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更多地关心人口、住宅、环境、交通等表现突出的城市问题,对更深层次的精神困惑等社会问题却关注得不多。如何合理有效使用闲暇?如何创造适应人们需要的户外生活空间?如何提高城市空间的人文价值,体现对人的关怀和尊重,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必然会促进传统风景园林理论的发展。
一 经济发展与精神困惑
工业文明促进了经济发展,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差距: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一国之内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富人与穷人、人的物质生活上的富有与精神生活上的贫乏等等,而后者更使人产生困惑:为什么生活在物质富饶的城市却感到生活的贫乏?为什么作为文明中心的城市人际关系却不断“荒漠化”,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的享受之后,还是逃避不了精神上的失落感,紧张、焦躁、不安、孤独、恐怖、猜忌和缺少信任等具有普遍的认同,吸毒、赌博以及其他各种犯罪现象屡禁不绝。在美国这样经济发达的国家极端个人主义和享受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已经开始引发其经济上的衰退,并试图寻求东方文化的“良药”,而具有东方文化传统的国家如韩国、新加坡伴随现代化的进程其传统失落感、精神困惑感也不断加深,同样面临着欧美发达国家所出现的类似的“人文困境”,传统价值观念的蜕变,使新加坡人意识到现代化给他们带来的是物质的富足和精神的匮乏〔1〕,可见精神困惑是工业化进程中人类普遍面临的问题。
科学技术在迅速进步,城市化在不断扩展,但社会发展并不与此同步,对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导致城市土地的高密度、高容积率开发,使人们失去心灵休息与安静的场所,城市空间的社会、文化和心理价值的丧失,强化了人感情的衰退、人情味的淡化。
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人们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以后,归属与爱、自我实现的需要表现更为突出,按照Manfred Max-Neef的需要系统理论,人类需要是一个系统,由九个基本需要组成:持续生存、受保护、仁爱、理解、参与、闲暇、创造、个性和自由,基本需要满足的人才是一个健康的人。健康是物质、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完美结合而不只是没有疾病缠身和身体强壮(WHO)。作为文明中心的城市,只有当其满足所有市民基本需要的时候,才是一个健康、宜人的城市,应积极地满足市民的“仁爱”、“自我实现”的需要,充实闲暇生活内容,形成一个积极向上、人性回归的健康社会,把城市这个生产物质财富的“工厂”转变为健康生活的“源地”。城市不仅仅是经济实体,同时也是社会文化载体,是文明的中心,在其复杂的物质构造背后,凝聚着一种人文精神,应在城市生活中培育合理的人性,创造一个充满生气的城市,使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持续发展。
二 科技进步与闲暇问题
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给人类带来更多的自由时间,早在60年代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就提出未来社会是闲暇社会,人类历史上将第一次面临闲暇时间的压力所产生的社会问题,美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也曾预言,人类将第一次面临真正的永久问题kk如何度过闲暇,闲暇的增加正在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生活和劳动意识。日本60年代就把闲暇问题作为城市问题之一,在我国也将同样面临这个问题。闲暇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闲暇需求与设施供给矛盾日益突出。“体育设施少”,“公园绿地少”、“很多业余爱好难以实现”、“想散散心找不到娱乐场所”成为多数市民抱怨的话题〔2〕,对单调机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普遍认为需要改变。
(二)闲暇使用质量不高。拥有闲暇但不知道如何科学合理使用闲暇大有人在,看电视、打麻将、闲谈聊天消磨闲暇等这类低层次的闲暇使用方式比较普遍,生活单调被动。
(三)闲暇数量不足。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日常生活总是处于紧张状态,人们希望有更多的时间来休息、恢复精力和体力,调整家庭关系,提高家庭生活质量。
(四)闲暇抑郁症。据上海精神卫生中心调查,1995年上海有70万人患有抑郁症,都是由精神紧张造成的。“很多人在自由时间非常忧虑不安,一些人通过工作逃避闲暇,大多数人从情感上和心理上对自由时间没有足够的准备”〔3〕。
