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地域特色创造中的绿地系统规划
摘要:每个城市有它自身的地域特征和地方历史文化特色,一座城市绿地系统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城市的特色。精神和物质的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两个特色要素。因此,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必须从城市自然景观、本土人文环境和人工环境三方面综合着手,来塑造城市特色。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特色;探讨
全球化的进步、交通发达、信息的传播,城市建设得到迅速发展。全球性的文化浪潮席卷而来,我们正面临现代与传统、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击和融合。出现了全球范围内的文化“趋同”现象,其结果是城市千篇一律,缺乏特色,城市空间单调乏味,这种现象正是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趋同的体现[1]。在巨大的建设成就的背后,隐藏着深深的危机,日渐丧失的地域特色和日益平庸的城市面貌,以及随之而来的对环境的归属感的失落。路易斯•芒福德说:“人类城市的目标就是充分发展地域文化的和个人的多样性与个性,对城市地域文化内涵的追求才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才能赋予城市独具一格的性格特征,才能唤起市民的自豪感与归属感。绿地是城市建设用地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景观形成的重要因素,城市绿地系统是由城市中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整体,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因其对城市绿地建
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受到广泛重视[2],它对城市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3]。每个城市有它自身的地域特征和地方历史文化特色,一座城市绿地系统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城市的特色。本文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特色塑造意义入手,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特色塑造方法进行梳理和深入探讨,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过程中塑造城市特色提供理论基础。
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特色塑造意义
特色是价值,特色就是潜力和希望,一方地域应有一方特色,没有特色和个性的城市是缺乏魅力和价值的城市。城市特色是在差异性前提下物质空间所展示的形象特征、形象美,是人文活动所透射的地方气质[4]。城市特色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简单化,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城市的文脉就能够得以延续。
城市绿地不但在城市土地中占有巨大的份额,而且贴近人的生活[5],它承载大量历史文化的积淀,反映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是展现城市环境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载体。通过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特色塑造不但在空间建设上,引导城市规划与建设,限制城市的粗放式发展,分割和保护城市各个组团特色,而且在形象建设上,以作为具有特色城市绿地,以条状、块状及其他分布形态组成,体现着不同的人类情感爱好,成为各个区域绿地形象的表征,并进而成为城市的标志。
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特色要素
构成城市绿色空间要素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无论是自然的、人工的,无形的,有形的,人文的,科技的都是组成绿色空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6]。它可以归结为精神和物质两大要素,其中精神要素包括观念要素和文化要素。物质要素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精神要素中观念要素由适应空间和生态的自然观、以人为本的人本观、发扬文化的文化观等构成;文化要素由社会、文化、政治、经济要素等构成。物质要素中自然要素由地质地貌、气候和大气、水文和水质、动植物构成;人工环境要素由城市形态、功能、建筑、环境设施、道路交通设施、产业环境等要素构成[6-8]。
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特色的塑造方法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基本依据,也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塑造与城市特色定位相符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体现城市特色地域景观风貌,是绿地系统规划的塑造主要内容。
1、注重城市自然景观,挖掘地域性特色
特色是一个城市的生命,城市规划一定要充分利用城市本地特有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城市由于其地理环境区位的不同分别形成山岳景观、平原景观、河湖景观、海岛景观、天象景观、植物景观等代表性地方景观特征,这些是能够实现绿地景观自然特色的重要手段[9]。绿地系统规划只有根据城市的总体布局和其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如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建筑、植被等自然景观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充分挖掘其地域性特色。
