,现在几千平的园区可能只看到机器看不到管理人员。
而完成标准化升级之后,未来工程管理还需进一步进化,将通过整合资源实现价值最大化。
从标准化模式到平台生态模式
地产工程要发挥资源整合的作用
在此前文章中提到,平台生态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自己掌握核心资源、自己定标准就可以了,大部分活可以交给别人干;而其实现的前提是完成标准化。
为什么说工程管理有可能走向平台模式?
①房企做项目开发, 本质上来讲是资源整合的过程。工程建造是资源最集中的环节,人、机、材、法、环,这个环节最多可能牵涉到上百家左右的供应商。地产作为甲方,并不需要亲力亲为,只是将这些资源组织起来,让他们高效协同运转;
②在降本提效的目标驱动下,房企内部组织架构越来越精简,许多职能从地产剥离出去,转移给合作伙伴,地产方只需要输出标准、提出要求即可。
比如最近碧桂园在试点的组织极简模式,项目部仅配置三个人,其中项目总负责全面管理、报建和外联;工程经理负责安全、质量、进度、成本;项目综管负责集团所有资料及文书并协助报建。
地产工程部门人员极简,需要匹配大总包、大监理模式,将大量的现场管理工作交给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
③上下游产业链日渐成熟,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整个工程环节越来越接近于制造业,零部件在供应商独立生产加工,现场再进行拼接安装(比如前文提到的万科的“一站式加工配送超时”),甚至只输出品牌即可。
再如构件预制,现在一些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在工厂里面加工,再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起来。
一姐了解到,大型的构件生产厂家,已经和部分房企共建标准,在产品标准化体系下完成构建标准化。也就是说,一条生产线上生产出来某个PC构建,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地产项目。构建的模具不再是一次性的,重复利用率非常高,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
未来,对房企工程部门来说,首先要具备标准化能力,其次能够整合优质的供应商资源,第三还要能打造品质管控力,并形成自己的品牌。
这两年,少部分房企已经有这方面的动作。
比如旭辉提出透明工厂,形成了标准透明、材料透明、过程透明、检验透明、服务透明等5大透明和12大体验,将晦涩难懂的建筑材料、建造工艺等以透明化、可视化、可触摸的方式呈现在大众眼前。
另外,采用常态化工地开放,地库展示区、精装材料展示区、建造过程展示区、工艺工法样板间、精装样板间等区域全部开放给客户参观;基层墙体抹灰找平、高强粘接剂、保温体系、装饰面层等多道工序,地面铺贴、墙面涂饰等工程的各道工艺工法也进行样板实体展示,并在旁边清晰地附上质量检查方法及标准。
此外,材料可溯源,出厂检测合格证向客户直接展示;材料的从出厂到交付,整个检查验收过程的对客户公开。
东原今年推出的超级工厂也是类似的思路。
这一举措,让一直处于后方的工程管理走到前台,形成了自己的品牌辨识度。一来倒逼项目内部管理常态化;二来成为营销卖点,助推项目去化和溢价。
未来,类似的举措在如果在更大范围的普及,意味着:
①房企将工程管理的部分职能转移给供应商,必然需要改变现在这种榨干供应商最后一分利润的做法,重新进行利益分配。给供应商预留更多利润空间,考核机制上给予更多弹性奖励,甚至双方进行利益捆绑,让对方发挥“主人翁”精神,主动把活干好;
②地产的利润,更多来自产品本身溢价,以及内部降本提效“省”出来的钱。设计及生产建造形成影响力之后,即使自己不拿地建项目,对外输出标准、输出品牌,做专业开发商、承接代建业务,赚的钱一点都不少,绿城管理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