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当前基本建设费项目预算管理还存在立项论证机制不顺畅、预算编制体制不完善、预算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必须采取有效对策,重点是建立预算管理互动机制,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正确划分概预算调整权限,建立全方位的监督体系,积极探索绩效评价机制,以及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 关键词:军队工程;项目经费;预算管理;主要措施  近年来,随着战场建设和基层部队建设投入越来越大,各级财务部门严格按照军队预算编制有关规定,根据事业任务和预算项目实施经费保障,按照经费性质实行项目概算、预算、结算、决算全过程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项目预算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一、基本建设费项目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项目立项论证机制不顺畅。按照军队预算编制规定,财务部门要会同工程主管部门搞好项目论证,经费需求测算工作。但实际工作中,该工作没有很好地开展,前期工作介入不深。除客观原因外,主观原因还是项目立项论证机制不到位,没有通过有效手段和制度加以规范。尤其是部队单位,在项目初期财务部门该怎么参与,怎么介入,通过什么手段、什么方式方法深入前期工作,政策规定上没有明确或没有细化和规范。

  二是预算编制体制不完善。目前项目预算编制比较粗糙,未能进行有效的细化。预算编制缺乏前瞻性,往往一事一建,未能形成建设积累。预算编制时效性还不强,影响了预算执行进度,同时也影响了预算任务的完成,造成预算尤其是战备经费概算明确的建设项目,在实际工程建设中难免有变化、有出入,需要适时调整,有的项目调整幅度很大。

  三是预算监督机制不健全。一方面是多方监督,未能形成合力。现阶段,财务、机营、审计、纪检等部门在基本建设监控上都有各自的手段和规定,看似机构很多,监督机制健全,但往往实际的运行中却经常出现多头监管、权责不明、部门之间配合不协调、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另一方面是项目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后评价机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投资决策水平的提高和项目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加强基本建设费项目预算管理的主要对策

  一要建立预算管理互动机制。首先是立项审核的“互动”。在立项审核中,建立审批部门与项目单位的互动机制,加强审批部门与项目单位的沟通;建立审批部门间的互动机制,通过联席会议等形式,对项目审核中出现的问题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协商、协调,发挥部门合力;建立公众互动机制,通过定期公告、公示等,保证公众的立项知情权和决策参与权。其次是预算编制的“互动”。加强审批部门间的互动,全面掌握项目的相关信息;加强与专业机构的互动,咨询或委托相关专业机构对专业和技术领域的问题提供专业支持或专业意见。第三是预算执行的“互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公示制度,对项目的实施进度、资金使用管理等情况定期予以公示,接受监督;建立质询制度,即项目单位对项目及资金的有关情况接受有关部门和公众的质询,并按要求对有关问题做出解释。

  二要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首先是加强工程预算信息化建设。要消除部门间信息屏障,通过搭建畅通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项目预算管理信息,包括“项目库”信息、预算信息、监管信息等,在相关部门之间实现信息的充分共享,充分利用工程管理部门、审计部门积累的工程造价数据和经验,提高项目预算的精度和针对性,以提高项目预算管理成效。要加强基础造价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将近期完工的工程决算进行投资分析,并按照一定的指标体系和格式要求,输入计算机,建立完工工程预决算电子档案,为今后建设类似工程提供借鉴资料,作为新建工程进行投资动态监控与预警的依据。其次是尽可能地细化现有的预算项目,能量化的尽可能量化,提出切实可行的预算编制方案,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及准确性,并能统一本单位不同项目之间的预算的平衡。第三是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调整预算的周期。当第一个预算周期将要结束时,通过比较前阶段预算与实际的偏差,分析产生的影响因素,并依据最新的市场信息和项目工作情况对初始预算进行调整,以后每个预算周期将要结束时,再重复以上做法,不断对下一周期的预算进行调整,从而使预算的控制力得到提高。

  三要正确划分概预算调整权限。由于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工程项目进行局部调整在所难免,但基(下转第54页)(上接第52页)本建设费预算管理审批权限过高,报批程序复杂,周期长,建设单位往往在上报请示后,在未得到批复的情况下,就直接进行变更和调整,破坏了预算管理制度的严肃性,给工程决算、核销工作带来了难度。要科学地解决好概预算的控制问题,就必须坚持求真务实作风,从工作实际出发,合理划分基本建设费概预算管理权限。按照投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或者规定一个确定的金额,作为大单位概预算调整的权限范围。大单位在权限范围内行使调整权,并报总部备案。超过权限的概预算调整,必须报请总部批准,并对违反规定擅自调整的,制定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惩罚措施。

  四要建立全方位的监督体系。财务部门要有强烈的全局意识,积极主动地与相关部门多商量、多协调,形成一盘棋、一股劲,化解矛盾,推动工程建设顺利进行。要建立多层次的监督机制和问责机制。通过整合纪检、审计、财务、机营等部门监督职责,注重公众监督作用,采用灵活运用重点检查、不定期检查等多种有效的监督方法,实现过程监督、动态监督,追踪问效。事中动态监管逐步走向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以充分发挥其及时发现问题隐患、防患于未然的时效性优势。建立灵敏的监督信息反馈系统,如建立专门管理信息系统,定期编报监督检查报告等。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隐患,督促项目单位及时采取措施,纠编纠错,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五要积极探索绩效评价机制。首先是建立项目预算绩效评价的制度和组织体系。制度体系的构建应从预算资金的各个环节入手,从立项、拨付、使用到监督管理层层把关,形成预算资金使用的科学运作程序,使预算资金的管理做到有章可循;组织体系包括具体明确预算绩效评价的工作范围,制定评价工作程序,确定评价结果的应用等。其次是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准确地度量预算支出的实际效果。第三是建立绩效评价标准体系,实现与评价指标体系相匹配。

  六要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奖励制度是维持控制系统长期有效运行的重要因素,它引导“该干什么”。对在工程建设中成绩突出的人员,不仅要进行精神激励和行政嘉勉,还应该利用经济激励措施予以奖励。对执行制度、办理业务过程中表现突出的财务人员予以表彰,并给予重奖,以达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不断调动财务人员的积极性,确保预算管理落实到位。惩罚是一种负奖励,它引导“不该干什么”。通过建立管理责任制,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对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的失职行为,要作出相应的处罚。要加大奖惩力度,依据有关规章制度对各类违章行为严惩不怠,决不姑息迁就,以达到处罚一部分教育一大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