例如惠州历来擅长山水之胜、林壑之美。1989年惠州总体规划对市区人口规模、古城区用地规划进行了准确的预测,使近来10多年的发展,更有利于尊重山水生态要素,结合山水分布脉络,保护自然山水景观。城区内的自然山体除个别用于市政建设外,均严加控制予以绿化。近湖山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建筑、水体、林带的衬托下,形成了不同的景观构图。白云缭绕的峰山、翠若桂榕的挂榜山、如凤冲天的螺山、形若戏狮的狮山、似龙出水的太保山……使惠州尽显“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姿;古、螺两山如虎负峪,煞是动人。
北部山系——包括观音莲座山、鸡公岭、天马山、十二排山等,是为“森林围城”的北部屏障,着力打造“花繁树茂春常在”的群山峻岭。南部和西部山系——包括麦地山、石埭山、水石壁、飞鹅岭、高榜山、红花嶂山等,构成多树种、多色彩、多功能、多层次、多效益的林相、努力实行美化、葩化、香化的山岭园林。
水景是构成惠州市区城市景观最生动的主要因素之一。东江和西枝江是市区内两条重要水景轴线,市政码头、岸线应向游人开放,适宜特殊景观要求。深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以及陆上湿生植物所组成的生态系列景观,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生态护岸工程与园林景观的结合是值得提倡的创举。两江交汇处的古迹合江楼是百姓千百年来十分看好的名胜风光。目前,惠州市提出了“两江是门面,西湖是后花园”的建设构想,将两江四岸充分园林化,形成大景区作为西湖的渗透延伸。提高西湖园林绿化水平,保护好南昆山的山色不被遮挡,使城区尽量向西山借景、借水、借绿,形成“湖中有城、城中有湖、城在林中、人在花中”的花园城市。现西湖风景区保护控制范围扩大到19.6km2(全市建成区30.07km2),“山、水、城、林、园”已融为一体,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以山水资源为主体,汇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之大成的城市型湖泊风景名胜区已初见端倪。
2、利用本土人文环境,塑造文化特色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文明的标志,属于城市人群的完整价值体系。没文化的城市是不存在的,不尊重与继承地域文化的城市是肤浅而毫无发展的,更不可能达到可持续发展,它和城市基础的自然景观是表里融合,相辅相成,共同塑造了城市这一特殊的生活环境[10]。在现代城市的绿地系统中,人们不仅是单纯为了获得某种物质需要,而更是为了获取一种人文的信息,一种精神文化的感染和享受,因此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必须考虑城市文化,保护并展现其当地本身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及其内涵,融入城市文脉的系统结构之中,这样才能指导建设有特色、有内涵、有价值的城市绿地系统[11]。
城市文化要素很多,在规划时应首先对城市文化资源进行梳理整合,提炼体现城市特色的文化资源特色,并将其融入到绿地系统规划中。如河北省遵化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着重体现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在大型绿地中反映城市的历史文化,并通过古城方型格局及护城河绿带的建立,集中反映城市古城肌理;在邯郸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紧紧把握城市历史“文脉”,从地区特点和地域文化出发,保持与发展城市特色,将古赵文化融合于绿地系统规划之中,充分利用城市自然条件和赵文化资源,构筑了城市生态体系,努力创造新的绿色邯郸。突出邯郸自己的城市文化特色,展现具有赵文化内涵的园林绿地环境[12];湖州市在绿地系统规划时注重人文特色和文化内涵,周密细致梳理湖州人文历史资源,规划一批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历史街区和景区,塑造了一张漂亮的“文化名片”:,进一步凸显了人文湖州的独特魅力;宿迁市文化资源丰富,通过对其进行梳理和整合,发现“楚汉文化”是最富有特色,因此,在宿迁市绿地系统规划时注重特色文化园的营造,集中展现宿迁市的历史文化特色[6]。
3、构建人工环境,秉承和发展特色
《北京宪章》指出“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存留于建筑间、融汇在生活里,对城市的营造和市民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城市和建筑的灵魂。”同时城市的建(构)筑物、市民的行为又作用于城市文化。因此,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建设好人工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它即要传承体现城市的文化特色,而城市文化特色也需要通过这些人工环境得以发展。根据凯文•林奇关于城市景观意向设计五元素的论述,在城市的各级边缘、城市的各关键节点、城市的主要景观大道、城市的重要标志、城市的区域等能充分体现城市意向的元素上下工夫,利用乡土树种、地方传统的造园手法创造地方绿地特色景观。
参考文献
[1]何小蛾,阮雷虹.试论地域文化与城市特色的创造[J].中外建筑,2004,(2):52-54.
[2]刘滨谊,张国忠.近十年中国城市绿地系统研究进展[J].中国园林,2005,21(6):25-28.
[3]韩晓莉,宋功明,王军.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规划方法初探[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5(2):127-130.
[4]沈磊,赵国裕,姚瑛.自然、历史、自我—多元化背景下塑造城市特色之问我[J].城市规划,2006,30(3):85-88.
[5]杨宏烈.识读惠州市绿地系统规划园林工程,200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