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型水库因为其规模小,对其安全性往往不容易引起足够的重视,危险一旦发生也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及时检查,及时发现,尽早的对其治理,排除险情,防患于未燃。
关键词:裂缝;渗流;管涌;滑坡
1 裂缝处理
经过探查一旦发现土石坝产生裂缝,一定要对大坝面进行仔细观查,在合理的位置开挖探槽,进一步明确产裂缝的原因,并了解裂缝的形状、宽度、长度、深度、走向以及发展等,然后做进一步分析。
(1) 对于纵向沉降的裂缝,一般来说多采用无粘性的细粒土回填到裂缝处,这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但要注意在大坝的沉降未达到平稳状态之前,切记不要掩护大坝平面,以便继续观测有无裂缝的再次出现。对于横向裂缝,应沿着裂缝开槽,并且用不透水的土料来回填。
(2)一般裂缝加固处理采用开挖回填、裂缝灌浆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方法。为了便于开挖和施工安全,开挖时采用梯形断面。开挖之前在裂缝内灌入白灰水,以利于掌握开挖边界。混凝土面或岩石面上填土时,应洒水湿润,边涂刷浓泥浆、边铺土、边夯实,严禁泥浆干涸后铺土和压实。
(3)对坝内裂缝,由于开挖回填的工程量大,可采用粘土灌浆。浆液的稠度一般为 1:1-1:2.5(水:固体),应遵循由稀到稠的顺序,适当控制压力。雨季或库水位较高时,一般不宜进行灌浆; 对于还没有作出判断的纵向裂缝,不应采用灌浆方法加固。
2 渗流破坏处理
2.1 基本方法
渗流控制的基本方法有三种:一是用反滤层,防止管涌和流土,使水流能自由流出,而又不会带走细粒料;二是防渗,可用薄防渗墙;三是排水,可用管式排水、减压井等。
2.2 控制准则渗流控制的准则
不论坝体或坝基都必须采取上堵下排、上游防渗和下游防渗相结合的措施,仅凭防渗措施以求完全截断渗流往往是不经济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采用适当的排水措施,如贴坡排水、棱体排水坝趾、排水减压井等,以排除从上游渗过来的水,降低下游坝基的水头。
2.3 渗流控制加固措施
对于单层均匀透水地基,当其深度不深时,可采用明挖回填粘土截水槽防渗;当透水地基较深时,而漏水不严重时,可采用上游水平粘土铺盖防渗;如漏水严重时,可采用混凝土防渗墙或帷幕灌浆。
当透水地基很深,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困难时,可采用灌浆帷幕;做好各接触部位的防渗措施,如土石坝的防渗体与基岩、混凝土结构物及粗粒料等接触部位的防渗措施。对于基岩,应将基岩表面风化层清除干净,将裂隙节理断层等缝面清理干净,用砂浆或混凝土封堵,防止通过裂缝的渗水冲刷防渗体土料。对坝下埋管,除应处理好接触渗流外,埋管的地基应坚实,涵管本身应保证其质量;与坝体渗漏相比,通过坝基自然土的渗漏较为普遍。坝基的自然地表层是砂层,当渗漏的水向上渗流到足以带走砂粒时,通常地面上发生的泉水四周是沉积下来成环状的砂,此种砂沸可引起管涌的完全破坏。用砂袋或其他材料筑成的围坝把砂沸围住,可暂时控制单独的大砂沸。在大面积上间距接近的许多小砂沸,可用减压井或反滤层永久控制砂沸。反滤层厚度0.9-1.5米,底部为砂变化到顶部为粗砾的透水垫层组成。
3 滑坡处理
3.1 排水
针对由于地表面渗透的水或自然沟水流积而引起的滑坡,宜采取首先要采到在地面铺砌防渗面,对地表水进行及时排除;对由于土质不良而引起的滑动带移动,要采用疏导干燥的办法以减少水对土坝的直接影响;对由于地下水浸渍引起的滑坡,在事先弄清地下水的来源、方式、方向、位置和数量的基础上,主要采用建设截水盲沟等一些工程加以排除。
3.2 抗滑挡墙
如今在治理滑坡的方法中,使用较多的抗滑建筑物就是挡墙,由于挡墙本身的重量可以支挡滑体的剩余下滑力,所以用于处理滑坡有很直接的效果。
3.3 抗滑桩
抗滑桩具有破坏山体少,在施工方面也相对安全、方便、工期短、省工省料,是国内外广为采用的一种方法。穿过滑体深入于滑床的抗滑柱对于滑体的滑动可以起到有效地支挡作用。作为阻滑支撑工程,目前也采用的较多。
3.4 灌浆法
坝体灌浆的功用是充填裂缝或洞穴、恢复坝体的完整性及发挥防渗作用,改善坝体内的应力条件增加其稳定性,消除坝内管涌和拉应力。在滑体内注入能快速凝固的液体,其作用在于从裂隙中置换水分,固结并形成块体间的稳定骨架,保持滑体与滑床的整体性。其方法有水泥灌浆法、化学灌浆法等。
4 溢洪道的检查及养护
4.1 溢洪道的检查
泄洪前的检查。主要看泄洪通道上是否有影响泄水的障碍物,两岸山坡是否稳定,溢洪道各部位是否完好无损,如溢洪道底板、边墙、溢流堰、消力池等结构,有无裂缝、损坏和渗水等现象;泄洪过程中的检查。主要是观察建筑物的工作状态和防护工作,严禁在泄水口附近捞鱼或涉水,以免发生事故;泄洪后的检查。主要是检查消力池,如护坦、海漫、消力墩、防冲齿墙等有无损坏或淘空,溢流面、边墙等部位是否发生气蚀损坏,上、下游截水墙或铺盖等防渗设施是否完好,伸缩缝内、侧墙前后有无渗水现象等。
4.2 溢洪道的养护工作
溢洪道的日常养护也是水库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溢洪道的日常养护工作主要内容有:定期复核溢洪道的过洪能力;检查溢洪道有无阻水现象。溢洪道保持畅通,不得有任何阻水现象影响过流能力;检查溢洪道各部位是否完好无损。如发现局部损坏应及时进行修理;检查泄洪效果,随时保持溢洪道的正常泄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