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静压管桩以其自身的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建筑的基础施工。从介绍静压管桩施工工艺中,归纳一些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静压管桩;施工工艺;预防措施 
  1. 前言 
  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迅猛发展,静压管桩施工方法以其施工无噪音、无振动、无污染、施工速度快、施工过程能清晰显示及记录、施工质量稳定可靠、接桩方便、单桩成本相对较低、施工工艺简单等特点,现已广泛被应用在我国沿海地区的多层、小高层、高层民用建筑,大跨度场馆,工业厂房基础施工中。近年来随其被应用程度的提高,静压管桩施工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提高。本文通过对静压管桩施工工艺的介绍,对静压管桩在施工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探讨。 
  2. 施工工艺 
  2.1桩机选择。一般情况下,压桩机是采用反力加压。对于大吨位(400KN以上压力)静力压桩机一般对场地的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而且全液压式静力压桩机占地面积较大。因此合理的桩机选择很重要。根据地质勘查资料及设计单桩承载力要求,最大压力不得小于单桩极限承载力。通过充分考虑桩的形状、尺寸、重量、入土深度、结构形式以及气象条件,准确的选择适宜的压桩机。在满足场地施工条件及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尽量采用超载施工。 
  2.2桩位放样。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设置坐标、高程控制及轴线定位点。处理场地内高空及地下障碍物。由于放线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建筑物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而桩位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结构。因此测量员和施工员应结合桩位平面布置图认真仔细地进行桩位放样、初检,填写记录后报项目技术负责人验收签字,经项目经理再次确认签字,以书面形式向项目监理报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3桩身质量检查。静压管桩的自身质量直接影响桩基的承载力。因此必须对所有进场的管桩进行认真仔细地查验。测量管桩的外径、壁厚、桩身、桩长、桩身弯曲度等有关尺寸,并详细记录,特别对薄壁管桩的壁厚查验尤为重要(薄壁管桩壁薄压桩抱桩时易碎)。同时,应对桩身外观质量进行仔细查验。检查桩身是否粘皮麻面;内外表面是否露筋;表面是否裂缝、断头、脱头;桩套箍是否凹陷;表面混凝土是否坍落等情况。 
  2.4压桩。对中调准后开始慢慢加压压桩,同时填写施工原始记录。压桩过程中,桩机操作工应经常观察压力表,控制压桩力,调节桩机压力同步平衡,避免偏心,每压lm要进行压力记录。如果桩在初压时发生偏移,应立即纠正;如果遇到地下障碍物应将桩拔出,清除障碍物后再重新压桩;如果桩压入一定深度后发生位移(倾斜>1%)时,不能强行移机校正或强行快速纠偏应立即停机,找出原因,向监理报告,采取补救措施(必要时应得到项目设计单位的确认)后再恢复施工。不得隐瞒事实真相,不得强行施工。一般情况下,由施工区域内部向外侧施工,先施工长桩后施工短桩,先施工直径大的桩后施工直径小的桩。 
  2.5接桩。当设计桩长>15m时,管桩通常都要接桩。在满足设计桩长的前提下,配桩时必须以焊接的接头数最少为原则。接桩就位时,保证上下节桩找正接直,如桩节间隙较大,可用铁片填实焊牢,结合面的间隙≯2mm。接桩时,避免局部受热不均匀减少焊接变形。无论普通电焊机还是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焊接,其质量都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的规定。接桩后待焊缝冷却降温10min后再开压。 
  2.6送桩。当压入的最后一节桩外露部分压桩机无法加压时或者当最后一节桩的桩顶标高没有满足设计桩顶标高时必须采用送桩器送桩。送桩器底部必须与桩顶密切接触,以免送桩时桩头破坏。送桩器标有刻度,用以明确送桩的深度。不同规格的桩应选用不同规格的送桩器。 
  2.7截桩或回填桩孔压桩完成后,如有桩头高出地面的部分应及时截桩,截桩采用专用的截桩器截除。如有桩头低于地面的现象则形成桩孔,应及时组织人员用砂或土回填。 
  3. 施工中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3.1桩身上抬。静压桩是挤土桩,在场地施工桩数较多时,桩距较密的情况下,会引起桩身上抬现象。特别对短桩而言,易形成“吊脚桩”。对于一个具体的静压桩施工项目,可能由一台也可能由几台静压机同时施工。所以,压桩的顺序非常重要,压桩的顺序根据施工场地的地形、地质情况、桩基布设的密集程度、施工的经验等因素决定。合理安排压桩顺序,控制压桩速度是降低挤土效应,防止出现事故的主要措施。 
  3.2桩端封口不实。若桩尖处存在缝隙,地下水在水头差的压力作用下,地下水由缝隙进入桩管内腔。如果桩尖周围的土质为泥质土、粘性土、强弱风化泥岩,遇水软化,从而直接影响桩的承载力。预防措施是将桩靴的焊接质量加强,保证端板之间不出现错位现象,且没有间隙。对称施焊,确保焊缝饱满,且不存在气孔。高温焊缝遇水后变脆,易产生开裂现象。应合理安排焊拉时间,完成焊接后大约经过10min自然冷却再施打。 
  3.3桩顶(底)开裂。随着施工技术的日新月异,大型建筑对地基的承载力大幅提高,压桩机自重也变得越来越大,对于较硬土质,管桩有可能仍然压不到设计标高,在反复复压情况下,管桩桩身横向产生强烈应力,如果桩还是按常规配箍筋,桩顶混凝土抗拉不足开裂,将产生垂直裂缝,为处理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在施工时应保证做到以下三点: 
  (1)严格控制好桩机施工终止条件。 
  (2)对完成静压管桩桩机的施工后,一定要强调土方开挖时的施工水平及质量。 
  (3)施工时,应严格检查桩身原材料,做好验收工作。 
  3.4偏桩。由于静压管桩受施工工艺、地质条件等多种原因所限,偏桩经常发生。因管桩单桩承载力高,可替代桩型少,所以发生偏桩的情况会不容易处理。解决此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从源头入手,找到可能引起偏桩的潜在因素,一经发现及时给予处理。偏桩的发现往往多发生在基坑已经开挖,准备施工承台时,此时桩机很难再进入现场。或是由于场地有孤石引起的桩。解决此类问题应根据现场条件,桩偏位情况承台受力及相邻承台布置、地质条件等综合分析,将管桩拔出,改用探桩杆探桩,能探过去则可以开始压桩,或者必须将地下障碍物清除干净后才可以压桩。 
  3.5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静压桩压桩时,周围土体上抬,从而引起相邻建筑物和市政管线的不静压变形,为了防止压桩的不利影响可采取以下措施防治: 
  (1)设置竖向排水通道。 
  (2)在桩位或压桩区外钻孔取土,在桩位取土是预钻孔措施,以减少挤土量从而减少挤土效应。在压桩区外钻孔的目的是消除从压桩区传向被保护建筑物的挤土压力。 
  (3)在地下管线附近设置防沟或隔振沟。 
  4. 结束语 
  静压管桩的施工工艺随建筑行业的发展正日趋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随着工程实例的增多,为静压管桩施工工程解决问题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数据和经验。目前还有很多施工实际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预防和处理。文中所提到的问题有限。预防措施还需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完善和改进静压管桩的施工工艺,使得静压管桩的优势得以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徐至钧,李智宇.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设计与施工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2]刘鲲.探析静压管桩施工质量控制[J].施工技术,2011(3). 
  [3]涂杰文,杨越,徐超.静压管桩的优缺点及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