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岩土工程 » 地基与基础工程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结构施工工艺 110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20-06-12 15:28:29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1.28 MB
  • 资料分类:岩土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结构施工工艺 110P
混凝土是多种材料组成的非匀质材料,它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良好的耐久性及抗拉强度低、抗变形能力差、易开裂等特性。近代混凝土的研究证明,在不同的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的破裂过程,实际上是和“微观裂缝”的发展相关联的。按裂缝的宽度不同,混凝土裂缝可分为“微观裂缝”和“宏观裂缝”两种。
微观裂缝:在尚未承受荷载的混凝土结构中存在着肉眼看不见的微观裂缝,其宽度为0.05mm以下。微观裂缝主要有三种,如(1)粘着裂缝,即沿着骨料周围出现的骨料与水泥石粘面上的裂缝。(2)水泥石裂缝,即分布在骨料间水泥浆中的裂缝。(3)骨料裂缝,即存在于骨料本身的裂缝。
上述三种微观裂缝中,粘着裂缝和水泥石裂缝较多,而骨料裂缝较少。微观裂缝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分布是不规则的,沿截面是不贯穿的。有微观裂缝的混凝土可以承受拉力,但结构物的某些受拉较大的薄弱环节,微观裂缝在拉力作用下,很容易串连贯穿全截面,最终导致较早的断裂。
宏观裂缝:宽度不小于0.05mm的裂缝是肉眼可见裂缝,亦称为宏观裂缝,宏观裂缝是微观裂缝扩展的结果。
在建筑工程中,微观裂缝对防水、防腐、承重等不会引起危害,具有微观裂缝结构则假定为无裂缝结构。设计中所谓不允许出现裂缝,是指宽度无大于0.05mm的初始裂缝。有裂缝的混凝土是绝对的,无裂缝的混凝土是相对的。
产生宏观裂缝一般有外荷载、次应力和变形变化三种起因,前两者引起裂缝的可能性较小,后者是导致混凝土产生宏观裂缝的主要原因,这种裂缝又可分为表面裂缝、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
表面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初期,水泥水化热大量产生,使混凝土的温度迅速上升。但由于混凝土表面散热条件较好,热量可向大气中散发,其温度上升较少;而混凝土内部由于散热条件较差,热量不易散发,其温度上升较多。混凝土内部温度高、表面温度低,则形成温度梯度,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产生裂缝。表面裂缝虽不属于结构性裂缝,但在混凝土收缩时,由于表面裂缝处的断面已削弱,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能促使裂缝进一步开展。我国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最大允许裂缝宽度就有明确的规定:室内正常环境下的一般构件为0.3mm;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下为0.2mm。
贯穿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初期,混凝土处于升温阶段及塑性状态,弹性模量很小,变形变化所引起的应力很小,温度应力一般可忽略不计。混凝土浇筑一定时问后,水泥水化热基本已释放,混凝土从最高温逐渐降温,降温的结果引起混凝土收缩,再加上混凝土多余水分蒸发等引起的体积收缩变形,受到地基和结构边界条件的约束,不能自由变形,导致产生拉应力,当该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整个截面就会产生贯穿裂缝。


软件截图
  •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结构施工工艺 110P
  •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结构施工工艺 110P
  •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结构施工工艺 11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