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基于对煤矿安全工作的认识,认为通过科技进步、装备升级、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监督检查等工作的整体推进,标本兼治,能取得明显的安全效果。海孜矿的实践证明,上述方法切实可行并值得借鉴推广。 

  煤矿安全历来是煤矿生产的头等大事,尤其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其安全生产更是重中之重。海孜矿由于受火成岩侵入影响,地质条件复杂、瓦斯赋存异常,矿井在采掘生产过程中,面临煤与瓦斯突出、上覆巨厚火成岩可能带来矿震冲击、顶、底板水等三大威胁。矿井在某些区域安全生产面临重大隐患,安全管理难度极大。面对这些自然灾害严重、安全管理难度大、安全基础较为薄弱的生产矿井,只有努力抓好安全管理工作,走出一条具有特效的安全管理之路,才能实现矿井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1、强基固本,保障安全 
 
  1.1以人为本,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大量统计资料显示,90%的事故是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事故人为因素中,安全意识占到90%以上,安全技术水平所占比例不到10%。安全意识不强,必将酿成安全事故。因此开展安全工作必须以人为本,培养职工安全意识,坚持安全第一、生命至上,把安全变成每一个职工的自觉行动,引导职工遵章守纪,珍惜生命、珍惜健康,实现安全生产。企业必须从保障生命、关爱生命、安全发展的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牢固树立安全是责任,安全是效益,安全是生命的意识,关心爱护每一位职工,把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为职工创造安全环境。 
 
  为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制定下发了《职工安全素质过关提升实施办法》、《“星级”职工考评管理办法》等人人可以参与竞争的文件,为所有职工提供一个开放性的竞争舞台,通过基层单位和安监处“差异选拔、优中考核、优中更优、阶梯发展”的模式,对职工在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创建、培训、个人行为等多方面进行考核,充分调动全体职工工作、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大家自觉学先进、学理论、学技能的热情,营造一股浓厚的比、学、赶、超的氛围。这不但有利于职工素质的提升,更有利于将安全意识植入所有职工大脑之中。 
 
  1.2科技创新,提升矿井防灾抗灾能力 
 
  作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同时又受到巨厚火成岩影响,海孜矿瓦斯赋存具有更加鲜明的独特性、差异性、无规律性,矿井采场也直接受到灾害的制约,生产接替、生产组织困难重重。面对矿井地质条件如此复杂,瓦斯、巨厚火成岩、大采深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客观现实,要保证生产安全,必须依靠科技,突出科技的保安作用,用科技打破安全“瓶颈”,向科技要安全,要产量,要效益。组织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科研攻关,依靠科技进行治灾防灾,为矿井实现安全生产插上“隐形的翅膀”。其中《西部井1031工作面不迁村采煤试验研究》在实际开采中获得成功,实现了不迁村“绿色”开采;《超千米深井高应力强突松软近距离煤层群安全快速揭煤技术研究》,借助于系统与图论理论,综合分析揭煤过程所有工序之间的衔接关系,优化揭煤工序,给出揭煤最佳施工方案,缩短揭煤时间,打出全国首个“双突”超千米井筒;《水力冲孔及注浆堵漏技术在瓦斯抽采中的应用》,提出采用水、风排渣,配合伞形接箍钻进技术,解决巨厚火成岩下高应力特松软煤层组钻孔塌孔、抱钻难题,取得打钻技术突破,为矿井86采区安全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持,此项技术的突破对淮北矿区新井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高应力松软强突煤层群穿层钻孔施工工艺研究》,改进钻孔施工工艺,平均每个钻孔施工速度由原来的12个小班减少至4个小班,大大提高了钻孔施工速度,缩短了打钻时间,加快了灾害治理速度。 
 
  1.3优化装备,夯实安全基础 
 
  硬件装备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必备条件,是矿井最坚固的安全屏障。受矿井地质条件制约,长期以来,矿井一直采用传统的炮采、炮掘工艺,整体装备水平较低,安全管理难度大。改革采掘工艺,提高矿井硬件装备水平,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因此应以科技进步为手段,以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采掘机械化,大力实施综掘掘进后运连续化、皮带化工程,积极推广使用单轨吊、无极绳绞车,减少小绞车使用量,简化斜巷运输系统,促进矿井单产、单进水平的提高,用装备破解矿井提升、运输、装备等制约矿井高效生产的难题。 
 
