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工程等建设中所遇到的滑坡问题越来越多,滑坡更是公路中的一大病害。因此,对滑坡的认识和分析越发显得重要。本文从滑坡的定义谈起,分析并提出了公路滑坡的基本特征和成因,最后提出了几种主要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公路滑坡;定义;基本特征;原因;防治措施
1.公路滑坡的定义
1.1公路滑坡的概念
斜坡上的岩土体由于各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俗称“走上”、“垮山”、“地滑”、“土溜”等。
1.2公路滑坡的组成要素
滑坡的主要组成要素有:滑坡体是指滑坡的整个滑动部分,简称滑体;滑动面是指滑坡体沿下伏不动的岩、土体下滑的分界面,简称滑面;滑动带一指平行滑动面受揉皱及剪切的破碎地带,简称滑带;滑坡床一指滑坡体滑动时所依附的下伏不动的岩、土体,简称滑床;滑坡舌一指滑坡前缘形如舌状的凸出部分,简称滑舌。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滑坡诸要素只有在发育完全的新生滑坡才同时具备,并非任一滑坡都齐全具有。
1.3公路滑坡对公路的危害
滑坡多发生在山地的山坡、丘陵地区的斜坡、岸边、路堤或基坑等地带。滑坡对工程建设的危害很大,轻则影响施工,重则破坏建筑;由于滑坡,常使交通中断,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输;大规模的滑坡,可以堵塞河道,摧毁公路,破坏厂矿,掩埋村庄,对山区建设和交通设施危害很大。
1.4滑坡的分类
1.4.1按滑坡体的物质组成分类1)堆积层滑坡;2)残积层滑坡;3)黄土滑坡;4)黏性土滑坡;5)堆填土滑坡;6)破碎岩石滑坡;7)岩石滑坡。
1.4.2按滑坡体的厚度分类1)浅层滑坡:h<6m。2)中层滑坡:h=6m~20m。3)深层滑坡:h>20m。
1.4.3按主滑面成因类型分类1)同生面滑坡;2)接触面滑坡;3)层面滑坡;4)构造面滑坡。
1.4.4按滑坡各部分滑动的先后顺序分类1)牵引式滑坡;2)推动式滑坡。
2.公路滑坡的基本特征
公路滑坡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
滑坡的平面形态上,一般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如椭圆形、三角形、箕形及其他的几何形态或不规则形态。
各类滑坡的滑体,绝大多数都是松散体或已崩解的岩体,滑动体始终沿着一个活多个软弱结构面(带)滑动,岩土体中各种成因的结构面均有可能成为滑动面,如古地形面、岩层层面、不整合面、断层面、贯通的节理裂隙面等。
发生变形破坏的岩土体以整体、水平位移为主,大部分滑坡体在滑动过程中基本保持器整体性,但滑坡体内部也存在变形调整。公路滑坡的滑出方向绝大多数是与路线方向垂直或近于垂直,少数滑坡滑动方向与公路路线方向斜交。公路建设对滑动的扰动程度也直接影响失稳规模。
滑坡滑动过程可以再瞬间完成,也可能持续几年或更长时间。滑坡活动基本包括蠕动变形、缓慢滑动、剧烈滑动、重新趋稳四个阶段,各个阶段的长短随滑动面的空间位置和强度及变形发生有关,一般软弱岩层滑动缓慢,坚硬岩石滑动速度快。
公路滑坡大多数是在开挖中复活,超过90%的公路滑坡是由于公路开挖产生临空面或加载造成的。由于人类工程活动使边坡的稳定性降低或失稳,引发老的变形体复活、加剧、易形成新的变形体——滑坡复活。
在公路施工中,高的填土工程由于原地面处治、边坡设计和压实技术等问题,也可造成路基滑坡。同时,路基排水不畅、积水下渗,也易引发滑动活动。
3、公路滑坡的成因
滑坡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很多,由滑坡形成的时间、位置、规模情况分析,主要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地形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层、岩性、坡体结构和滑带地层,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如地质构造复杂、节理发育、岩性松软、风化严重、地下水位较高等因素。
