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场经济环境下成本管理是涉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点,因此面对激烈的内外竞争环境,我国农业企业的成本管理要进行科学创新,构建目标成本管理体系,落实成本研究、成本分析、成本管理和成本考核等系统化工作,将生产经营周期所有环节都纳入到成本管控中,形成全员参与、所有成本费用管控的管理机制。本文基于农业企业成本管控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目标成本管理的积极作用以及有效构建路径。
关键词:目标成本管理;农业企业;成本管控
一、农业企业成本管控的原则
(一)科学性。对农业企业进行成本管控,要注意科学性,根据市场中的实际产品、原料、运输等价格作为制定成本目标的基础和前提。简言之,农业企业的成本管控要做到尊重市场,以市场发展为前提,对成本管控措施进行优化和创新。同时,要运用正确的符合农业企业长远发展利益的成本管控策略,合理调整收入、成本和利润关系,对产品市场价格进行合理预测,并促使成本管控措施和企业的整体运营管理制度相一致。(二)全面性。农业企业的成本管控要注重全面性。全面性强调的是基于企业整体发展的成本管控措施,即成本管控措施要将企业的所有生产部门纳入进去,之后结合农业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流程,对整体成本管理策略进行分解,根据各个部门的职能、业务对成本管理的计划目标进行划分,将成本控制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1]。(三)针对性。农业企业生产和经营特点在于周期长、管理分散,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因此,农业企业的成本管控要符合农业企业自身的特点,不可照搬或模仿其他企业的成本控制策略。在开展成本管控工作之前,以相关领域内市场发展为导向,联系企业自身的资金、组织机构、运营管理现状,对企业运营项目进行仔细调查、考核。
二、农业企业成本管控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正确的成本管控理念。目标成本管理理念强调基于企业整体和企业具体部门的成本管控。而当前我国农业企业由于经营规模有限,经营模式保守,缺乏科学合理的成本管控理念。部分农业企业只追求产量、经济效益,而忽略财务统计表中的规范性以及数据的科学关联,忽略影响成本的内外要素。尤其是长期保守的农业企业生产管理理念,导致企业工作人员缺乏正确的成本管控意识,认为成本管理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和其他部门没有关系,这导致其他部门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没有成本控制意识,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损失[2]。同时,由于受到传统的经营管理理念影响,部分农业企业的成本管控策略还比较落后,将成本管控集中在企业生产阶段,一般是在成本支出发生之后再进行管控,这种事后管控对成本管控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二)成本管控执行能力低。部分农业企业虽然制定了明确的成本管控制度,但是由于数据收集过程中存在数据失真的现象,导致成本管控制度和企业实际情况脱节。部分部门缺乏科学的预算管理理念,大多数预算编制都难以执行下去,导致成本管控制度成为一纸空文。具体到不同的业务部门和工作岗位上,没有实际执行方案,而且部分成本管控目标和现实不符,难以执行,严重影响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部分农业企业由于长期管理粗放,导致部分岗位职责上存在权利空缺或重叠现象,对于由此造成的资源浪费、成本损耗现象长期得不到解决,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三)企业内部风险意识不强,缺乏成本监督。加强企业成本管控,要结合科学的体系对成本、效益进行准确核定,收集市场信息,构建完善的成本管控执行和监督机制。而当前部分农业企业,由于成本管控工作意识不到位,导致企业内部没有创建针对成本管控的监督机制和监督体系,如部分企业对采购工作的监管力度低,导致采购人员在工作中饱私囊或者工作人员之间互相打掩护,从而造成企业资产的流失,成本提高。
三、目标成本管理在农业企业成本管控中的作用
(一)推动农业企业成本管控的过程性。首先要明确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主要发展目标是盈利,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而企业的成本管控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益。针对当前部分农业企业成本管控理念落后的现状,目标成本管理理念是将成本管理的重点从产品生产阶段转移到产品上游的部署、规划和设计阶段,在未产生成本之时就构建明确的成本管控计划,而不是等出现成本之后再对成本进行管控。这种成本管控理念可以随着企业的产品生产、运营管理、销售等多个阶段全面部署成本管控体系,能确保企业的成本管控更加合理,切实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成本管理需求。(二)推动农业企业成本管控的全面性。作为一种科学创新的成本管理方法,目标成本管理法注重全面性、系统性,也注重不同级别、各个部门乃至具体工作岗位上的成本管理。市场经济环境下,农业企业要适应时代变化特点,积极转化经营机制,构建满足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就要对包括生产制度、管理制度等在内的多项企业机制进行创新和优化,要确保做到企业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政企分开,在企业内部构建完善统一的现代管理机制。