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新兴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多种业态加速融合发展,而新兴数字出版媒体给传统出版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传统的图书出版行业内部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如:增速放缓、选题雷同化严重、成本核算不及时、库存大量积压等。在这样的行业大背景之下,出版行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获得利润,只有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出版单位改制以来,我国不断加大对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然而受到市场化进程加快的影响,传统的出版行业面临诸多的考验。成本管理是出版行业财务管理的核心环节,也是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出版行业成本管理面临着成本核算数据不及时、分摊间接成本方法单一、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信息技术水平落后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出版行业成本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全面推行应计成本法、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提升成本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等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出版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出版行业;成本管理;问题;对策
一、出版行业加强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一)成本管理的概念、内容和对象。成本管理指的是企业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综合管理行为。成本管理包含成本规划、成本计算、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四个部分的内容。从狭义上来讲出版行业的成本管理对象仅指图书制造成本。从广义上来说出版行业的成本管理的对象包含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编录经费)和期间费用。(1)直接成本。图书的直接成本是指可以直接核算计入出版物价值的成本。出版行业直接成本主要包括作者稿酬、纸张摊销、排版、封面设计、印装成本和其他直接成本构成。(2)间接成本。间接成本指的是出版单位的编录经费,就是不能直接计入图书价值的费用,发生在整个图书出版的过程之中。出版单位编辑部门发生的差旅费和编辑人员的工资等间接成本一般会在发生时先核算归集计入编辑部门费用,然后再按照某一标准(比如印张)分摊计入整个季度新收样的图书成本中。(3)期间费用。期间费用是指出版单位为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发生的不能直接或者间接核算计入图书产品成本的费用,包括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二)加强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当前,图书出版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同种图书价格方面基本相同,出版单位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一定要有成本优势。现阶段加强成本管理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新财务管理观念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出版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管理观念日益增强,成本管理不仅仅停留在成本核算环节,而是将图书成本管理的范围扩大到图书的策划设计环节和图书成品销售与营销环节。成本管理范围的扩大,不仅有助于图书成本的控制,而且开辟了降低成本的新途径。(2)成本精细化管理的要求。随着图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出版单位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模式与特点,把精益管理的理念与成本管理思想相结合,促使成本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精细化,这也是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环节。成本精细化管理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从策划设计、生产过程、营销、售后等环节更加精细化的单书核算,减少费用分摊的黑洞现象,实现产品生产链成本最优化。(3)提高报表信息质量的要求。