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通过阐述当前工程造价的两种计价模式,分析目前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BIM技术的优点和BIM技术在目前建筑市场上的应用状况,简单分析出现该种状况的几点原因,为BIM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相信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必将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发挥巨大作用。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应用;BIM技术;前景分析
1工程造价的计价模式
建筑工程造价即建筑工程产品的价格。工程造价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是广义的含义,即从投资者角度出发,工程造价就是建设一项工程从立项开始到竣工验收止的全部费用。另一方面是狭义的含义,即从建筑市场角度出发,工程造价就是发承包双方在交易中共同认可的价格,即工程承发包范围以内的建造价格。
1.1定额计价模式
建筑工程定额计价模式是指以全国各省的《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等为依据,按照各省预算定额中规定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逐项计算出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然后套取各省预算定额中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确定人工费、材料费和施工机具使用费,最后依据各省费用定额中规定的取费标准(以山西省建设工程费用定额(2018)为例)确定构成工程价格的企业管理费、利润和税金,获得建筑安装工程造价。
1.2清单计价模式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指按照《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全国统一的项目编码、项目名称、计量单位和工程量计算规则,由招标方提供工程量清单和有关技术说明,各投标方根据企业自身的定额水平和市场价格进行计价的模式。在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安装工程费(以山西省建设工程费用定额(2018)为例)由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和税金组成。
1.3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
2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①在设计阶段,不重视工程造价的控制。虽然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设计费不多,但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设计方案的确定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却很大。②很少有企业在某建设项目完工时,将该建设项目的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进行对比分析。在众多案例中,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完承包合同后,都各自忙着项目的施工事宜,很少会将施工图预算与设计概算进行比较和详细的对比分析,所以经常存在“三超”现象。工程完工后,承发包双方忙着清算工程款,也很少将某工程的结算价与合同价、概算价进行。③定额计价模式有其自身的不足,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体现市场的竞争性,该模式定会被真正的清单计价模式取代。a.由于预算定额中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消耗量是根据各地的“社会平均水平”综合测定的,费用定额中的取费标准也是根据各省不同地区的平均水平测算的,因此,企业采用这种模式的报价是一种社会平均水平,与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无关,企业自主报价的空间很小,体现不了市场的竞争性。b.在定额计价模式下,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由招投标各方单独计算完成。由于各方预算员理解力的不同,计算出的工程量也有差异,双方后期的计价基础不统一。c.各省定额每5年更换一次,更新速度有点慢,跟不上市场需求。定额中有些子目与企业的实际施工程序不同,不能反应分项工程实际的单价。尤其是装饰工程,新工艺、新材料很多,而定额中并没有编入,调整换算很麻烦,而且有些材料在定额材料库中并没有,只能找相似的代替。d.定额计价模式下,工程竣工时结算款计算过程、方法复杂,容易引起纠纷,工程款结算周期长。④由于建筑产品的特殊性,施工周期较长,所以施工阶段的工程变更、现场签证现象较多,引起了工程造价的变更。⑤目前情况下各施工企业没有自己的企业定额,在做施工图预算时还是依据全省统一的预算定额,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能力。⑥有些工程虽然采用的是清单招标模式,但是实际上还是由定额计价模式转换过来的,并不能体现真正的市场竞争性。
3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需求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是利用数字模型对项目进行设计、施工和运营的过程。在制图方面,与之前普遍使用的CAD相比,利用BIM技术可以建立三维模型,并且可以储存该建筑物从施工前期-施工中期-施工后期整个建造过程的数字信息,这些数字信息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如果发现某个部分出现了问题,可以进行局部修改,局部修改后与其关联的部位也会相应的调整,减少了变更,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3.1设计阶段
建设项目设计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阶段,因为建筑工程的施工图纸一旦确定,工程造价的70%也就基本确定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之间缺乏沟通,尤其是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更是缺乏交流,还因为施工图纸的平面性,各单位的技术人员在短期内很难发现所有的技术问题。所以在施工期间经常会出现变更、签证等现象,不能很好的控制工程造价。为了改善这种现象,可以利用BIM技术来建立各专业图纸的三维模型,然后在施工前进行碰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这样就可以把问题解决在设计阶段,减少在施工阶段的变更现象,节约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3.2施工阶段
在施工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施工前期,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缺乏沟通,以及各单位技术人员对图纸吃不透,没有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到具体施工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情况,这样不仅会导致工期顺延,还会造成工程成本的增加。可以利用BIM技术建立三维模型,利用其可视化的特性进行观察,把这些问题解决在施工前期;另一方面,由于施工周期较长,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可能会出现管理不善,造成工期延误、造价增加等现象。可以利用BIM技术建立施工进度管理模型进行现场管理,实时将工程的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对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适时分析、调整工程进度或管理情况,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合理控制工程造价。
4BIM的实际应用情况及其原因分析
4.1设计单位的应用情况
目前通过在国内建筑市场上的调查了解到,BIM技术在设计单位应用比较多,应用BIM技术可以建立三维模型,实现从平面图纸到三维模型的转化,对各专业图纸进行碰撞检查,及时发现不合理的地方,并进行修改,避免到施工时再进行变更,既费时又费力,造成工程造价的不可控性。
4.2施工单位应用情况
目前国内多数施工单位还没有购买BIM软件,也就是说还没有开始应用BIM技术,有些规模比较大的施工单位虽然购买了BIM软件,但是BIM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应用的作用并不明显,只是可以建立模型,并没有起到模拟施工进度、实时跟踪施工、控制工程造价的作用,在施工管理中的优势还没有发挥出来。
4.3高校的应用情况
近几年来,部分高校的老师和领导也意识到BIM技术的重要性,也想让自己学校的学生及早的掌握BIM技术,在将来的就业市场上能占到优势,找到高薪工作。所以部分有条件的高校的工程造价专业已经开始开设BIM课程,但是由于BIM技术对硬件要求较高,而且BIM软件本身费用也较高,也还不太完善,所以应用并不广泛。
4.4原因分析
①BIM对硬件要求高,且软件费用也较高,耗资较大,不是所有单位都能满足。②国内BIM技术的开发还不太成熟。③缺乏掌握BIM技术的人才。
5结语
我国目前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已经存在很多年了,有些地方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需要慢慢改进,适应市场变化。各施工企业也需要尽快编制自己的企业定额,在竞标中发挥企业优势,降低工程造价。BIM技术的引入和应用被称为是建筑业的又一次变革,其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等优点已显而易见,必将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发挥巨大作用。但是,目前由于BIM技术还不太成熟,各界人士对BIM技术也在不断的学习、认识、探索和适应等过程中,所以,BIM技术要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占据主要地位,还需要一段适应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