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干渠改造工程-C4标施工组织设计141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3-03-07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193 KB
  • 资料分类:水利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晋江流域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流域面积5629km2,是我省大河流之一,晋江以双溪口为界,以上分东溪和西溪支流,以下为晋江干流全长30km。泉州市行政区域包括泉州市区,以及石狮、晋江、南安、安溪、永春、德化、惠安等七市区。
晋江下游防洪堤工程始建于五十年代,南北两岸堤长共28.24km。因岸线未经总体规划,堤线甚不规则。多年来由于天然及人为影响,使晋江下游河道防洪能力降低,严重影响泉州城乡人民的安全。自1991年起分两期对晋江下游堤防工程进行加固扩建,但主要是对原堤防进行加高加固。
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闽政〔1997〕文330号文件同意分期实施的意见,对晋江下游两岸进行整治,在岸线整治河段范围内,浮桥以下(北岸自潘山)防洪岸线及河道整治列为近期工程;浮桥以上防洪岸线及河道整治列为远期工程。近期工程即一期工程于1999年动工,2002年已基本完工,南岸接至荀江桥也于2006年动工兴建,也已接近完成,北岸接至潘山,未能形成封闭的防洪体系,为了尽快发挥已建工程的防洪效益,泉州市各级政府要求尽快建设北岸金潘段起点至金鸡水闸的防洪堤。
根据泉州市城乡规划局编制的《晋江下游两岸金鸡桥闸至荀江新桥控制性详细规划》,金塔堤段采用“堤路结合”堤顶路方案。
泉州市晋江下游防洪岸线整治及江滨路续建工程(金潘段)采用“堤路结合”的堤顶路方案,起点位于泉州市江滨北路,泉州坐标X=2759011. 53,Y=506511.303,之后路线基本沿堤线布设,采用路堤结合的形式,将拟建金潘防洪堤放置在道路的外侧,向内加宽至41m,向西经过招丰、招贤、招集、丰州村,终点在307省道,泉州坐标X=2760575.541,Y=502591.498。路线在丰泽区境内长3.33km,在南安境内长1.329 km,路线途中有规划的延陵大桥,站前大桥(道)以及宽50m规划路1条,宽40m规划路1条,宽30m规划路2条、宽24m规划路1条与之相交。
1.2 设计主要技术标准
3.1防洪堤技术标准
堤防级别为Ⅰ级堤防工程。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1100m3/s,由金潘段起点—金鸡水闸的设计水位为11.27m—12.10m;抗震设防标准按Ⅶ度地震烈度,遭遇5年一遇洪水重现期设防。
金潘段防洪堤线与江滨路结合的起点为江滨路桩号K1+018.00处,终点桩号为K4+300.00,结合段长度3282 m;从江滨路桩号K4+300以后,防洪堤线与金鸡水闸连接线结合,结合段堤线长578.422 m。
3.2江滨路技术标准
路线全长:4.659公里
道路等级:城市Ⅰ级主干道
设计行车速度:60公里/小时
车道宽度:3.75米
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1000米
最大纵坡:2.10%
凸形竖曲线:6000米
凹形竖曲线:4000米
道路宽度:除观光休闲区路段,交叉口路段、公交车港路段外,其余路段宽度为41米
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30年
路面横坡:车行道2.0% 人行道2.0%
道路设计洪水频率:1/100
桥面净度:
招贤水闸桥 54.65米
招贤旱闸桥 45.8米
糖房旱闸桥 36米
新亭水闸桥 36米
楼下旱闸桥 36米
顶堡旱闸桥 36米
桥梁及道路构筑物设计荷载:城—A级
地震烈度:基本烈度Ⅶ度
路面设计交通量:标准轴载(100KN)1000次/日
道路可能通行能力:2752辆/小时(单向)小客车
5504辆/小时(双向)
设计暴雨重现期为1年
径流系数取0.9
暗管折减系数:m=2.0
雨水管道按满流计,粗糙系数取n=0.013
地面集水时间一般按5min计
排水管道中最小流速v=0.75m/s
设计雨水管道起始覆土取1.0米
3.3路基、路面
3.3.1路基横断面设计
桩号K0+000—K7+749段路基按照双向四车道四幅路,路基宽度33米进行设计。其路基横断面构成为3.0m人行道+4.5m非机动车道+8.5m机动车行车道+1.0m中央分隔带+8.5m机动车行车带+4.5m非机动车道+5.0m人行道=33m。
桩号K0+749—K7+165段路基按照双向四车道四幅路,路基宽度41米进行设计。其路基横断面构成为3.0m人行道+4.5m非机动车道+2.0m边分带+8.5m机动车行车道+3.0m中央分隔带+8.5m机动车行车带+2.0边分带+4.5m非机动车道+5.0m人行道=41m。
路基大部分为园地、菜地,需将表层土清除,清除表土厚度平均0.3m。基础部分段为粉质粘土,路基填筑前先压实处理,路基大部分为高填方,经计算预留沉降量为0.3m。
3.3.2特殊路基处理
水沟、池塘路段:路基经过水沟、池塘地段,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采用围堰挡土、抽水、清淤,抛石回填等处理措施,水沟路段抛石回填至原地面高程,水塘路段抛石回填至常水位以上0.5并在常水位上0.5m,抛石体回填至设计标高后用压路机压实,并铺筑碎石垫层后再填筑路堤。
淤泥地段:先进行排水,待疏干和晾晒后,将淤泥清除,进行换基处理。
3.2.3路基边坡设计
路基填方边坡:浆砌条石采用1:2.5坡率;挡墙段采用1:0.25的坡率,草皮护坡采用1:4的坡率,浆砌片石方格型骨架防护采用1:1.5的坡率,潘山段开挖边坡第一段采用1:0.33,高8 m处设一马道,宽2 m 。第二边坡采用1:1的坡率。
3.2.4路基防护设计
路基左侧填方路段:K0+000~K0+480采用浆砌条石护坡;K0+480~K1+020段位于潘山地质灾害区,在土石分界面分布有软弱夹层,存在潜在的滑坡问题,采用浆砌石重力式挡墙防护,基础须坐落在基岩上;K1+020~K2+380采用浆砌条石护坡;K2+380~K4+300采用草皮护坡;K4+490~K4+469.722采用浆砌片石方格型骨架防护;临江侧路段坡脚采用浆砌石护脚。
路基右侧路段:桩号K0+340~0+500段通达过居民区,采用挡墙防护和潘山段开挖边坡采用浆砌护坡,其余路段采用浆砌片石方格型骨架防护。坡脚根据防洪堤反滤要求设置排水棱体、排水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