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的建筑面积及包含的业态
商业综合体相对体量大约在30~40万m2之间,参照万达的商业综合体,具体有以下业态:
1)公寓(SOHO或者LOFT),万达到目前为止还没有LOFT业态;
2)购物中心,也就是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百货;百货由于投入量大,竞争及各项运营成本较高,百货在后期的商业综合体中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
3)室内步行街,利用室内走廊将各种形态的次力店业态联合起来(如餐饮、服装等等)
4)酒楼,此处酒楼指的是大型餐饮,不是指的酒店;如红杏和雍雅之类的大型餐饮;
5)影院,现在的商业综合体如果没有影院基本就不能叫综合体,基本是有综合体就有影院;
6)歌城,KTV基本与影院是兄弟,有影院就有KTV;
7)超市、主力门店等;
8)儿童业态,儿童业态作为商业综合体的一个新型业态,已经在商业综合体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据调查,如果一个商业综合体有与没有儿童业态,其人流量相差一倍;
9)写字楼,如果一个商业综合体有甲级写字楼,他肯定在边上。单门独院。
10)酒店,酒店在商业综合体的感觉,远处看的比较清楚,就在那个方向,贴身一看与商业综合体实际上是没有关系的;商业综合体是一个复杂的多变业态,需根据招商来确定不同的业态,如何匹配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商业地产与住宅地产的不同
1、商业地产的成本控制要点分成两部分:开发成本+运营成本。商业交付运营之前是通过成本管理系统来管理,而交付之后是通过费用系统来管理
2、顾问费用:商业地产都非常关注顾问费用,特别是刚从住宅地产转入商业地产的开发企业,在这一点上,很多企业都是有严格的控下限要求,如酒店管理费用、幕墙顾问、机电顾问、招商顾问和造价顾问。
3、关注工程类合同:独立配套,上下水电煤通讯等,土建交给总包,桩基、钢构、综合机电、幕墙、精装、景观等,肯定是要进行专业分包;
4、关注设计:商业地产与住宅地产在这一点上的差别非常大,以前做住宅地产时,设计方案只是由开发商和设计院进行沟通即可确定,甚至于可以直接按照开发商的想法来进行规划设计。而商业地产需考虑主力店的设计要求,甚至于还要兼顾小业主的规划要求,这也是商业地产强控的一个关键点,如果处理不善,会影响后期的开业节点、项目品质等等,出现“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的情况;
5、关注消防:商业地产的消防等级要求远远高过住宅地产,这一点在商业地产的合约规划结构中也有充分的体现;
6、设备费单列:很多标杆企业商业地产项目的合约规划都将设计备单列,一是体现了这部分的成本占比,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设备对商业项目的重要性。
7、合约规划确定的时间点不一样:住宅地产一般是在方案设计后,而商业地产需在开业节点计划明确后,再进行一轮的调整刷新;
8、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前期的设计、过程中的方案变更和工程变更等,都由以前的只是开发商和承包方关注变为三方甚至多方关注,过程中如何确保遇到的各种问题都能快速解决,需要建立一个快速响应的机制,这一点是以前住宅地产很少关注的;商业与住宅地产成本管控最大的不同:资金回笼非常慢,成本也比较高。在这个过程中,招商环节也需要投入很多人力、时间成本,借助专业机构可以实现高效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