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将苏州河确定为浦西地区东西向的绿轴。苏州河东段从外白渡桥到长寿路桥全长4.98公里,是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的先行段。随着苏州河综合治理的不断深化,步伐不断加快,市政府要求东段各区严格按规划实施绿地建设,并对绿地规划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规划构思
●主题
都市、阳光、青水、绿洲。
●畅想
回归自然——日出、阳光、晚霞、映月、空气、碧波、鸟语、花香、观鱼、垂钓、嬉水、踏泉……
绿色篇章——春色、绿舟、绿园、绿野、绿堤、疏林、密林、草地、百花……
●设计原则
空间设计:开敞空间、围合空间、亲水空间、再创造空间。
绿地设计:景观绿地、防护绿地、停留式绿地、通过式绿地以及垂直绿化等。
生态设计:植物、动物、土壤、水体。
●总体构架和空间布置
绿地结构分析:绿地结构采用点、线、面的结合。即以苏州河滨河绿带为主轴,两侧间隔布置大型公共集中绿地及点缀小型街头绿地,并沿城市干道和步行林荫道呈楔形向纵深延伸绿带,从而形成完整的滨河绿地系统。
滨河绿地的构成:苏州河东段两侧滨河绿地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位于滨河道路红线内的临河绿化带,第二部分是沿河建筑必须后退道路红线8-10米的绿化控制带,第三部分是滨河集中绿地,第四部分是沿线地区地块内集中绿地。
滨河绿地的性质分析:滨河绿地应服务于与其相应的功能。这些绿地大致可分为:开放式集中绿地、景观绿带、逗留性休憩绿带、通过式绿带等。
滨河道路交通分析:苏州河滨河道路红线控制为南侧16米,北侧20米。标准断面采用不对称设计。交通组织近期依然人车混行,最终达到以步行交通为主的规划目标,应确保畅通以备防汛。
保护、保留建筑:建筑保护、保留计划在地区详规中已制定,滨河绿地在涉及此类建筑时可能不能满足要求,应予以特殊处理,其它则严格按规划控制。
规划建筑控制:苏州河沿线的规划建筑的高度及退让距离应有严格的控制。
景观视线分析:在河道转折处,尽可能开敞空间,确保视线的畅通;滨河绿化不仅向陆地开放,也应向水面开放;考虑标志视体与对景建筑的位置。
旅游潜力的发掘:远期将强化旅游功能。主要发展苏州河水上游览,增设旅游景点,预留相应旅游配套设施的用地;同时,与临近陆域旅游线路有机结合。
码头调整:尽早搬迁沿岸的环卫、装卸码头,减弱其航运功能,远期发展水上旅游。游船码头的布点充分地考虑了远期水上游览与陆域发展的结合。
总平面设计:苏州河东段滨河绿地的总平面设计,反映了沿岸绿地的构成与布局、滨河绿带的形式、滨河集中绿地的初步方案、滨河地块控制绿化带的形式与数量、城市街头绿地对苏州河与城市内部的衔接关系等。此外,还反映了滨河绿地内部的街道设计与街头小品的大致分布情况、滨河绿带与周边地块的出入口位置、以及残障设施的配置等。
标准段设计:苏州河东段滨河道路大部分具有标准形式,所以对具有标准形式的滨河绿地设计采用标准段的方式。
特殊节点设计:特殊节点的选定,是苏州河滨河沿线除标准段外,需要采用特殊处理手法的地段,其中包含了所涉及的滨河公共集中绿地。规划对它们进行了较深入的环境设计。
桥梁的保护、改造、兴建:苏州河东段共有桥梁20座,许多桥梁因年代久远需要检测修整。属优秀近代保护建筑的,规划进行了原样修复。需改造的桥梁,在稳固结构的基础上加以美观。规划中桥梁的兴建在满足功能的同时更注重美观,使之成为苏州河整治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防污墙的改造:根据最新的研究结论,在经过合理地治水调水、建闸疏浚之后,苏州河两岸防汛墙的标高可以降低1米左右,为改善沿线景观创造了条件。