通过成本管理,对产业链环节中发生的费用进行全面归集,提高成本核算与管理质量;明确产业链中每一环节发生的费用,提高了财务报表信息质量;可以优化图书选题,选择最佳图书形态,根据市场分析和营销方案,控制和跟踪图书出版成本,最大程度的实现图书成本管理目标,提高单本书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二、出版行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规划不全面。现阶段很多出版企业对于成本管理缺乏统揽全局的战略成本管理规划。很多编辑部门在策划选题时,很多情况下为了一味的追求热点,导致和别的出版单位的图书选题雷同。在对选题进行论证的过程中,缺少分析图书的预计收益和预计成本的制度。由于缺少系统的成本管理规划,在图书的编辑、存储和销售等环节,成本费用的发生没有预算可比较,显得比较随意。出版单位核算成本时,往往是在业务发生后,使成本管理失去其指导作用。(二)成本管理控制监督力度不够。有的出版企业虽然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流程对图书成本进行管理,但是没有严格的执行控制制度,导致图书的成本脱离预算成本很多,使制定的制度流于形式。如果出版单位没有有效的执行控制制度,缺乏相应的监管或监督力度不够,导致图书出现了损坏或是质量瑕疵,这在很大程度上会让出版企业的成本增加。比如,有的出版物中出现的伤害民族感情的低级错误,在经过出版单位三审三校后竟然没有发现,而让带有这种错误的书流入到市场上,其结果只能是召回,这肯定会加大单位的成本。有的问题不仅仅是增加成本,对企业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无法补救的。这就要求出版企业一定要严格监控图书的成本管理流程,以此来加强图书的成本管理。(三)分摊间接成本的方法单一。出版企业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以部门为中心来归集编辑部门的间接费用,我们称之为编录经费,之后按季度把编录经费根据单一的指标(比如:印张成本)分摊到该部门本季度新收样的图书中。这样操作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准确性较差,因为这种方法没有反映真实的耗用,经常会发生图书产品间接成本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准确的成本数据是进行良好成本控制的基础,数据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成本控制的效果。在图书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大环境下,出版企业很难通过产品差异化战略来获得超额利润,所以必须改进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尤其是间接成本的分配方法,来优化企业的成本管理流程,从而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四)成本核算不及时。成本核算不及时,简单来说就是数据流和业务不一致。比如书已经销售了,而书的封面设计费、排版费或者稿费的单据还没有流转到财务,导致财务上该书的成本卡片无法结转。财务系统中大量无法结转的图书成本卡片主要是因为稿酬发生不完全。稿酬结算不及时一方面跟稿酬的结算方式有关。稿酬结算的方式主要有一次性稿酬、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和销售版税。销售版税应该是大多数出版单位采用的稿酬结算方式,指的是根据一段时期内的销售册数、定价和版税率算出来的,也就是有了销售数据才核算稿酬成本;另一方面跟信息系统落后也有关系,销售数据不能及时传到相关部门,也导致了有销售数据的稿酬核算成本比较不及时。排版费结算不能及时入账的原因有结算排版费的主动权掌握在排版公司,出版单位内部没有一个供应商管理系统,也没有规范供应商在多长时间内一定要结排版费或封面设计费。(五)成本管理系统落后。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个行业的发展与信息系统的建设程度息息相关。相比其他行业而言,出版行业的成本核算系统还处于落后状态。一是财务核算系统和业务系统不相关联,导致各部门资源信息互不共享,缺少互动和交流,财务人员花费很多时间放在核算上,而用在财务管理的时间极少。二是与他行业的财务系统,如SAP、用友等老牌成熟财务软件相比,出版企业的财务软件系统(一般用云因)本身比较落后,数据搜集困难,生成的报表单一,与出版和销售等业务系统对接存在困难。这些原因使出版企业的成本管理系统落后于其他行业。如果出版行业不大力发展信息系统,那么成本管理工作是很难取得进步的。(六)财务人员因循守旧出版单位财务人员不敢打破常规,思想停留在传统的成本核算层面。出版企业中财务部门作为后勤服务部门,在单位经常不被重视,其人员缺乏必要的培训,再加上“大锅饭”制度,导致财务人员普遍积极性不高。如果不提高出版行业财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那么企业成本管理也难取得成效。
三、完善出版行业成本管理的建议
