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文科生,却报考了土木工程专业,陪伴我的从诗情画意变成了钢筋混凝土。入行三年以来,有过满心怨气,有过茫然懊悔,然而最终还是咬牙坚持了下去,曾经专业成绩一塌糊涂的我,如今有了能活在这座大城市的本事。

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我走过的弯路错路,以及身为过来人总结出的实用经验,教你如何一步步补齐短板,打怪升级。如果你也是刚入行的造价小白,担忧自己底子薄却不知从何补起,看不懂图纸,不理解计算规则,不知如何谈判对账,这篇文章也许会帮到你。

从迷茫到觉醒

2017年6月27日,我毕业了。2017年8月11日,我入职了。我似乎天生就应该来到工地,爷爷是泥瓦匠,父亲和家里的亲戚们或多或少都靠工地谋过生,但我一点也不喜欢工地的生活。

当互联网大佬们抱怨996是一种原罪的时候,我们土木人早就对007习以为常。白天跑现场,晚上忙算量,还要应付没日没夜的环保治理。所处的环境突然从青春洋溢的校园转变为漫天尘土的工地,朝夕相对的人也从同学师长变成整天骂人的项目经理和满口跑火车的监理。最不能忍的是食堂大厨做的菜那么难吃,逼迫我们自起炉灶。我实在懊悔当初为什么没有偷偷改志愿,或者毕业找个其他行业的工作,每天浑浑噩噩地应付着项目上的工作,梦想似乎也变得遥不可及。

就这样虚度光阴了大半年,我发现自己似乎没有一点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技能,不由地陷入了思考,逐渐醒悟一切能持久带来收益的工作都是有技术壁垒的。既然没有进入其他行业的技能,那为什么我不死磕造价,直到把它变成为自己的铁饭碗呢?没有金钱资本,没有广阔人脉,那我就用技术来打开局面,靠技术在社会上闯出自己的天地。

打怪升级第一步:学会看图

大学里忙着文艺活动的我并没有什么基本功,所以一切都是从头开始。对于施工单位或者咨询单位来说,一切的一切都来自于图纸,图纸能给你想要的一切。所以识图问题不解决,做造价根本无从下手。好比拿着一张地图,如果看不懂就永远找不到入口。

识图的本领不是看完一本《房屋建筑学》就能搞定的。理论联系实际,实体搭配模型。土木新人需要时间把二维的图纸变成三维的高楼,不懂筏板导墙是哪个部位,我就等着筏板浇筑完混凝土让工长指给我看。不懂人防门怎么安装,工人施工的时候我就蹲在旁边看。看不懂图纸上的楼梯,那我想想爬过的楼梯是怎么建的。什么是建筑面积的范围,用哪条线来算防水面积,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看的图纸多了自己也就明白为什么了。

钢筋识图要反复翻看平法图集,只有掌握了平法图集之后才能对钢筋量进行准确计算。一级钢筋末端弯钩怎么算,梁上下部纵筋伸入跨内长度怎么区分ln3、ln4、ln5这三个长度,向上取整+1还是四舍五入+1,这些问题在16G101平法图集(现行规范)里都有答案。

打怪升级第二步:将施工与图纸结合

我父亲是没有厨师证的厨师,他总能找到食材间最合理的搭配,过年回家他总能炒出我最喜欢吃的家乡菜。清单就是菜谱,定额就是食材。

图纸看懂了,就相当于知道这个菜长什么样子,但是不知道这道“菜”用什么食材(材料、工艺组成)来炒最好吃,不知道是按体积、面积还是重量去售卖(计算规则)最划算,也不知道这道菜什么时候加大火(乘以系数)来翻炒,那即使看懂图纸了,也等于路痴拿地图,一筹莫展。一定要多去现场看施工工艺、工序,如果连需要哪些工序都不知道,那一定组不了价。

很多人存在误区,尤其是刚毕业的学生们,都以为懂施工就要去施工单位工作,其实不然,懂施工不一定非要在施工单位工作。互联网时代最不缺乏的就是信息,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的学习路径,施工动画、现场照片满天飞,工艺工法的PPT已经不再是稀罕之物,广联达造价圈更新的现场施工工艺和方法,还有B站做施工教学的UP主们,这些都可以让我们不身处施工现场而能了解施工工艺,精进自己的专业知识。