亲水平台:在滨河腹地较大的地方,设想将防汛墙后退,使两岸沿河的空间向水面开敞,让人们能接近水面,充分享受自然界带来的乐趣。
街道设施与街头小品:地面铺砌、路灯、地灯、泛光照明灯、指示牌、雕塑、喷泉等均进行了精心设计。
植物选种:滨河绿地建设中树种的选择上,以常绿树和落叶树并重,在不同区段成片种植地域性树种。结合集中绿地,成片种植特色乔灌木,形成强烈色彩效果。树型的选择以考虑横向树型为主,成片的树丛、柔和的曲线丰富了城市的轮廓线。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996年编制完成的综合整治详细规划,所确定的规划总面积为346公顷,其中绿地面积为18.8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5.5%。苏州河东段的滨河道路调整及绿线规划,尽可能地预留出滨河集中绿地,并根据苏州河两岸的特殊情况,把位于滨河道路内部的绿化带作为特殊的绿地划示出来,这样使滨河绿地的面积有所增加。含滨河道路内部的绿地在内,总的绿地面积增加为22.4公顷。
根据最终测算,苏州河东段滨河绿地的用地面积如下:
滨河道路红线内的临河绿化带的用地面积为5.93公顷;滨河地块内的绿化控制带的用地面积为4.35公顷;滨河公共集中绿地的用地面积为10.13公顷(其中含黄浦公园1.9公顷);沿线地区城市公共集中绿地的用地面积为4.09公顷(不含地块内部应配的集中绿地);而含地块内的城市公共集中绿地可达19.03公顷。最终苏州河东段滨河绿地的总用地面积达到24.5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7.1%。
实施效果
东段全线的滨河道路按规划红线辟通;规划确保了两岸各有一条畅通的贯穿始末的滨河绿带;部分地区完成滨河地块内控制绿带的动拆迁及实施工程;依据规划完成几个大型集中绿地及若干个小型街头绿地,为下阶段的工作做好了准备。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将苏州河确定为浦西地区东西向的绿轴。苏州河东段从外白渡桥到长寿路桥全长4.98公里,是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的先行段。随着苏州河综合治理的不断深化,步伐不断加快,市政府要求东段各区严格按规划实施绿地建设,并对绿地规划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规划构思
●主题
都市、阳光、青水、绿洲。
●畅想
回归自然——日出、阳光、晚霞、映月、空气、碧波、鸟语、花香、观鱼、垂钓、嬉水、踏泉……
绿色篇章——春色、绿舟、绿园、绿野、绿堤、疏林、密林、草地、百花……
●设计原则
空间设计:开敞空间、围合空间、亲水空间、再创造空间。
绿地设计:景观绿地、防护绿地、停留式绿地、通过式绿地以及垂直绿化等。
生态设计:植物、动物、土壤、水体。
●总体构架和空间布置
绿地结构分析:绿地结构采用点、线、面的结合。即以苏州河滨河绿带为主轴,两侧间隔布置大型公共集中绿地及点缀小型街头绿地,并沿城市干道和步行林荫道呈楔形向纵深延伸绿带,从而形成完整的滨河绿地系统。
滨河绿地的构成:苏州河东段两侧滨河绿地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位于滨河道路红线内的临河绿化带,第二部分是沿河建筑必须后退道路红线8-10米的绿化控制带,第三部分是滨河集中绿地,第四部分是沿线地区地块内集中绿地。
滨河绿地的性质分析:滨河绿地应服务于与其相应的功能。这些绿地大致可分为:开放式集中绿地、景观绿带、逗留性休憩绿带、通过式绿带等。
滨河道路交通分析:苏州河滨河道路红线控制为南侧16米,北侧20米。标准断面采用不对称设计。交通组织近期依然人车混行,最终达到以步行交通为主的规划目标,应确保畅通以备防汛。