日本社会学家Sampei Koscki认为,在日本这样一个富裕的国家,用于调剂精神的时间很少,这是一个决定性弱点,从整体上表现出闲暇方面至少是数量上的贫困,日本经济增长悬殊,但从生活上难以意识到国家的繁荣,日本人的生活水准与欧洲人、美国人相比仍然较低,日本自然资源的贫乏使得日本人努力工作,结果自由时间很少,失去了精神上的自由,产生精神贫困。在我国尽管双休日的实行,人们闲暇时间明显增加,但还是缺少足够的提供有意义闲暇生活的意识。闲暇与工作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不能积极使用闲暇与没有闲暇同样是危险的,我们这个社会需要采取的一项对策就是创造一种闲暇文明防止闲暇时间内社会的衰退,目前迫切需要让人们学会怎样放松、怎样使用闲暇更有意义,促进人们学习闲暇技能。“明智地利用闲暇,是文明教育的产物”,“城市人口的娱乐诸如看电影、看足球比赛、听广播等等,基本上都已变成一种被动的活动了,原因在于他们的主动精力被工作吸收掉了,如果他们有更多的闲暇,他们准会主动地创造娱乐。”“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天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一种,而善良的天性是悠闲自在和安全感的结果,而不是一种拚命苦干的生活的结果”〔4〕。
闲暇利用方式多种多样,有积极的一面也会带来消极的一面,从社会生态学的角度看,生活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闲暇的增加为生活多样性的实现提供了时间保证,从经济角度看闲暇的使用是从一种生产过程进入另一种生产过程,从积极的角度看闲暇时间内人们追求的是一种自我发展,所以闲暇产业可视之为人的发展的产业,游憩是闲暇使用的最普遍方式,也是最能刺激闲暇产业发展的一种方式。在一些发达国家土地利用的最大压力就是游憩用地的需求,在日本发展了组织化、规模化、普遍化的闲暇产业,在美国闲暇产业每年至少达到400亿美元的规模,成为美国经济产业中一项重要产业。
认清闲暇问题、查明闲暇病理是我国城市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三 城市发展与历史评价
城市问题困扰着人类大约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工业化一改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以高密度、高容积率为特征的工业化城市给人类生活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也促进了近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到本世纪20~30年代规划思想达到高峰。从古代的防御性城市、中世纪手工业城市到近现代大工业城市,从托马斯·摩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罗伯特·欧文的“新协和村”到霍华德的“田园城”、恩维的“卫星城镇”、柯布西埃的”光辉城“、沙里宁的有机疏散城、艾伯克隆比的区域规划,什么样的城市才是最宜人的城市?不论是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还是佩里的邻里单位、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盖迪斯生态区域论都是以宜人为思考的出发点,与其他规划理论相比,最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但是也存在一个困惑:为什么“田园城市”自提出之日至今仍保持其特有的魅力,但又为什么难以在实践中很好地实现而停留在理论上向往?为什么柯布西埃“光辉城”一直受到多数人反对但在城市实际发展中总有类似的形态出现?
问题的困惑需要提出假说,可以设想城市发展是在两种力的作用下,一是经济的力量,二是精神的力量。近现代工业城市是在经济力主导作用下形成的,为追求经济利润,漠视人类的精神需求,创造广泛而又单调的“灰色”空间,地价的“魔力”使建筑物不断向高层、高密度发展,而中世纪西欧手工业城市和我国传统民居与水乡古镇都是在经济力和精神力均衡作用下形成的,街道和广场作为户外活动场所,具有很大吸引力,使整个城市充满生机、活力、人情味,尽管其生产力比较落后,但其城市空间具有宜人的尺度,能满足人的精神生活需要,这也是在今日发达生产力水平下有识之士为什么推崇中世纪西欧城市、为什么极力倡议保护历史性城镇的根本所在。同样忽略经济力的作用,过分强调精神需要,必然成为空想,这也许是“田园城市”始终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我们创造我们自己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进行创造的,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结底是决定性的……”〔5〕。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经济力的作用位居首位,而人的需要必须由理性加以引导,由法规加以控制,由政府进行干预,市民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加强精神力的作用,促进城市向宜人的方向发展。
一个宜人的城市首先必须满足人的需要,在人的需要中最基本的是与自然的接触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如何保持市民与自然的接触存在两种不同的思路:一是以柯布西埃为代表,试图在城市范围内寻求人工与自然的结合,在房屋之间看到树木、天空和太阳,在中心区以低密度、高层建筑的方式来扩大绿地面积,但事实上这种方式难以达到与自然接触的效果,二是以霍华德为代表,以建设田园城市的方式来控制城市规模,分散城市,把田园引入城市,改善城市自然环境,使城市内部各种功能取得平衡,但由于违背了客观的经济规律而难以实现。现实世界人的需要是多样的,而乌托邦主义试图把人类均一化纳入同一生活模式,对人进行完美的改造,显然是不现实的〔6〕。
