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境内地势平坦,由西向东倾斜,地面高程最高约5.9m,最低约1.6m,属平原缓坡地带,平均地面坡降为1/15000~1/20000。
全县境内土壤有潮土和盐土两个土类,5个土属,16个土种,20个变种。黄潮土占耕地的61.1%,分布在盐西地区、义泽河地区和盐东地区北部。土壤质地粘重,保水、保肥性能好,潜在肥力较高。盐碱性潮土占耕地的14.1%,分布在盐东地区南部和盐西地区新安镇南部。土壤含盐量0.1%~0.2%,粘粒含量低,结构性差,板结,通透性不良,保肥、保水性弱,肥力水平低。脱盐土占耕地的24.8%,分布在灌北地区。土壤质地多为粘性,含盐量低于0.1%,但未彻底摆脱盐分的潜在威胁,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好,养分含量为全县最高。
1.2.2 社会经济状况
2008年底全县总人口75.28万人,辖14个乡镇237个村民委员会。灌南县是农业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属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农作物以三麦、水稻、玉米为主。地区生产总值79.25亿元,粮食总产量59.49万吨,三麦播种面积65.12万亩,单产388公斤;水稻面积46万亩,单产590公斤;玉米面积6.24万亩,单产420公斤;棉花面积0.36万亩,单产83公斤。财政收入19.57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4804元。
灌南县农业历史上为单一的旱谷,农作物以小麦、玉米、山芋、大豆为主,实行两年三熟制。建县后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完善,灌排水条件得以改善。六十年代种植水稻成功,随着水稻面积的扩大,两年三熟制逐步向一年两熟制过渡。七十年代全面实行旱田改水田,春播改夏播,单作改套作、间作、混作,晚播改早播,除新沂河滩地和棉花地外,大多数实行一年两熟制。主要作物有小麦、水稻、棉花、玉米、大豆、山芋和油菜等。一年两熟制主要布局是:小麦—水稻、油菜—水稻、小麦—玉米、小麦—大豆等。随着农业产业结构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大田蔬菜、瓜果、浅水藕、淮山药、食用菌、林木等经济植物种植面积日益扩大。
1.2.3 灌区基本现状
全县共有涟中、灌北、淮涟、柴沂、柴塘、沂南6个重点中型灌区和涟西1个小型提水灌区,这些灌区大多为上游大型自流灌区的尾部,后因上游自流水断绝,由自流灌区逐渐改造而成的提水灌区,当时受人力、财力限制,灌区改造很不彻底,灌区遗留问题很多。除涟中灌区于2007~2008两年度进行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与更新改造,工程整体运行良好外,其余6个灌区骨干水利工程标准低、损坏严重,绝大多数急需更新改造,这些骨干工程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全县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长期超负荷运行,加之投入不足,维修养护和更新改造不及时,骨干工程老化严重,泵站设备老化,装置效率低下,灌溉水利用率降低等现象日益严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县各行各业对水利基础设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现状灌排能力不足、水资源利用率低与节水改造、水资源优化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灌区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骨干工程原设计标准低,工程老化失修严重。灌区骨干建筑物工程大部分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原设计标准偏低。结构尺寸小,经多年运行,又缺乏必要维护经费,工程老化,带病运行。涵闸工程:砼构件碳化严重,砼剥落、露筋、开裂,护坡坍塌,翼墙倾斜,启闭机老化,启闭失灵,有些涵闸护坡太短,交通桥等级低、岸乙墙断面小,构件强度不足,普遍存在安全隐患;泵站工程,电灌站机电设备陈旧,机泵效率低下,有些泵型已经淘汰,无设备更换,站房简陋、破旧,形象极差。落后的水利基础设施不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要,成为灌区经济发展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