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小区流行水景住宅,傍水而居、亲近自然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生活模式。房地产界开始流行“水景风”,楼盘的自然或人造水景、湖海成为主要卖点。调查显示,有70%的消费者认为水景是好住宅必备的条件,水景也给房地产商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调查显示,一般同一地块的水景住宅的价格要比普通住宅高出10%——15%,也正因如此,业界一直有“水能淌金”的说法。中国自古也有择水而居的传统,此外,水景还迎和了人们亲近自然和对健康的追求,水景的生态效益和给人心灵带来的共鸣与愉悦也是不言而喻的。

水景楼盘三重境界
  我国的水景住宅大致走过了三个阶段。
  流行之初,主要是一些水景点缀型楼盘,这类楼盘中的水,实则是一个微型景观,设计者出于楼盘的整体环境设计,为丰富楼盘的内涵,从心理上满足业主,在小区有限的占地面积中画龙点睛般做些小景,或荷花状喷泉,或层叠形小瀑布,或浅至脚背的水溪等,与真正的水景楼盘有着本质区别。
  水景住宅第二个发展阶段的产品多为人造水景楼盘,此类楼盘应有一定小区规模,在建筑覆盖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一从楼盘卖点考虑,二从小区环境着手,三从提升楼盘整体形象考虑,做些或小河或小湖或人造滩涂等景观,在都市中远离自然河道、江湖的前提下营建亲水楼盘,从而形成楼市中独特的景观。此类住宅在国内许多城市已经或正在流行。
  水景住宅的第三个发展阶段,出现了许多完全借用城市河、湖自然景色的楼盘。开彦介绍说,对于城市来说,主要是指开发利用已有江河湖川两岸得天独厚自然资源的楼盘。即使是此类楼盘,也有亲水、临水之分,临水楼盘是指在小区附近有天然水系,业主走出小区不远便可到达水畔,水景即可映入眼帘。真正意义上的亲水楼盘是指楼盘在紧靠水系的一侧,而且整个小区设计处处以水为主题,业主能方便地与水互相亲近、互相交流,水是小区的一部分,并且已全方位溶入业主的生活。据介绍,在上海的苏州河畔,目前已有35个水景住宅项目正在开发中。
  水景住宅发展的三个阶段,其相对应的产品即为水景住宅的三重境界。第一种产品为最低境界,它只是为造景而造景;第三种产品为最高境界,使得水景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而第二种产品的风险则最高,人造景观往往会留有许多斧凿之痕,同时,人造景观的维护费用较高,保持水体的清洁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水景设计常见败笔
  目前住宅水景设计中普遍存在设计与治理缺少同步考虑的问题。由于专业不同,目前景观或园林的水景设计,一般只考虑景观手法和文化表现,不太多也无责任考虑水质治理问题,因此,设计与治理很少同步考虑。但由于一般景观水体(如人工湖,人工池塘等)没有按自然水理设计,大多是一个基本封闭的系统,几无自净能力,且其内部结构不合理,加上外来物质的输入,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产生富营养化,最终使水体变得混浊不堪,甚至发臭、发黑,严重影响水体美观。
  防渗处理也是水景设计的软肋之一,相当多的防渗处理设计成硬质如钢筋混凝土等,事实证明,这种设计问题多多,其防渗效果也会有诸多问题,如底板容易断裂和渗漏,且不易发觉的补救,最大的问题还在于破坏了底质系统,使水质受到严重影响。
  驳岸是目前在水景设计中最大的败笔,金元欢说,它彻底破坏了水岸的生态功能,消灭了亲水性,同时使水质受到严重影响。驳坎的设计,使得亲水性大打折扣,还有相当多的所谓亲水平台。
  如今,全国各地水景住宅可谓遍地开花,大有泛滥之势。尽管不乏成功之作,但东施效颦,跟风追潮式的水景住宅,却日渐增多。“水景”似乎只为炒作之用,只要与水沾边,稍有水体便可标榜为水景;而没有真正从本质上认识水景,理解和把握水景的审美特征,及其美学价值;也没有真正从优化人居空间和增强生态效应的角度来考虑设计水景。

水景设计类型 
  
   (1)自然水景
  充分利用项目地块周边的自然江、河、湖泊的水景资源,进行规划布局,以使更多的住户能观赏到水景,甚至有的楼盘为了观赏自然水景而不惜牺牲朝向。
  (2)人工水景
  在小区内开挖各类人工水景,将无水之地创造出特定的水景效果。此类水景住宅可谓是占了水景住宅的绝大多数,其创新意识也体现得更充分。水景规模有大有小,有的以水景为主体,有的以水景为点缀。
  (3)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水景
  将周边自然水景引入小区,与小区开挖的人工水体贯通,形成活水,使其更有天然之趣。

