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镇化的区域发展要素及其整合

       摘要:从区域发展力量要素及其整合的角度,研究新的历史时期城镇化战略道路选择,以及城镇化进程中区域整合的类型。并以河南省为例,分析河南城镇化发展的战略要素及城镇化发展的经济力、社会力、资源环境力、空间支撑体系、政策力、行政力及其整合,提出依托河南省构建中原大都市区,在大都市区框架下整合全省区域发展力量。

  关键词:城镇化,区域发展要素,整合

  

  “整合”一词是近几年在区域发展研究、规划及区域政策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其本意是有条理、有规律、系统地、并且有某种目的的整理、合并和重组,它区别于一般机械性和简单地集合、拼合。区域就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其内部各种发展要素联系密切,关系复杂,需要协调和整合的内容很多。“区域发展要素整合”就是指按照区域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特定区域内的各种发展资源和发展力量要素进行整理、合并、协调,甚至重组重构,理顺要素间的各种关系,使其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以期达到区域发展效益最高和区域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使整体大于局部之和。

  1区域发展要素整合的背景

  对特定区域来说,区域发展要素包括所有可能对区域发展和对外竞争起到促进和提高作用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如资源、环境、社会、经济、行政等等。

  我国已进入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在很多地区,今天的农村也许就是明天的城市。美国城市学家刘易斯.芒福德(L.Mumford)认为,真正的城镇化必然是区域的,在区域中形成、发展和存在,与区域发展共生共存。陈秉钊先生认为,随着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大,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城市的发展更加需要从区域的环境中去协调与定位。周一星先生早在1996年就结合当时我国城市规划和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出现的城市发展规划和区域条件分析脱节的问题,撰文指出“城市发展不能就城市论城市,必须与区域发展的条件紧密结合”。事实上,城镇化发展至今,其对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环境影响强度、频度、广度的不断强化,对区域的依赖也越来越强,很多城镇化过程出现的问题,必须以区域的眼光、区域的角度、区域的层次来理解和解决(仇保兴,2004)。

  从世界其他国家的城镇化来看,尤其是欧美及亚洲的日韩等经济发达国家,尽管他们在城镇化的历史进程、发展道路、空间拓展模式等方面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其城镇化道路都是基于他们自己国情基础上的选择,他们也都有着各自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社会经济背景和自然特征,他们选择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充分整合并有效利用了本国区域的发展力量。美国的城镇化是建立在其移民历史、资源开发、交通发展以及优越的自然条件、辽阔的土地资源基础上的,西欧诸多国家的城镇化也与其早期的工业化、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密集的国家及城市分布有关。不仅如此,城镇化的发展模式还与各地区所处的宏观区域环境、国家或大区域的发展背景密切相关。我国沿海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等地区较为发达的城镇化不仅与其自身优越的区位条件、较好的经济基础有关,还与全球化的市场经济环境、国家的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政策及产业开发战略的变化密切相关。作者认为,整合区域发展要素,并在城镇化进程中充分利用区域整体发展的合力,是当前我国大多数地区快速、高效、健康推进城镇化战略的新思路、新视野和新方法。

  2区域发展要素整合的类型

  根据区域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以及区域发展目标,区域发展要素整合有很多类型,以下是我国各地区发展中较为普遍的几种类型:

  2.1基于工业化目标的整合

  这种整合的目的就是快速实现工业化,因此就需要从工业发展原材料、能源、劳动力、技术、市场等着手,充分挖掘和利用,并在区域空间上实现这些条件的合理配置和组合。这种整合必须紧密结合地区实际,在一些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可以作为工业原材料,就要围绕原材料资源的开发利用,集聚和配置能源、技术、劳动力,并结合产品生产培育市场的发展,从而实现产、供、销的一体化和综合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在原材料、能源都不占优势的地区,又要围绕技术、市场和劳动力做文章,尤其是要研究地区市场优势,整合优势条件,发展轻加工业。我国沿海地区是国家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区,其工业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充分利用并整合了其有利的区位、技术和市场优势。