要促进市民之间的交往,首先要使居民自愿走出房间,从事各种户外活动,在参与各种活动中自然交往,所以建立结构合理的游憩系统显得尤为必要。1933年《雅典宪章》提出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是城市最基本的四大活动,建立居住、工作和游憩各地区间的关系,使这些地区的日常活动可以在最经济的时间内完成,而现在大多数城市中的基本情况是广大居民在生理上及心理上最基本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提出人的相互作用和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根据,规划过程必须对人的各种需要作出解释和反映,应该按照可能的经济条件和文化意义提供与人民需求相适应的城市服务设施和城市形态。
二次大战后,西方建筑学积极寻求促进情感交流的城市布局模式,围绕如何创造具有情感交流、生活情趣、充满活力的建筑与城市空间这一目标,出现了众多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思想,如文脉主义、地方主义、新陈代谢、新理性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神秘主义等等,尽管这些思想是在特定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提出的,不完全适合我国现阶段特点,但是对人性的关注、对精神功能的强调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四 人居环境与游憩系统
站在人居的高度,才能看清城市与乡村的本质。城市是人居住、生活的城市,规划建设不能忽视人的需要,更不能以美术手法来处理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要以人为中心,在适应经济规律的同时,要注重人的非功利性的一面,要摆脱功利性和非功利性、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矛盾的困惑,在空间规划与设计过程中把人的发展考虑进去,建立持续发展的社会生态系统,这是人居环境研究的根本目的。
人居环境分硬质环境和软质环境,硬质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环境、风景景观环境和建筑环境,软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它们在更深层次上影响人居环境的形态和发展。风景景观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是恢复人性、生产精神的源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存在的基石,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始终难以协调,城市化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通行证”,成为唯一的空间发展模式,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不论是山地还是平原,不论是风景名胜区还是历史文化名城,只要发展伴随的就是大片“灰色”空间的漫延,这也说明了经济的力量超越了一切。方盒子建筑尽管空间形式单调、缺少特色,但经济上最省,因而最有生命力。所以,人居环境理论和建设实践仍然不能忽视经济力的作用,只有建立在经济发展规律基础上的人居环境理论才有价值,才能卓有成效地指导实践。
当今大城市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水面、绿地与空地少,其深层问题是休闲游憩场所少,缺少能量生产系统,每个人、每个社会都是开放系统,系统能量消耗与补偿总是保持动态平衡,不能有效地休闲游憩,必然导致能量亏损,进而影响个人与社会的健康发展。按照经济原则,城市要集聚发展,按照生活原则,城市要分散发展,但集聚与分散的程度难以界定,一个理想的人居环境应是集聚与分散的平衡状态,既具有柯布西埃”光辉城“的特征也具有霍华德“田园城”的形态,是两者的有机统一,维持这个状态的空间基础就是完善的休闲游憩系统。
世界各国为使城市具有良好的生活环境,一般采取两种方法:一是控制规模,分散建设,二是重视城市绿化,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建设环城绿带,从社会生态学角度来看,这只是解决问题的一部分,根本的是要以满足人的生活需求为准则,促进市民生活多样化、社会化,要从提高城市魅力、工作魅力入手,这就是要进行科学的游憩系统规划,把城市空地系统规划、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保护与游憩开发计划结合起来。丹麦城市设计专家杨·盖尔把市民户外游憩活动分为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他认为这两种活动与户外空间质量有密切关系,只要场地和环境布局宜于人们驻足、小憩、饮食、玩耍等,大量各种自发性连锁活动会随之发生,会使城市和居住区公共空间变得富于生气和魅力,兴趣中心是吸引人的关键因素,绿地本身不能构成兴趣中心,建筑室内外生活比空间和建筑本身更根本、更有意义。盖尔提出,通过规划决策可以影响户外活动的类型,既可以通过改善户外活动的条件创造出富有活力的城市,也可能破坏户外活动的环境,使城市变得毫无生气。从更大范围来看,城市大面积绿带的建设同样要与游憩开发相结合,这样既有利于绿带的保护,也有利于在区域范围内改善城市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社会发展。
五 游憩本质及其理论建构
(一)游憩与生活密不可分。积极的生活本身就是游憩,游憩是生活的本质,生活质量的高低本质上取决于游憩结构与品质。“一个人选择自己的闲暇方式,也就是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7〕。”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有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这是日益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在这一问题的背后,实质上是闲暇资源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
