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形成了委托和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然后就产生了对审计的要求,进而产生了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而这两种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联系和区别,进而得出二者协作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促进二者协作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关系;协作 
  一、引言 
  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世界上许多知名公司的财务丑闻不断涌现,人们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性产生了质疑,导致人们越来越关注审计作用的发挥。通过对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协作的研究对于实现企业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更好的协作有助于节约审计时间,降低审计费用,进而更好地做到查错防弊。尽管许多相关的审计准则和相关法规要求二者进行相互协作,但由于各个企业面临众多的实际问题,进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相互协作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这一定的障碍。如果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能够更好的相互协作起来,那么将会进一步促进我国审计行业的发展。 
  二、内部审计、外部审计的关系 
  (一)内部审计、外部审计的含义 
  内部审计,是建立于企业组织内部、服务于企业管理部门的一种独立的检查、监督和评价活动。内部审计是由企业内部专职的审计部门或人员所实施的审计,这种专职的审计部门或人员独立于财务部门之外,依法对本企业及下属企业的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和经济效益进行审计监督。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内部专门执行审计监督的职能,不承担其他经营管理工作。它直接隶属于企业最高管理当局,并在企业内部保持组织上的独立地位,在行使审计监督职责和权限时,内部各级组织不得干预。 
  外部审计是指独立于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以外的国家审计机构以及独立执行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所进行的审计。外部审计实际上是对企业内部虚假、欺骗经济管理行为的一个重要而系统的检查。 
  (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关系 
  1.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联系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都是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都能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内部审计是外部审计的基础,内部审计对外部审计起到补充作用,同时外部审计能够指导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相互合作,相互补充是当代审计的一大特点。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可为外部审计提供可信赖的资料,减少外部审计的工作量。 
  2.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区别 
  由于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所处的地位不同,它们在审计的独立性、审计的工作范围、审计工作执行的依据、审计的方式、审计报告的作用、审计结果报告的对象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主要区别如下: 
  (1)审计的独立性不同 
  从审计的独立性上来说,外部审计的独立性比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强。外部审计是双向独立,而内部审计是单向独立。外部审计在接受审计业务时要求能够做到形式上独立和实质上的独立,只有具备这两个条件外部审计机构才能接受审计委托。内部审计是属于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或审计人员履行的内部审计监督,内部审计部门在组织、工作、经济方面都受自己企业的制约,独立性受到局限。因此外部审计的独立性高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2)审计的工作范围不同 
  从审计的工作范围上来说,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包括单位的各项工作开展的多个方面,包括企业风险管理、企业风险控制、企业治理过程及与财务信息相关的方面,外部审计则集中在企业记载经济业务的财务流程及与财务信息有关的内部控制方面。外部审计工作主要是针对于财务报表中的各项目的认证,先收集审计证据,后得出审计结论。所以外部审计的工作范围是以财务报表为中心来开展的各项审计工作。 
  (3)审计的方式和依据不同 
  从审计的方式上来说,内部审计的实施是根据本企业的安排来进行审计工作的,具有一定的自由性,外部审计的实施大多是单位委托会计师事务对自己的经济管理活动进行审计,具有强制性。 
  在依据的审计准则上,外部审计依据的审计准则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的独立审计准则;内部审计所依据的则是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的内部审计准则。 
  (4)审计报告的对象和作用不同 
  外部审计是外部审计人员受到被审计单位股东的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的审计。因此,外部审计的报告对象应是被审计单位的股东。内部审计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保证企业正常有序的运营。所以,内部审计的报告对象是企业的管理层。 
  内部审计报告只能作为本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参考,对外起不到鉴证作用,不能向外界公开;国家审计除涉及商业秘密或其他不宜公开的内容外,审计结果要向外公开;外部审计报告需要向外界公开,同时需对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负责,具有社会鉴证的作用。 
  三、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相互协作的必要性分析 
  所谓“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作”,就是指内部审计部门与外部审计机构在进行审计工作时的沟通与合作。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两大基石,两者能单独地各自发挥作用,但是两者若要能相互协调起来,它们发挥作用是非常强大的。 
  (一)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相互协作的现状 
  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来考虑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协作的问题,建立并健全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协作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尚未形成相互依赖关系。 
  1.外部审计无法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的工作 
  内部审计比外部审计更了解单位内部的实际管理情况,更了解单位内部的各种业务信息,内部审计的范围比外部审计要广,内部审计部门掌握着自己企业的最原始的资料。出于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需要,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不愿意内部审计人员公开企业经营管理的弊端。许多企业高层管理者意识不到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相互合作的潜在优势,常常会阻碍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沟通。目前许多企业与外部审计的沟通都是由企业的财务部门来执行的,而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可能是没有机会进行相关沟通。我国公司治理准则明确规定审计委员会应该负责协调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但多数审计委员会可能会忽视这方面的工作。
  2.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协作时存在障碍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也可能出于自身目标和需要的考虑,不愿进行长期合作,不愿对其协作承担责任。两个部门的审计人员所具备的协作能力、专业胜任能力和相互之间的沟通技巧的欠缺也是形成内部和外部审计协作障碍的原因。 
  3.缺少相互合作的支持机制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相互协作需要相应的执业环境、专门的协调机构以及审计人员本身的专业水平等多种条件予以支持。 
  当进行外部审计时,内部审计要充分地提出在进行内审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让外部审计机构充分了解自己单位管理的真实情况,因此可以节省外部审计的时间,减少外部审计的工作量,因此会少走许多不必要的弯路。 
  内部审计部门要争取外部审计部门对自己工作的认可,对内部审计已经检查到位、整改到位的业务外部审计不要再进行重复的检查。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审计的工作量,大大减少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 
