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裂缝是常见的、难以避免的质量缺陷,直接影响到结构的耐久性。长期以来,人们对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仅要求和注重强度,而忽视了混凝土的耐久性,只对强度等级进行验收(除特殊性能砼外)。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需求的提高,钢筋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在建筑工程中,特别是近几年,大体积、超长、超高等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越来越普遍。对大体积、超长、超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缺陷,应作为一个非常值得研究和讨论的课题加以重视,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及外观质量。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类型,形态特征

1.温差裂缝:水泥水化热升温或外界短期大幅降温,导致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很大,一般超过25℃以上,引起温度应力,导致混凝土出现温差裂缝。

温差裂缝一般均垂直构件截面,规律性的间隔出现,有些裂缝会贯穿整个构件截面。

2.收缩裂缝: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水分蒸发引起体积变化。由于水泥水化形成的混凝土内部空隙率产生的毛细管张力造成。

收缩裂缝一般垂直构件截面,裂缝较大,有规律,有些裂缝同样会贯穿构件截面。

3.塑性收缩裂缝:混凝土在凝固前表面多余水分快速蒸发所导致表面塑性收缩裂缝。

塑性收缩裂缝,出现在构件表面,裂缝细小,无规律。

4.混凝土塑性沉降裂缝,主要是混凝土配合比不良,一般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粗骨料级配不连续,数量不够,砂率及水灰比过大所造成。

塑性沉降裂缝,宽度较宽、较深,一般沿水平方向开裂。

5.碱性骨料反应裂缝:水泥中的碱与活性骨料中的活性氧化硅起化学反映产生裂缝。

这种裂缝较粗,呈不规则图状,表面有白色胶体。

6.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裂缝,这种裂缝有规律,大小不一,裂缝随沉降而不断增大。

7.荷载裂缝:配筋不足,超荷载使用,或未达设计强度过早上荷载导致结构出现裂缝。

综合上述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主要类型进行分析,导致结构裂缝归纳起来有以下四大因素:

1.结构因素:结构变形主要分自由变形、约束变形和实际变形。

2.材料因素:水泥品种、用量、骨料性能、级配、外加剂选用、砂石含泥量等。

3.施工因素:浇筑、振捣、养护、混凝土坍落度。

4.环境因素:气温、湿度、风速等。

二、预防措施

以上是关于钢筋混凝土裂缝的粗浅认识及产生裂缝原因的简要因素。为不断提高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结构的耐久性、安全性,对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1.设计方面

①结构体系的选型,结构平面形状应尽量考虑刚度均匀对称,平面长度及凹凸部位尽量控制,对外挑、内收等不规则结构设计,要求设计上作特殊处理。

②超长结构设计,应考虑后浇带、膨胀带及膨胀混凝土、纤维混凝土等防裂措施。

③超长结构及大体积结构,从设计配筋上应考虑各种因素影响造成裂缝的补偿配筋(一般按细直径、密配筋原则)。

2.混凝土材料使用方面

①不同品种水泥自缩率各有差异,如铝酸盐水泥和早强水泥自缩率较大;中热、低热水泥自缩率较小(矿渣水泥后期自缩率较大,一般在21天龄期后大于普通水泥)。

另外与水泥细度有关,避免使用高细度的水泥和矿渣、硅灰等,特别是大体积及一些超长结构,对水泥选用应引起高度重视。

②骨料性能、级配、外加剂的选用,特别是对碱性有反映的骨料应禁止使用。

③矿物掺合材料的选用,如矿渣、高龄土、硅灰等的选用,必须经试配、试验,取得可靠数据后确定其掺量。

3.施工因素

①砼的配合比设计,严格控制每方砼水泥用量,适当掺粉煤灰,粗骨料级配连续合理到最佳状态,以减少砂浆体积,增加粗骨用量。

②掺用减水剂、缓凝剂、微膨胀剂、纤维素等,同时控制砼单位用水量,选择最佳工作度。

③控制砼入模温度,砼搅拌可加冰等降温措施。

④控制浇筑时间,保持连续性,砼浇筑时浇筑厚度,振捣时间等均应严格控制,严禁施工中出现冷缝及超振现象。

⑤砼浇筑完毕后,关键是养护,一是要保证砼不早期失水;二是要保证构件内外温差不大于25℃,对大体积砼一般可采用保温覆盖,冷却循环水,喷淋养护等措施。

4.环境因素:

主要考虑气温、湿度、风速,特别是浇筑完毕初凝、终凝以前的环境状况,应采取一些防晒、防风、增大湿度等有效措施。

经过上述分析,对超长、大体积砼的裂缝控制,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采取措施:1.从设计上,结构体系选型、配筋、变形、沉降等方面考虑;2.材料选用上,主要从水泥品种、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3.施工上,砼配合设计,外加剂的选用控制,养护措施;4.施工环境温度、湿度、风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