而目标成本管理可以推动企业成本管控更加科学、全面,更加适应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从而推动企业在成本管控、预算编制和财务风险等多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将目标成本管理纳入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机制中,推动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发展,必然会促进企业的资金管理、物资管理、人力管理和制度建设的全面深入,从而推动企业的深化改革。(三)推进农业企业成本管控的针对性。将目标成本控制方法应用到农业企业中,结合农业企业的生产、管理特征,构筑符合农业企业生产运营模式的成本管控方法。结合具体企业的特点,创建具有针对性的成本管理模式,提升成本管理效果,提高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合理组织生产、销售活动,带动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基于目标成本管理改进农业企业成本管控的措施
(一)制定全面完善的成本管控目标。首先,农业企业要创新成本管理思想,拓展成本管理的机制建设,不仅注重生产环节上的成本管控,更要注重企业运营管理等多个层面上的成本管控。尤其是要形成全面的预算编制,将成本管理纳入到预算管理中,推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成本管控的协同发展。其次,构筑事前的成本管控思维,打破传统的事后成本管控模式束缚,在生产之前的产品设计、规划和筹备工作中提前做好成本管控工作,同时将成本管控的目标要综合放在产品制作成本、开发、设计、使用以及保养成本等多个方面,即,将所有和企业资源消耗有关的生产环节都纳入成本管理,预测目标成本和目标利润的关系。最后,目标成本管理的核心在于以市场为基准,公司在确定目标成本管控方法时,要加强对市场的关注,树立市场理念,注重对影响成本的所有要素的相关市场调查,综合产品价格对企业竞争能力的影响[3]。综合市场环境的影响要素,将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其他环节也纳入到成本管理中,如劳动生产效率、物流、科学决策等方面。(二)落实岗位责任制,健全企业财务管理职能。首先,企业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创建健全的财务机构,充分发挥企业财务人员在成本管控、全面预算上发挥的作用,尤其是纠正企业管理者对财务管理和成本管控的认识偏差,让其充分认识到成本管控对企业竞争力提升的积极作用。其次,构建目标成本管理和全面财务预算的融合,完善财务管理的效能,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减少成本损耗,提升企业资源优化配置。农业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经营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财务管理制度,从财务预算管理、成本绩效评价等多个方面健全管理范围。最后,落实岗位责任制,将目标成本管控体系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加强任一工作环节中的成本管控,并积极提高财务工作者的素质,要求财务人员熟悉农业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条文,并加强财务管理能力,塑造高尚的职业道德,熟悉农业生产的全过程,能使用目标管理法对企业的产品设计、规划等进行成本管控。(三)成本管理中注入人性化因素。当前在使用目标成本管理方面管理层中对员工的主动性和情感目标关注太少。大部分员工是在工作中被动地进行目标成本管理,企业在施行成本管控制度中也缺少对员工的尊重,没有赋予员工足够的建议权利,导致员工在成本管理中的积极性不够。事实上,目标成本管理作为一个注重过程和全面性的成本管控理念,强调的是每一个工作岗位、工作环节上的成本管控,将事后成本管理理念延伸到事前,因此员工在目标成本管理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是施行目标成本管理的重要措施。在成本管理中建立全面的奖惩制度,构建公平、公正的成本管理氛围。实行人性化管理理念,让员工的个人利益和企业的整体利益相关联,促使员工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精力,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从而积极提出有利建议,构建全体员工接受和主动参与的目标管理体系。(四)注重战略成本管理模式。战略成本管理是以市场发展为构建依据,以环境适应性为主要目标的成本管理模式,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谋得先机。在当前农业企业目标成本管理中,注重战略成本和企业产业链分析的结合,是将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之间的相关要素调动起来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促使企业完成整体发展目标,实现成本最低化,效益最高化,将影响产品成本的所有环节,包括产品设计、项目调研、原料采购、生产过程、产品运输、销售以后售后服务等划分为成本控制的不同环节,进行针对性的成本分析和控制,从而实现成本控制落实到产品生产周期的每个环节中,最终实现产品效益的最大化[4]。
五、结语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目标在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目标成本管理的合理使用能有效应对农业企业成本管控中的多种问题,构建全面完善的具有针对性的成本管理制度,将事后成本管理拓展到事前成本管理,将产品生产成本管理延伸到产品设计、调研、生产、销售等所有环节,并注重在成本管理中的人性化、科学化、战略化措施,促使企业形成上下融合、协同合作的成本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