(2)气候因素影响,如降水量大、冻融循环或温差大等对公路边坡造成的影响。
(3)设计不合理。如由于设计时对地质条件、环境因素考虑不足,未能采取合理的设计而不能满足抗滑要求或采用不当的滑坡防治措施等。
(4)施工不规范。由于施工组织不合理,监测不到位,防护意识不强,在开挖路堑或路基填方时,边坡过陡或因路基填压不实,使坡体沿某一滑动面产生滑坡。也可能排水措施不力,地面水大量渗入土体内部。边坡上部人为堆载或动载,破坏了坡体平衡状态,以致产生滑坡。
(5)公路运营阶段,维护保养措施不力。在公路运行阶段未对边坡进行后续的监测,导致不能及时发现边坡的发展趋势,造成滑坡。对种植的绿化植被不注重养护,对排水降水设施不进行日常的检查维护等。
4.公路滑坡的主要防治措施
4.1排水
公路滑坡防治的排水措施又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4.1.1地表排水
排地表水的目的是把滑坡区以上山坡来水截排不使其流入滑坡区,把滑坡区的降水及地下水出露部分通过人工沟槽尽快排出滑坡区。滑坡体以外的地表水,应予拦截引离;滑坡体上的地表水要注意防渗,并尽快汇集引出。
4.1.2地下排水
地下排水措施可以起到截断补给滑带的水源、降低地下水位,减小滑带上的孔隙水压力,提高其抗剪强度等作用。排除滑坡地下水的工程措施有渗沟、盲洞及平孔等。
1.2.1.渗沟
以往应用较多的主要是渗沟。渗沟按其作用不同,又可分为支撑渗沟、边坡渗沟及截水沟三种。
4.1.2.2盲洞
主要适用于截排或引排集中于滑面附近埋藏又较深的一层地下水。对于地面上的其他含水层,可在渗水隧洞顶上设置若干渗井或渗管将水引入洞内。对于渗水隧洞以下的承压含水层,可在洞的底部设渗水孔将水引入洞内。
4.1.2.3平孔
用平孔排除滑坡地下水,具有施工方便、工期较短、节省材料和劳动力的特点,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
4.2力学平衡法
在滑坡体的下部修筑支挡建筑物,以增加滑坡下部的抗滑力。在滑坡体的上部刷方减载以减小其滑动力等。典型的建筑物为设置抗滑桩法和减重法。
4.2.1设置抗滑桩法
抗滑桩在滑坡体上挖孔设桩,避免大开挖而破坏其整体稳定,桩身嵌固在滑动带以下的稳固地层内,以抗衡滑坡体的下滑力。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由于改变了普通抗滑桩不合理的悬臂受力状态,从而可大幅度地降低工程造价,节省钢材和水泥等材料,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滑坡设置一般抗滑桩后,仍要产生一定的变形,当滑坡体上或前缘处有重要建筑物时,不允许产生大的变形,这就限制了抗滑桩的使用范围。而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则属于主动式受力结构,通过锚索在桩头施加一预应力,根据需要主动限制滑坡的变形量。
4.2.2减重法
减重就是在滑坡后部挖除一定数量的滑体而使滑坡稳定下来。它适用于推动式滑坡或由错落转化的滑坡,并且滑床上陡下缓,滑坡后部及两侧的地层稳定,不致因刷方而引起滑坡向后及向两侧发展。在一般情况下,滑坡减重只能减小滑体的下滑力,不能改变其下滑的趋势,因此减重常与其他整治措施配合使用。
4.3改善滑动面(带)的土石性质
如焙烧、电渗排水、压浆及化学加固等以直接稳定滑坡。
此外,还可以针对某些影响滑坡滑动的因素进行整治。如为了防止流水对滑坡前缘的冲刷,可以设置护坡、护堤、石笼及拦水坝等防护和导流工程。
参考文献
[1]林颖,郭钟群.公路工程滑坡及其防治措施[J].《华东公路》,2011,6,(192).
[2]陈慧清.浅谈高速公路滑坡治理[J].《山西建筑》,2009,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