  2.2基于资源约束力的整合

  资源约束力是区域发展的客观限制和制约力量,是区域发展的不利条件,也是这种类型整合的区域基础。一般来说,资源约束力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强行逾越的,否则只能使区域向着更坏的方向发展。例如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是不应该发展高耗水工业的,城市的发展规模也应受到限制。而如果强行突破这个限制条件,只能使这个地区陷入水源供应危机,城市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而这些高耗水工业也最终难以维持下去。因此,资源约束条件下区域的发展只能另辟蹊径,避开不利的因素,挖掘地区优势条件,发展优势产业,其要整合的也就是那些优势条件和发展力量。

  2.3基于强化区域中心的整合

  区域发展中强化中心战略的提出基于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通过区域中心这个增长极的快速发展,对整个区域产生带动作用。因此,基于强化中心的区域力量整合就是通过对区域内各种发展要素的调控、集聚和组合,促进中心地区或者中心城市的快速和优先发展。一些地方为培育并促进区域大型中心城市的发展,构建都市区,实行中心城区和周边卫星城的协同发展和一体化,从空间上优化区域城镇布局和生产力结构,围绕中心城市协调并整合区域交通、通信、资源、能源以及产业布局,谋求区域发展效益的最大化。这种类型的整合实例很多,从国家战略层面上看,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塘三大城市密集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反映,而改革开放以来在这些地区所实行的一系列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就是整合中心发展力量的实践。在省区层面上,整合力量强化中心战略更加广泛。当前河南省中原城市群、郑州都市区,以及全国其他省份的城市群、都市区等一系列发展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就充分说明了基于强化中心的区域整合的意义。

  2.4基于区域均衡发展的整合

  区域均衡发展是和强化中心相对而言的,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为谋求区域发展的公平而实行的一种区域发展战略。基于区域均衡发展的力量整合就是为了实现区域均衡发展、最大限度地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而进行的区域整合。这种整合对区域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城镇发展布局和生产力结构的优化、对区域基础设施的协调配置,不仅仅只围绕中心城市,而更重要的是相对均衡配置。我国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均衡发展战略不应是我们当前的主导选择。而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的某些发达区域如珠三角地区,实行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的时机已经成熟或初步成熟,应当进行区域力量整合,推动区域均衡发展。事实上,这些发达国家的成功之处,就是其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及时调整战略,并成功整合了区域发展力量,实现了国家或区域的均衡发展和整体强大。

  2.5基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整合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思想就是在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保证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当代人的发展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基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整合就是实现区域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合理高效利用区域资源,完善并合理配置区域基础设施,为实现经济的快速增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还要控制和引导人口的增长和流动,保护资源尤其是战略资源不被污染和破坏,保护并改善生态环境。在我国很多区域,尤其是那些矿产资源开发地区、重型工业发展区,由于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破环,以及发展初期工业的粗放经营和不合理布局,致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受较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发展至今,人们已为当初的浅薄意识和短期行为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该区域发展的制约因素,可持续发展日益引起他们的重视,一系列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整合措施正逐步实施。

  2.6基于区域城镇化的整合

  城镇化作为区域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是在近十余年内才逐步引起我国政府的重视的,基于城镇化的区域力量整合,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快区域城镇化进程,优化区域发展结构,发挥城市的中心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此,这种类型的区域整合就要围绕区域城镇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充分挖掘、合理配置和协调组织,如加快工业化进程、合理引导劳动力转移、扩大城市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区域基础设施、优化区域城镇体系结构、进行合理的区域空间组织等等,促进区域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上述对区域整合进行分类,仅是为了论述的简明和方便,而事实上各种类型在区域发展中很少孤立存在。相反,多数区域整合是综合的和多元化的。基于城镇化的整合,就离不开区域工业化的发展、中心力量的强化、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约束。

  3案例:河南省城镇化的区域要素整合

  河南是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目前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前期阶段,城市产业经济实力不强,工业基础薄弱,城镇化发展缺少应有的活力,动力尤显不足。从区域力量整合的类型方面看,河南省区域力量的整合,是一种基于区域城镇化的整合,同时综合了基于工业化、基于强化区域中心,以及基于资源约束力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前述几种类型的发展目标。

