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佛山市工业区综合开发总公司投资开发。怡景丽苑商住小区。用地位于佛山市新明二路以北,湾梁路以西,总面积224亩。用地现状为荒地,地势低洼平坦。规划设计要求容积率控制在 1.6~1.7之间,6层以下的多层和 8-11层小高层设置比例为 1:l左右。住宅底层尽可能架空。机动车出入口要求设在南、北、西三个方位的城市规划道路上。

二、设计依据

1、怡景丽苑商住小区规划、建筑设计招标专家评标意见(20001年5月28日);

2、佛山市城乡规划处规划设计要点审批表(G010212D02)及附表、附图:

3、佛山市规划管理送审图纸深度、内容要求;

4、怡景丽苑商住小区第一、二、三次方案修改通知(佛山市工业区综合开发总公司2001年6月~8月):

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6、《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建规[1995]33号文)

7、国家、省、市有关规范规定。

三、规划原则和总体构思

(一)提高建筑面积的含金量

  佛山市人均居住面积早已突破国家小康标准,新建小区住宅面积多为100平方米以上的中大户型,规划设计过于注重局部利益而忽略整体环境和文化气氛的营造。 本规划设计力求突破现存模式,以大容量、多层次、高素质的环境空间包装恰当面积的住宅单位,创建园林式、环保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小区。

(二)考虑佛山的气候条件及地方特色

  佛山气候条件良好,商贾云集,经济繁荣,人气甚旺。本规划设计营造综合性和互动性的小区中心空间,给居民提供充足的户外活动空间,满足居民生活各方面的需求。

(三)突破住宅设计的传统思路

  传统住宅多为大量标准户型组成的标准单元。一梯几户、几房几厅就能描述所选单元的平面,设计上称之为:住宅选型。本规划设计了二款全新住宅类型,并对传统单元的内部空间和顶层空间进行改造,使住宅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

四、规划研究

(一)中心放射型布局结构--引入欧洲小城镇中心概念

  欧洲城市建设的最大成就之一是广场的规划建设。欧洲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与城市广场密切相关。欧洲小城镇中心广场,集居住、商业、行政功能于一个空间,充满生命力。

  本地段周围自然条件一般,用地内部地势低洼平坦。因此,本设计规划了二条步行街连接小区南北出入口,中部住宅围合椭圆形广场,空间轴线在此汇集和伸展,形成强大的中央空间。放射状的绿化系统和步行系统配合放射状的住宅组团空间,形成完美的中心放射型结构,营造项目"欧陆式"的主旋律。小区因此自然划分为六个组团。整体结构严谨古典,小尺度组团空间则自由活泼。

(二)全外环的道路结构--建立步行者的天堂

  本规划设置连接各住宅组团的全贯通外围环形车道,结合架空层外侧及环道两侧停车,将机动车活动范围限制在外环路附近,亦使各组团在内部全步行的条件下最方便地使用现代交通工具,充分保证了内部步行系统的合理性。外环路设隔离林带和停车带,建筑因此退后城市道路红线15米左右,使住宅远离城市道路的干扰,清除了"沿街住宅"不利因素,高度体现小区环境质量的均好性。 小区中部的半环绿色通道及中央步行街为步行系统的主干,亦作为消防通道,组团内部道路呈流线型,既满足紧急通道安全、通畅的要求,又能保证步行体系的完整和组团空间的丰富。

  小区规划三个出入口,分设在新明二路、黎明路和华蕾街三条城市道路上。新明二路设人车混行的主入口广场,机动车由人口广场分流东西两侧的环道,行人则向北进入小区步行街。黎明路上分设行人入口和机动车入日。行人由城市干道通过底层商场进入小区的步行系统。华蕾街上设辅助出入口,便于小区分期建设。

  城市公交站点可设于各个入口附近。全区采用无障碍设计。

(三)公共设施的专有和共享一兼顾空间的社会性与私密性

  小区公共空间分:组团专有、小区共享和社区同享三个层次。商业街、广场等主要 景观和区内活动空间的设计,通过研究人的行为心理和审美习惯,提供使用者最大的互 动性和参与感,把空间处理为可使用的生活空间和个性化生活方式的表现场所,而不仅 仅是被动的、单一功能的观赏对象。

  小区主要公共服务设施沿中心广场和步行街布置,肉菜市场布置在黎明路的行人入 口处,中心广场周围设置会所、游泳池和文化娱乐设施,广场中央有下沉式露天演出场 地,是社区文化的重要舞台。

在分期建设的条件下,中心空间开放于城市居民,有利于集聚人气,吸引买家。全 部建设完成后,根据情况可选择小区分组团封闭管理、开放中央空间的模式,或是小区 全封闭管理的模式。

(四)欧式广场、中式庭园--前广场后庭园的绿化景观系统

  小区用地靠近东平河道,但并不邻河。小区绿化景观系统结合小区步行系统,以内 部造景为主,响应水空间的主题,以中心广场的音乐喷泉水池为中心,引出不同特色的 水景贯穿整个小区,使之成为小区绿化景观空间的灵魂。

  中央空间规划为广场形态,充满人气和活力;半环绿带设计成园林景观,步移景移;组团绿地则以地形变化和植物绿化为主,结合儿童游戏场地布置,赋予安静、平和的气氛。

(五)平地造湖,堆山引水--因地制宜进行竖向设计

  小区用地低洼平坦,规划以自然地形为根据,以尽量减少垃方为原则,景观设计以地面的湖、溪、叠泉配合艺术小品,中央广场则为阶梯状下沉式。各组团地面平坦宽敞,庭园局部挖湖堆山引水,丰富局部地段的地形地貌。总体标局控制在3.30左右,中心广场水池底标高为:l.0,组团庭园人工山头标高5.0左右。

  小区公共空间分:组团专有、小区共享和社区同享三个层次。商业街、广场等主要景观和区内活动空间的设计,通过研究人的行为心理和审美习惯,提供使用者最大的互动性和参与感,把空间处理为可使用的生活空间和个性化生活方式的表现场所,而不仅仅是被动的、单一功能的观赏对象。

  小区主要公共服务设施沿中心广场和步行街布置,肉菜市场布置在黎明路的行人入口处,中心广场周围设置会所、游泳池和文化娱乐设施,广场中央有下沉式露天演出场地,是社区文化的重要舞台。

  在分期建设的条件下,中心空间开放于城市居民,有利于集聚人气,吸引买家。全部建设完成后,根据情况可选择小区分组团封闭管理、开放中央空间的模式,或是小区全封闭管理的模式。

(六)步行街、组团、小区和远期发展四级模式--分期开发和物业管理的弹性模式

  大型住宅区前期开发受市场和资金制约,后期物业管理上又在封闭限制与开放自由上权衡不定,发展中的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也时刻影响着开发模式和管理模式。

  本规划设步行街、住宅组团、居住小区和社区发展四级结构模式,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每个住宅组团规模相当,结构完整,交通独立,可以成为开发和管理的基本单位。小区中心轴具有共享条件和发展导向,空间形态也具备独立开发的条件。

  建议首期开发主入口广场及两侧的住宅,二期开发主入口广场两侧的住宅组团,其余为三期、四期发展。使投资商从小规模开发到大规模发展,后期能分享和借助前期开发的成功,城市社区因此获得整体感和逻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