游憩是精神文明发展的驱动力,“从整个社会来说,创造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是创造产生科学、艺术等等的时间〔8〕。”
(二)游憩是一种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包括三个层次:第一,物质文化,即与游憩有关的物质性游憩景观,如公园、广场、主题公园、风景区、博物馆等等;第二,精神文化主要指游憩思想、意识形态和传统;第三,行为文化,这是物质与精神统一的层次,即物化了的心理和意识化了的物质,主要指游憩行为和制度。这三个层次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游憩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绿文化是游憩文化的组成部分,除此之外还包括体育、教育、商业、文化、娱乐、广场等六个部分,共同构成城市游憩景观系统,具有三个层次:居住区、市区、城市地区。层次不同,相应游憩文化景观不同。游憩文化有雅俗之分,有的属于流行文化,如体育、旅游活动,有的属于民间文化,如乡土音乐、节庆活动。
(三)游憩过程是一种能量生产过程。游憩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游憩系统也是社会系统。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系统的基本“材料”是能量,社会系统是由能量构成的,社会系统的变动是人或群体间的“能量转换”,城市游憩系统是城市社会能量储存与生产系统,市民游憩过程也就是获取能量的过程,作为“潜能”的信息与资源在游憩过程中被游憩吸收转化为能量和动力,使游憩者有更充沛的精力、更丰富的知识、更强的身体从事生产和创造性活动,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保持城市社会能量生产系统与消耗系统的综合平衡,从这个意义上看,每一个城市都必须有一个结构合理的游憩系统,这也是强调城市文化建设,保护历史文化传统和自然生态环境之意义所在。
(四)游憩系统理论框架。游憩系统包括游憩活动与游憩空间两个部分,共同形成游憩景观,表现为游憩文化,本质上是生活结构的反映,其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历史理论、发展理论、行为区位理论、活动k场所关系理论以及研究方法论等5个部分。游憩理论的真正建立和发展将会形成以生活为中心的城市规划设计理论,此时风景园林学科的地位将得到很大的提高。
六 从风景园林到游憩规划设计
风景园林学科在城市化进程中、在城市社会发展上能发挥什么作用?在古代,仅少数人拥有园林空间,而现代社会闲暇游憩已经大众化、社会化,如何创造适应大众需要的游憩空间成为风景园林学科面临的首要问题,这至少包括三个层次:居住区邻里交往空间、城市公共空间、城市郊区游憩地,这三个层次空间在游憩行为和需求上都明显不同,这就要用不同的方法来规划设计,仅仅用审美艺术理论与方法难以满足市民需要。游憩规划作为一个专用术语,在我国还没有被广泛接受,人们熟悉的是园林设计、公园规划、风景规划以及现在的旅游规划,在城市规划学科中只有绿地系统规划而没有专门的游憩系统规划,在很多有关的著作中,只提到游憩而没有专门的游憩规划,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更多关注的是景园艺术理论、审美理论,游憩仅仅作为其一种功能,提及而已。但是透过风景园林形态的背后,可以看出世界各国风景园林发展史实质上是世界各国人民游憩生活发展史,生活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决定了园林的形态与分布,从我国远古囿、台到近古私家园林、皇家园林、寺,观园林、街道生活、院落住居到到近现代的城市公园、主题园、度假地、风景名胜地、森林公园、游乐园以及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实质上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而游憩规划关注的正是人们生活空间的布局与设计,其涉及的范围已远远超过风景园林的传统范畴,也超越了旅游规划的一般意义,直接关系到闲暇资源的开发使用效率和城市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关注人们闲暇生活计划与空间配置,是传统风景园林拓展视野、寻求生存和发展空间的领域,是城市规划提高其科学性、完整性必须补充的内容,必将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游憩规划是在城市闲暇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指导下的一项城市社会工程,其内容包括游憩活动计划、城市公共空间布局、社区交往空间与游憩地规划设计等,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游憩系统的组成部分,景观生态理论是游憩地规划设计的基础。从风景园林到游憩规划设计,一方面说明风景园林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说明在经济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平之后,人们对精神需求、生活质量和健康的关注。风景园林从美化生活转向健康生活,从城市园林绿地扩展到城市户外空间的规划设计,以使用方便舒适为原则,从局部地块转向整体系统,把体育、文化、娱乐、自然、教育等方面的游憩活动综合平衡,结构合理,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