保护、保留建筑:建筑保护、保留计划在地区详规中已制定,滨河绿地在涉及此类建筑时可能不能满足要求,应予以特殊处理,其它则严格按规划控制。
规划建筑控制:苏州河沿线的规划建筑的高度及退让距离应有严格的控制。
景观视线分析:在河道转折处,尽可能开敞空间,确保视线的畅通;滨河绿化不仅向陆地开放,也应向水面开放;考虑标志视体与对景建筑的位置。
旅游潜力的发掘:远期将强化旅游功能。主要发展苏州河水上游览,增设旅游景点,预留相应旅游配套设施的用地;同时,与临近陆域旅游线路有机结合。
码头调整:尽早搬迁沿岸的环卫、装卸码头,减弱其航运功能,远期发展水上旅游。游船码头的布点充分地考虑了远期水上游览与陆域发展的结合。
总平面设计:苏州河东段滨河绿地的总平面设计,反映了沿岸绿地的构成与布局、滨河绿带的形式、滨河集中绿地的初步方案、滨河地块控制绿化带的形式与数量、城市街头绿地对苏州河与城市内部的衔接关系等。此外,还反映了滨河绿地内部的街道设计与街头小品的大致分布情况、滨河绿带与周边地块的出入口位置、以及残障设施的配置等。
标准段设计:苏州河东段滨河道路大部分具有标准形式,所以对具有标准形式的滨河绿地设计采用标准段的方式。
特殊节点设计:特殊节点的选定,是苏州河滨河沿线除标准段外,需要采用特殊处理手法的地段,其中包含了所涉及的滨河公共集中绿地。规划对它们进行了较深入的环境设计。
桥梁的保护、改造、兴建:苏州河东段共有桥梁20座,许多桥梁因年代久远需要检测修整。属优秀近代保护建筑的,规划进行了原样修复。需改造的桥梁,在稳固结构的基础上加以美观。规划中桥梁的兴建在满足功能的同时更注重美观,使之成为苏州河整治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防污墙的改造:根据最新的研究结论,在经过合理地治水调水、建闸疏浚之后,苏州河两岸防汛墙的标高可以降低1米左右,为改善沿线景观创造了条件。
亲水平台:在滨河腹地较大的地方,设想将防汛墙后退,使两岸沿河的空间向水面开敞,让人们能接近水面,充分享受自然界带来的乐趣。
街道设施与街头小品:地面铺砌、路灯、地灯、泛光照明灯、指示牌、雕塑、喷泉等均进行了精心设计。
植物选种:滨河绿地建设中树种的选择上,以常绿树和落叶树并重,在不同区段成片种植地域性树种。结合集中绿地,成片种植特色乔灌木,形成强烈色彩效果。树型的选择以考虑横向树型为主,成片的树丛、柔和的曲线丰富了城市的轮廓线。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996年编制完成的综合整治详细规划,所确定的规划总面积为346公顷,其中绿地面积为18.8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5.5%。苏州河东段的滨河道路调整及绿线规划,尽可能地预留出滨河集中绿地,并根据苏州河两岸的特殊情况,把位于滨河道路内部的绿化带作为特殊的绿地划示出来,这样使滨河绿地的面积有所增加。含滨河道路内部的绿地在内,总的绿地面积增加为22.4公顷。
根据最终测算,苏州河东段滨河绿地的用地面积如下:
滨河道路红线内的临河绿化带的用地面积为5.93公顷;滨河地块内的绿化控制带的用地面积为4.35公顷;滨河公共集中绿地的用地面积为10.13公顷(其中含黄浦公园1.9公顷);沿线地区城市公共集中绿地的用地面积为4.09公顷(不含地块内部应配的集中绿地);而含地块内的城市公共集中绿地可达19.03公顷。最终苏州河东段滨河绿地的总用地面积达到24.5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7.1%。
实施效果
东段全线的滨河道路按规划红线辟通;规划确保了两岸各有一条畅通的贯穿始末的滨河绿带;部分地区完成滨河地块内控制绿带的动拆迁及实施工程;依据规划完成几个大型集中绿地及若干个小型街头绿地,为下阶段的工作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