  随着矿井生产规模扩大、生产能力的提升,开采水平的延深,瓦斯、水、巨厚火成岩等多种灾害的威胁也日趋增大,加大灾变防治力度,提升装备水平更是刻不容缓。为此,上马了动力灾害防治体系、监测和解危设备、瓦斯防治实验室、升级了瓦斯监控系统、防突预警系统、地面微震监测系统、水害预测预报系统、地面注浆充填和井下矸石充填工程等,矿井防灾、抗灾能力进一步增强。 
 
  1.4严明工序,确保时空现场安全 
 
  海孜矿属高突、大水矿井,生产布置上必须充分考虑灾害治理,为灾害治理提供时空保障。瓦斯治理以解放层开采和底板穿层钻孔预抽为根本,努力实现掘抽采平衡,加大岩巷工程进度,为瓦斯钻孔施工创造空间和时间,使煤层开采做到充分卸压、有效抽放,突出煤层在低瓦斯状态下回采;水害治理以降压、疏排为方向,努力实现治水达标。提前施工放水钻场和钻孔,做到先治后掘、先放后采,有效保障安全生产。 
 
  生产组织上,合理时间安排,合理工序作业,严格作业程序,严格工序转换现场确认,切实做到上一工序为下一工序创造条件,做到生产有条不紊。以文明生产环境创建为抓手,突出质量标准化持续创建,做到工程质量达标、安全设施齐全可靠、环境整洁有序、职工行为规范,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动态达标,创造良好安全空间环境。 
 
  2、锻造队伍,掌控安全 
 
  2.1打造精锐干部队伍,提高领导、执行能力 
 
  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工作环境艰苦,动态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困难,面对困难和挑战,必须有敬业精业的干部队伍,有精心思考、细心谋划、静心落实的管理团队,有务实、严细、苦干的现场指挥。为打造雷厉风行、有力高效的干部队伍,制定下发了《加强和改进管技人员工作的意见》、《管技人员安全绩效管理考核办法》、《领导干部下井带班及值班管理实施细则》、《管技人员问责暂行规定》等多套管理制度。从政治素质、工作业绩、团结协作、作风形象、廉政建设等方面对干部队伍建设作出明确规定,并由政工部牵头,生产技术部、安监处、安全信息中心协同配合,每周对全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安全履职、履责情况实施考核打分、公示,月底累积。考核分数直接与干部的“面子”、“票子”与“帽子”挂钩。每月定期召开全矿干部大会,对考核前六名的管技人员进行表彰奖励,考核后五名的进行处罚。连续2个月后五名“末位席”的干部,由政工部门帮助进行整改。连续3个月“末位席”的干部,进入诫勉谈话程序,4个月仍无改进,则退出干部管理序列。严格管理,有效考核,促使干部进取意识、责任意识提高,增强干部的整体执行力。
 
  2.2强化班组达标建设,提升班组全员素质 
 
  班组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有效载体,是煤矿各项生产活动的落脚点。“上边千条线,线线都要班组来实现。”班组管理是煤矿管理的基础,煤矿管理的各项管理制度、作业标准最终还是要班组来落实,大量的记录、统计台帐等也要在班组完成。同时,班组是生产一线的最基层的单位,最清楚生产中的关键及潜力所在,煤矿管理中制度的完善程度也需要到班组中实践、检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也最易在班组中反映出来。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班组的安全管理作用,强化职工安全教育和培训,规范班组每一个成员的作业行为,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牢固树立上一道工序为下一道工序服务的意识,在安全管理上相互监督、相互提醒、自保互保,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真正实现班组达标;夯实班组安全生产的基础,保证矿井的持续、健康发展。 
 
