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近十几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建筑业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目前建筑工程建设周期来看,施工过程阶段的工程造价是根据工程承包合同进行投资的。在此过程中往往存在某些资源使用不合理,于此同时,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又被市场政策、企业自身等多方面因素制约着,进一步影响着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变动。这使得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是处于动态变化过程。本文从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动态影响因素角度进行研究,为施工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提供有益措施和建议。
二、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动态因素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实际造价与计划造价进行全方位比较,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会对企业资金周转产生一定地影响,进而制约着项目竣工工期。从目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来说,主要存在资源配置、施工质量、施工工期等因素对工程造价产生了较大影响。
1.资源配置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建筑工程中资源能不能合理优化配置将对项目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1缺乏科学的建筑材料采购和使用制度。建筑材料在招标采购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灰色空间,致使建筑材料采购成本增大;在建筑材料存储管理方面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致使施工过程中过多地领取建筑材料,造成建筑材料的浪费,最后使得项目工程造价增大。
1.2建筑施工设备使用和管理制度不完善。建筑机械设备在购买或者租赁过程中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体系,造成设备资源不合理使用和使用效率不高,同时增加了机械设备成本预算,也增加了对建筑机械设备的维护、保修等成本,最后使得项目工程造价提高。
1.3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与辅助人员比例不能控制一定的范围内,人力资源不能实现动态优化配置,加大了人力成本,工程造价并随着提高,最终影响施工周期。
2.施工质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的核心,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存在的质量问题,其主要包括:
2.1缺乏健全地施工管理质量控制体系。建筑工程中项目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再加上自身主观责任意识薄弱,会对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带来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在建筑半成品和成品没有按照相关制度合理地存放和使用,施工过程中各个工序质量控制缺少严格地交接流程,对最后建筑质量产生不可估量地影响。
2.2建筑原材料质量不达标。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原材料,原材料的质量决定着最后项目工程能不能按时、按质量验收。而施工企业为了使工程造价最低,经常会使用质量不合格的建筑原材料,常见的如:水泥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没有按照级配要求选择砂子;钢筋的强度和刚度达不到规定要求等,这都会降低建筑工程质量。
2.3工程进度不合理。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故意缩短施工周期、省略一些施工工序等,从而尽早地销售商品,挣取利润。比如最常见混凝土凝固时间、地基基础处理过程中回填土密实度等相关工序。这些不合理地缩减施工周期将会加大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
3.施工工期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建筑工程在实际施工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使得与原计划偏离一定程度,进而影响施工过程工程造价。其主要原因如下:3.1施工条件的变动。施工前期对项目的工程地质、水文等条件勘探存在一定地偏差,如:地下障碍物勘察不准确、施工过程中施工气候条件预测不准确等,都会对原有施工进度产生一定地影响。
3.2施工进度计划不够详细。在进行项目施工进度编制时,重点放在了主要的施工进度计划上,而忽略了次要的施工工作,使得在施工过程中主要工作完成很好,却造成施工过程漏项过多,这样有可能造成项目不必要的停工,甚至影响项目完工进度。
3.3施工过程进度控制不完善。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没有考虑施工期间资源充分利用的情况下,会使一段时间内施工进度安排时紧时松,导致不同的资源不能实现协调充分地利用,制约着项目进度,影响项目的工程造价。
三、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动态调整措施
1.资源配置导致的程造价动态调整措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资源优化配置原则是达到工程项目质量的前提下,使用资源最小化,从而降低工程造价。具体优化调整措施如下:
1.1建筑原材料的使用进行科学规划。在建筑原材料采购及库存保管等工作中,要及时根据施工进度科学合理组织建筑原材料供应,避免因为原材料供应而影响工期;合理地对原材料进行使用调度,降低运输成本,对原材料价格种类进行经济化选择,同时对建筑材料每个环节严格控制,做到节约、经济的效果,进而降低了原材料的工程造价。
1.2提高建筑设备利用率。在满足项目施工过程中质量要求的前提下,结合科学先进的施工方法,使机械设备使用率最大化。定期对机械设备维修和保养,增加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设备使用费,进而降低项目的工程造价。
2.施工质量导致的造价动态调整措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原材料质量不达标,导致工程实际造价增大,制约着企业地发展。为了使工程造价在合理的范围内,调整措施如下:
2.1保证原材料质量。原材料质量决定着整个建筑工程质量,完善材料验收制度,材料员对原材料必须进行严格、正确地计量,以及加强对材料库存的管理。
2.2降低停工与返工损失。工序质量是否达到标准决定着返工发生的概率,对投入各个工序的原材料质量进行规范检验;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技术培训,保证生产工人的技术水准,进而保证工序质量,降低返工事件的发生。
2.3减少质量过剩支出。在保证满足质量要求的前提下,施工员控制所消耗的材料在合理范围内,同时作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循质量标准与设计规定,科学地使用材料,防止质量过剩带来不必要的资源损耗。
3.施工工期导致的造价动态调整措施。
抓住影响施工工期进度的主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实行重点突破,并且密切关往矛盾的相互转化,其具体的调整措施如下:3.1集中优势按时完成关键工作。检查关键线路上主要工作的提前及延后的工作时间,看进度变动是否己经造成了总工期的变化,针对资源供应充足、质量安全要求小的工序进行工期压缩,适度加大资源供应量,进而达到工期要求。
3.2紧密连接工序。结合绘制出的网络计划,明确具体的提前和落后的天数,进行班组整改,确保工序紧密连接,在遵守工艺顺序、保证不会怠工的同时,选择最短的关键线路;用日计划保证周计划,用周计划保证月计划,用月计划保证节点工期,使节点工期保证总体计划。
四、结语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其它阶段相比,富于变化和具有弹性。需要对工程造价进行动态控制,从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的资源配置、施工质量、施工工期等方面进行调整,为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实践提供了技术支持,为施工企业在今后更为有序地发展指明了道路。
参考文献:
[1]陈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策略[J].科技与企业,2012(06).
[2]杨靖.建设单位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相关问题[J].江苏建材,2012(02).
[3]何立勇.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现状及问题分析[J].山西建筑,20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