水景审美取向
   其基本审美取向大致有三种:
  (1)西式水景
  即借鉴西方传统园林的水景处理手法,以规整有序的几何式构图来规划水景形态。如圆形、矩形、渠形等,并设计出各类喷泉造型,以及瀑布水幕墙。
  (2)中式水景
  中式水景即充分借鉴中国古典园林,尤其是江南园林的水景表现手法,以师法自然,以小见大的仿自然形态,形成湖、溪、瀑、潭、泉、涧等水景效果。给人以更多的“宛若天成”的自然感受。
  (3)中、西合璧式水景
  这类水景有的以西式为主,辅以中式;有的以中式为主,再结合西式。

水景形态类别
  人工水景形态,有规则的,也有不规则的; 有开挖较大的,也有开挖较小的;有水底封死的,也有水底不封能渗入地表的;有以人工湖为主的,也有以溪流为主的;有的以喷泉点缀,有的以跌落式瀑布或水幕墙构景。可谓形式多样各有千秋。其形态大致有以下两大类:
  (1)水体形态
  除了以自然水景的江、河、湖泊等形态分类外,人工水景也有微缩观景式的湖、河、溪、泉、瀑、池、渠等分类。巧妙构思、综合运用和取舍这些形态,便能构成小区特有的与众不同的水景效果。
  (2)驳岸形态
  按其驳岸形态分类则有自然式的不规则的植被驳岸和参差不齐的岩石驳岸,如山涧、溪流、石泉、叠瀑等这一类;也有砌筑得整齐划一,成几何式驳岸的人工水景,如喷泉、水池、水渠、泳池等另一类。上述两大类各有特色各为不同的环境主题和建筑风格服务。水景与建筑、与空间、与绿化景观的互相协调,和谐统一,是水景设计的关键。水体大小、具体形态必须与上述环境构成要素统筹规划、布局。否则便会破坏环境空间的整体协调之美,给人以互相冲突、不伦不类之感。

水景运用原则 
 对于开发商而言,水景设计也应成为整个市场营销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设计策划也应立足市场,尽力以最经济、最便于操作的手段来激起最佳的市场效应。同时,也能因此产生最佳的环境效益,真正让业主受益。要实现这一点,则必须掌握5项基本的水景运用原则:
  (1)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小区水景运用,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应结合环境主题、自然条件以及市场定位酌情而定,而不可人云亦云,一味模仿。并应设计、核定好日后的运营、维护、保洁、净化以及投入成本等问题,以免带来后患,弄巧成拙。这方面已有前车之鉴。弄不好便会使水体成为小区新的污染源和蚊蝇的滋生地。
  (2)尺度相宜,和谐统一
  水景运用应该注意与小区空间环境的相应尺度,并非越大越好,并应协调与植被用地的关系,不应与植被争地。水体面积一般不宜超过植被面积,应以植被为主。
  此外,水体形态、大小尺度应与小区建筑、交通组织,彼此协调统一,构成对景关系。
  (3)视点规划,增强美感
  水景设计应注意其观赏视点的设置和安排,处理好与建筑、植被、山石、路径、场所等空间关系,全面兼顾不同视角、方位的视觉轴线的景观效果,以及构图的平衡、匀称,空间层次的丰富与和谐等。同时,还应充分运用水中倒影的构景作用,以扩大景观空间和灵动之感,使景观空间因“水”而“活”。
  除此,还应避免水体的一览无遗,空旷单调,可利用人工半岛、人工小岛、水生植物以及小桥、廊桥等为隔断,来丰富水面的空间层次,增加景深,形成似透非透、半遮半掩的景观效果,并以此延伸人的视觉空间,产生以小见大的空间感受。
  (4)体现自然,注重生态
  水景不仅具有审美价值,同样也具有生态价值。水体可增加环境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减少夏天的热辐射,调节环境湿度和温度,应通过水景设计来增强环境之生态效应。
  同时,水景应尽量体现自然本色,以仿自然的水体形态为主,形成飞流叠瀑、迂回溪流、时起时伏、时隐时现的自然景观之效,以增添山林野趣,给人以真切的自然感受,使久居都市的人们也能有份回归自然的体验。
  (5)注意安全,防患未然
  水景设计应注意安全,防患于未然,避免老人、小孩的不慎跌落。观赏点应设置护栏,垂钓处应增加防滑处理,路边水体应有绿化带隔离,水体边缘也应有一定缓坡,且不宜过深,但也不宜过浅,尤其是人工湖。如湖水深度低于1.5米,则无以形成水体的自净能力和应有的生态效应,……诸如此类,都应在设计时作充分考虑。

相关的居住小区水景设计平面布置图:
 

1.jpg

2.jpg

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