  围绕班组建设,可创新思路,推行班组“三字诀”管理。通过规范班组设置,推行班组长资格认证制度,对班组长实施公开选拔和岗前培训,坚持定期举办班组长培训班,每季度选定10个工种,开展全员职工技术大比武活动,以比促学,提升班组全员素质。定期举办班组成果发布和班队长论坛活动,对全矿所有班组创新管理的成果和方法进行征集评选,将其中具有典型性和推广价值的管理方法,通过集体成果发布和班队长论坛的方式进行全面交流和推广,供各班组学习借鉴,促进班组管理。每月以班组安全管理成效为一票否决依据,对班队长和班组职工的工作成效进行检验,从中选拔出一定数量的优秀班队长和优秀职工进行表彰奖励,树立班组典型。通过提、促、树“三字诀”有效激活班组这一企业细胞,使矿井安全生产显现出张力,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活力。 
 
  3、加强监管,力促安全 
 
  3.1健全机构,双管齐下 
 
  安全监督作为煤矿安全管理的特殊部门,其作用必须得到充分发挥。在自主管理尚不能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的煤矿,“他主管理”——安全监督必须得到重视和加强,要时刻保持“两条腿走路,两条腿都很稳健”的态势。借鉴先进单位的经验,可在安全监察处之外,单独设立安全督查办公室,两家部门职能相似,但具体分工不同,一是雷厉风行的动态督查,声势浩大的严厉处罚;二是坚守岗位的细致监管,循循善诱的现场帮教。两家单位要密切配合,优势互补,双管齐下,起到安全管理“双保险”的作用。 
 
  3.2超前设计,预防为主 
 
  “把一切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是安全监督追求的终极目标。对于已发生的事故,除了按规定严厉处罚到位外,监督人员更应该反思为什么不能避免此次事故的发生,如何才能有效防范事故的再次发生,这就要求安全监督必须具有超前思想。“凡事预则立”,安全思想、安全措施要超前于生产单位,超前于生产现场,比基层单位考虑得更细致、更全面,比施工人员想得更周全、更严格,并在现场作出有针对性的安排和部署,一以贯之,持之以恒,保证煤矿生产稳定发展。 
 
  3.3整治“三违”,刚柔相济 
 
  “三违”是造成各类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三违不反,事故难免。”因此,不断提高反“三违”意识、强化反“三违”管理力度是实现矿井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 
 
  针对反“三违”工作,推行六步并行工作机制:第一步,细防,强化安全宣传教育,开展事故案例再现活动,加大职工技能培训力度,引导职工拒绝“三违”。
 
第二步,严查,安全监察处和督查办成立专业反“三违”队伍,每天24小时无空班、无对象、全覆盖地开展动态反“三违”活动,督查干部在岗情况,严查职工不按章作业、图懒省事、投机取巧等不良行为。
 
第三步,定指标,要求副总以上领导、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必须履行反“三违”兼职职能,并对管技干部下达抓“三违”指标,定期进行考核。
 
第四步,加压,坚持每天在早会上通报“三违”情况,对被查“三违”单位施加压力,形成上下一心、狠反“三违”的强大气势和氛围。
 
第五步,严惩,对“三违”人员除进“三违”学习班、缴纳“三违”罚款现金以外,每位“三违”人员必须接受应知应会的培训直至合格,同时在矿区电视上进行通报。让“三违”者为违章付出较大的代价和“成本”。
 
第六步,细帮,设立“三违”仲裁和心理调试制度,每周四集中对有异议“三违”进行公开鉴定,对确定的“三违”人员实施心理疏导,以防范假“三违”和重复“三违”。 “严管+真爱”,惩罚与人文关怀相结合,让“三违”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4、结束语 
 
  煤矿安全是一项多因素、多环节、动态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单一措施都难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加大安全投入,提高科技含量,更新装备水平,简化生产系统,减少岗位设置,加大人员管理,仍是今后安全管理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何学秋.安全工程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2]祁有红.生命第一:员工安全意识手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3]王明胜.坚持不懈地把安全生产体系建设抓出成效[N].淮北矿工报,2011.12 
  [4]欣言.干部是决定的因素[N].淮南矿业网,2012.4 
  [5]聂政.综合治理铺设矿井久安之路[J].煤矿安全,2012.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