在施工单位的那段时光是我一直复盘的经历,因为它有太多的实体案例来让我学习和研究。什么是真石漆,南方地区保温和北方地区保温的区别,装饰抹灰如何保持平整度,包括最近的造价热点疫情索赔,这对我来说已经很容易了,因为我自己曾亲自操作过停工和抢工索赔,两者都是索赔,大同小异。

打怪升级第三步:学习软件

软件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的双手,提高了造价工作的效率,但是造成了一个问题:我们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不懂其中的底层原理。软件不是万能的,它总会有各种各样的BUG,图纸却千变万化,有些东西是软件做不出来的,有时候手算比软件计算要快要准确的多。举个例子,虽然广联达GTJ2018具备房间装修布置功能,可以布置踢脚线,但是仍然敌不过大开脑洞的建筑师们,各种不规则的踢脚线样式层出不穷,令你眼花缭乱。这时我们就要回归原始,回归手算。

手算对于新手而言,是最能让人理解计算规则的方式,最能让我们理解算量软件的逻辑语言,最能锻炼我们的耐心和细心。找一套简单些的图纸,建个模型算个量,再拿出计算稿纸算个量,两算对比,就能找到差异,找到自己的盲点。

打怪升级第四步:谈判与对账

造价的最高境界是谈判,工程量和价格不是一成不变的死数。我们各有各的立场,有各种各样的施工方法,产生争议在所难免。

我自己操作停工和抢工索赔时,甲方并不认同索赔单上的人工数量、单价以及一些其他索赔事项。为了让对方相信我的数据是真实的,每次工人点人头我都拉上甲方工程师,用劳务市场上询到的人工价来回怼甲方成本,找法律条文和合同条款来解释我的索赔项是成立的。甲方工程经理说我的现场照片不合适,那我就从项目部近万张照片中找最合适的那一张;甲方工程师怼我格式做的不好,那我就多做几版,总有一版资料包您满意。我到现在也十分感谢那位甲方工程经理,没有他的批评,我的心态还是很浮躁,没有他的挑剔,我的工作质量可能还是那么烂。

造价行业一直有个令人头疼工作程序——对账,对账一点不亚于律师打官司,前期抠细节抠量,中期谈价格,后期争议部分搬合同法律,过程中有人温文尔雅,有人吹胡子瞪眼,它不单单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是一个心理问题。对账是造价人员提升自己最快的方式,比任何学习的效率都高。在这来来回回的交锋中,无论最终是胜了还是败了,都能学到对方的技巧和经验,找见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下次对账,这些技巧又会化为自己的武器。

打怪升级第五步:自我学习与成长

越来越多的人说土木行业是夕阳行业,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言,说这话的人一定不是这个行业的人。5G技术的成熟让安装智能化更加复杂,追求生活品质的要求倒逼给排水工艺的深化,环保理念让我们研发更多环保建材,各种先进的施工方法也逐渐被工人所使用。奶奶常说“一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作为造价人的我,每天吸收着各种各样的知识,钻研怎么算量更快,怎么套价更准,什么是装配式,自己做全过程咨询应该用什么办法?这是一个必须快速奔跑的时代,而我已经落后了很多,所以必须虚心求教,躬身入局,稍有不慎,恐怕挣得钱连自己都养不起了。

越来越追求经济效益的市场主体逐渐放弃了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导致造价新人很多基本功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在很多咨询单位,注重速度而不在乎造价技能培养,让一批年轻人蹉跎了人生学习知识的最美好的时光,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学校里老师念经式的讲课洗礼后又让市场上“十天学会算量套价”的烂课程占满了时间。工作起来,就像一台没有拼装的机器,无法自行运转起来,更别说能生产产品。刚刚毕业出来做造价,首先花大量时间去练习算量软件,同事间又有技术壁垒限制,造价师成才的路上,永远没有抓到造价的真相,全部是规范和所谓的“经验”。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没有好师傅,好的苗子也会长成歪脖树。希望各位未来的造价师能够有个好师傅领进门,自己潜身修行。

这就是我从业三年的成长历程,从校园到职场,我完成了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期间有过挣扎,有过迷茫,但我相信天道酬勤,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终究会成为自己的一部分。那些刻骨铭心的痛苦记忆,过很长时间后,细节模糊,留下的可能只是一笑而过的灰白回忆。

我相信自己会更好,未来的造价天地有我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