(一)树立全面的成本管理规划。树立全面的成本管理规划,离不开出版单位管理层的支持,使公司从上而下都形成全面预算管理和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意识。全面的成本管理规划应把所有员工都调动起来,它不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企业的所有部门都应该参与。全面预算管理应体现在企业的每一项经济活动中,包括财务、经营、投融资等活动,以及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企业的供应、销售和生产环节无一例外都将纳入预算管理。企业经济活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都应纳入全面预算管理。全面的成本管理规划在企业管理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个全员参与、覆盖业务全过程、跟踪业务全过程的复杂的综合性强的管理活动。全面的成本管理规划增强企业内部的团队协作能力,为提升企业竞争力打下牢固的基础。如果没有制定全面的成本管理规划,企业很难科学估算出成本和收益,让企业对自己的认识不清楚,在发展中迷失方向。显而易见,出版企业应当尽快树立全面成本管理规划,让整个图书生命周期发生的成本都有预算可依。(二)加强成本管理控制流程监督。树立图书成本管理的全面规划后,一定要对其实际执行情况进行严密的监督和控制。如果缺乏对其实际执行情况的监督,可能导致实际成本脱离预估成本,那么管理规划和控制流程也失去了其制定的价值。成本管理的监控可包含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图书上市流通前发生的一系列成本的管理监控。在这个阶段,发生成本的环节最多,花销比较琐碎也比较零散,需要加强监管的控制点也相对较多,所以这个阶段加强管控的收效也是很大的。第二阶段是对图书上市销售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费用加强管控。由于出版物都是先发货,对于销售不掉的图书,经销单位可以退货,所以出版单位一定要考察好客户的信用状况,避免大量退货现象的发生。企业在评估设定某一客户的信用状况时,先要评估其赖账的可能性,这可以通过“5C”系统(品质、能力、资本、抵押和条件)来进行,最重要的要评估客户偿债能力。企业在执行控制流程后,通过实际发生的成本与预算成本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及时发现问题并通过系统地分析后找出原因,进行调整解决。如果出版企业能够通过有效地执行成本控制监管制度而把图书的成本控制在较低的水平,那么出版企业就可以实施成本差异化战略,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三)采用合理的图书成本分摊方法。出版行业可以通过实施作业成本法(ABC成本法)的方式来化解编录经费分摊不全面、不合理的问题。不考虑直接成本,ABC成本法是将间接成本(编录经费)更准确地分配到图书产品中的一种成本计算分析方法。在ABC成本法下,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思路一致,直接成本可以直接计入有关图书成本,但是直接成本的范围比传统的方法要大,尽量减少间接成本的分配。成本发生后,先考虑能否直接追溯到产品的成本中去,如果不可以,再考虑追溯到相关作业,最后将作业根据动因分配到有关图书成本。ABC成本法的成本计算分为两阶段: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成本法的成本分配强调因果关系,而不像传统成本计算方法那样分配仅依靠单一因素。因此作业成本法可以使成本计算更准确,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更有效,为战略管理提供信息支持。(四)成本核算引入应计成本核算方式。由于出版行业普遍采取的是单书核算,由于稿费或者排版费等成本核算不及时,导致账上有大量的在产品不能结转。鉴于此,很早就有业内人士呼吁引入应计产品成本的管理方法。由于没有收到发票,应计产品成本的金额是不确定的,而是一个估计数,所以财务部门需要花大力气收集散落在各部门的应计成本的单据,增加了成本核算的难度。然而在业财融合的大趋势下,各部门信息共享,财务部门可以很容易得到计提图书成本的依据。同时,在实际发生成本与应计成本产生差异时,按照期末库存数量和本期销售数量的比例,合理分摊到库存商品与主营业务成本两个科目上,确保了图书生产成本费用的及时归集,加快了成本卡片的结转,让账上产成品成本更接近实际的产成品成本,使成本卡片数据更趋合理准确。(五)加强出版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要想彻底改变出版行业信息化水平落后的现状,出版企业急需开发一套完善的信息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企业各部门能实现信息共享,财务人员不再只停留在财务核算的层面,而是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业务中去,与业务部门进行充分沟通,找到降低成本的方法,提升成本管理的水平。企业还可以开发一个供应商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企业可以及时地与供应商进行结算,而不是被动地等着对方来结账。(六)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出版企业的会计人员应当转变思想,不再将自己仅仅定位于财务核算人员,而应该向管理会计转变。其次出版企业应该给财务人员更多的机会去一线参与到各项业务中去,比如生产经营会议或者其他非财务会议,这样会让财务人员掌握更多的业务信息,了解企业内部产业链,这样的成本管理才会有效果。最后,出版企业应该给财务人员创造更多学习的机会,比如去别的出版单位交流学习相关岗位的工作,或者去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培训,了解最新的业务知识,充实了头脑,这样才能有更多的自信和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综上所述,图书出版行业在成本管理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在受到数字化强烈冲击的今天,传统的出版行业要改变思路,利用信息化手段树立并完善起全面的成本管理系统,引入新的成本核算方法,加强复合型全面人才的培养,提升出版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