  (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相互协作的必要性 
  1.共享审计的工作成果,降低审计的相关成本,提高审计的工作效率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相互协作确保共享审计的工作成果,降低审计的相关成本,确保充分的审计范围,减少审计工作的重复,提高审计的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质量。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协作在促进企业经济发展、增加企业自身价值方面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在有效的市场环境下,外部审计的成本是有被审计企业的委托人承担,当委托人发现,让内部审计部门为外部审计机构服务可以降低审计成本时,他就乐意这样做。 
  2.提高公司的治理质量 
  良好的企业经营管理建立在企业管理当局、外部审计以及内部审计有效协作的基础之上,其中内、外部审计的协作关系是一项重要内容。当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可以互相接受对方的审计工作结果,不仅可以减少重复工作,提高审计效率,更关键的是还可以共同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全和有效,共同加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双重保证企业信息披露真实可靠,产生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联合审计的效果。因此,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在审计范围上相互协调,在审计过程中相互合作,在确保审计范围的前提下,能提高企业整体审计效率,降低审计费用,并提高公司的治理质量。 
  四、促进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协作工作开展的建议 
  (一)积极强化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协作的合作意识 
  有一句话说:“协作的实质是合作,合作的基础是信任”。内部审计、外部审计虽然分别负责于公司内部、社会公众,但二者的根本目标一致,即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完善企业治理和促进企业合法运营。因而,内部审计部门和外部审计部门应互相信任,互相合作、互相补充,取长补短,最终二者合作起来共同发挥作用。 
  外部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审计,但毕竟不是持续性的全面审计,因为注册会计师着重围绕财务报告以及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范围受到局限。此外,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应在审计技术、审计方法、审计信息、审计人员培训等方面强化合作意识,发挥合作的作用,实现自律和监管的共赢。 
  (二)积极促进外部审计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协作 
  1.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要求 
  内部审计人员应充分利用外部审计专业的审计技术、审计方法以及其它方面的优势,在外部审计机构实施审计的过程中,通过参与其工作,积极创造学习机会,进而使自身的专业水平得到提高,并尽可能在实施内部审计工作中利用外部审计已有的工作成果。在合理维护企业相关利益的前提下,内部审计人员不应防范和抵触外部审计人员工作,内部审计人员而应给予积极的配合与支持。 
  2.对外部审计人员的要求 
  外部审计人员应该表明对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信任,用真诚的工作态度赢得内部审计人员的积极配合与支持;尽可能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果,在审计过程中获得内部审计人员在执行内部审计工作时取得的相关资料的支持与援助,以减少审计工作的重复,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3.做好内部审计人员和外部审计人员的沟通 
  内部审计人员和外部审计人员应积极做好审计相关知识沟通,注意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学习审计专业知识,收集企业政策法规及管理信息促进双方的专业胜任能力;做好审计范围沟通,外部审计机构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应考虑被审计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做到最大限度减少重复性工作;做好审计工作底稿沟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在应该交流的范围内交流相关审计工作底稿,以便在审阅工作结束后相互评价工作质量,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利用对方工作成果,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做好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沟通,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与外部审计机构应该积极商讨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的缺陷,做到及时提请对方改正,以降低双方的审计风险。 
  (三)积极发挥内部审计主导作用 
  因为内部审计是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协作关系的中枢,内部审计部门应当体现出主动意识,积极打造出协作的工作平台,做到承上启下、积极指引的工作。首先内部审计机构应积极主动了解自己的审计项目安排和具体要求,并适时报告内部审计工作和审计项目实施情况。其次内部审计机构应加强与外部审计机构的沟通和协作,并接受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委托审核评价外部审计工作质量,承担外部审计管理建议及整改意见的落实和督导工作。 
  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外部审计机构应充分重视各自发现的企业经营管理缺陷、风险问题以及提出的整改意见建议,通过会谈商讨等方式共同探讨问题的症结所在,分析原因特别是体制、机制等深层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富有成效的建议,提示或督促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认真研究以便切实有效解决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四)积极推动内部审计部门和外部审计机构合作 
  1.企业内部控制方面 
  无论是内部审计还是外部审计都要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健全完整、有效性做出相关的评价。内部审计部门在内部控制方面的审计目标是评价和评估内部控制系统,内部审计通过风险评估来进行内部控制系统的审计。外部审计则是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系统和控制环境进行初步的评估测试,进而进行内部控制测试并决定实质性测试的审计的时间、范围和程序。企业的会计系统和内部控制制度应该受到内部审计部门和外部审计机构的共同关注,当外部审计机构认为内部审计部门采用了适当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进行风险评估并能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做出合理保证时,外部审计机构可以据此决定审计的程序和范围,从而提高审计的效率。 
  2.发现并防止企业舞弊方面 
  外部审计更为关注企业的相关舞弊行为可能引起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外部审计在评估财务报表舞弊的风险时应考虑内部审计关于企业的舞弊检查活动。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都有责任发现、防止企业舞弊现象的发生。在发现和防止企业舞弊方面内部审计比外部审计更具有优势,内部审计可以执行系统审计包括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内部审计也可以参与企业所有舞弊行为的调查。 
  3.相互利用审计成果 
  外部审计对企业审计的评审结果,特别是外部审计所指出的薄弱环节,内部审计部门要进行调查核实,看自己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是否已采取改进措施。内部审计要利用外部审计发现的问题线索,确定审计的重点领域。内部审计要向外部审计提供所需要的审计成果,做到及时沟通,做到信息共享,扩大审计力度。 
  综上所述,在世界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无论是内部审计还是外部审计,二者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使二者之间的互相协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加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之间的协作是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相志.审计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傅黎瑛.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互依赖的决定因素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8(3). 
  [3]孙昕.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关系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 
  [4]傅黎瑛.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互协作问题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