  3.1区域整合的重点

  河南省今后城镇化动力机制主要体现在工业化及其空间集聚、经济要素的流动、政策变化、体制改革、投资拉动、基础设施建设等几个方面,但目前在动力机制的很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全省工业化进程缓慢,城市功能定位不够明确,区域一体化进程缓慢,人口方面压力突出而人力资源优势不明显,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压力较大等等。今后必须围绕这些动力机制,尤其是城镇化关系密切的那些主导动力,抓住主要矛盾,进行有效的区域力量整合,在区域发展中统筹资源开发、工业化、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以追求发展中的最大综合效益。不仅要追求这些力量要素各自的发展效益,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整合,来协调它们相互之间的利益和影响,在区域中实现1+1大于2的效果。河南省城镇化进程中,应重点整合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

  第一,整合城镇化的经济动力。它是河南城镇化动力的根本所在和重要依托,是城镇化和区域发展力量中最基本的、最内在的力量。河南省现状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化整体水平相对落后,城镇化必须建立在区域产业系统全面升级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提高产业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整体规模和区域竞争力,保护有秩序的市场竞争,避免恶性竞争,扶植地区支柱产业,尽可能使城镇化和工业化同步发展。

  第二,整合城镇化的社会力量。社会力量的涵盖面很广,当前河南省最重要、和城镇化关系最大的是城乡社会经济的协调以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人口和劳动力的教育和职业培训、城市就业空间的扩展等方面,其中农村人口素质,搞好劳动力的职业培训是实现农村人口有效转移的重要手段。今后必须整合这些社会力量,在统筹城乡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推动城镇化进程。

  第三,整合城镇化的空间支撑体系。区域基础设施是区域城镇化的重要空间支撑力量。尤其是综合、快速交通体系建设,更是城市密集地区、城市群和都市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在河南省实现全省城镇体系的网络化发展、构建中原大都市区的目标下,必须整体现有以及未来的交通运输设施,发展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

  第四,整合城镇化的自然环境资源。河南省人口众多,城镇分布密集,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河南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整合有限的自然环境资源,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和各种资源不受破坏,尤其是各种自然保护区、湿地、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及水、土地、矿产等战略性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区域和生态城市。

  第五,整合城镇化的政策力和行政力。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的政策和行政力不仅不可替代,而且在很多方面还日益重要,各级政府仍需在推动城镇化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方面有所作为。河南省城镇化的政策力和政府行政力必须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利用和协调政策、行政和市场等方面的力量,避免任何偏面行为。

  3.2整合全省区域空间,构建中原大都市区

  在整合上述几个方面区域要素的基础上,河南还必须把城镇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等落实在地域空间上,这就需要整合区域空间,选择更加有效的区域空间结构和城镇体系空间组织方式,追求更加有效的空间发展效果。目前河南省政府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已经从战略高度出发,提出了强化郑州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推进郑汴一体化,优先发展以郑州为中心、包括开封、洛阳、新乡、焦作、许昌、漯河、平顶山等九市在内的中原城市群,快速实现中原崛起的宏伟目标。这是紧密结合时代主题,根据省域发展实际和未来需要做出的战略决策。但从全省更长远的发展来看,仅仅关注中部地区九个城市的发展是不够的。河南省整体上人口和城镇分布密度较大,九市和周围地区联系密切,而且随着全省区域快速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全省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也更加明显,我们不能也不应该人为地割裂区域之间的联系。相反,我们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及早筹划,进一步扩大现定中原城市群的范围,整合全省力量,把全省作为一个大都市地区来规划、建设、经营和管理,构建包括全省地域的中原大都市区。

  

  参考文献

  [1]陈秉钊.当代城市规划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仇保兴.中国城镇化—机遇与挑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仇保兴.按照“五个统筹”要求,强化城镇体系规划的地位和作用[J].城市规划,2004(1):18-27.

  [4]刘洪涛.关于河南省城镇化战略的思考[J].规划师,2005(1):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