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城市的安全发展中,城市防洪排涝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这项工作,为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与创造优良条件。因此,有关部门需要做好汛前的准备工作,完善规划预案的编制,整改内涝隐患,对重点区域进行值守,制定科学的应急处置方案。文章对城市防洪排涝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建设;防洪排涝;内涝隐患;应急处置方案;洪灾涝害
在洪灾涝害比较严重的沿海地区、东部平原与丘陵地区,分布着我国约有50%的人口与70%的大城市,甚至占据着国内约75%的工农业产值。在城市化进程日益深化的背景下,人们开始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使得防洪排涝工作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必须落实城市防洪排涝工作,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1 做好汛前的准备工作
汛前准备工作是每年的常规性工作,主要表现在管理体制的到位、人员物资配备的到位。
1.1 在管理体制方面
需要坚持以区为主、条块结合与属地管理的原则。城市防洪排涝工作需要以防汛抗旱指挥部为主要依托,由各区的区长与管委会主任对所在辖区的防洪工作进行总负责,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则要对自身单位与部门的防洪工作进行总负责。在汛前的准备实际工作中,需要严格遵守防汛纪律,保持当日的联系畅通,执行24小时的防汛值班制度。需要对市内的防洪准备情况与值班情况等进行督查,及时整改其中的问题,促使汛前准备工作的切实执行。
1.2 在人员物资配备方面
需要及时补充物资,确保人员迅速到位,这是汛前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市内防汛抗旱指挥部有关成员单位根据合理搭配、就近储备与保证急需等原则对物资储备布点进行优化,补充防汛物资,确保在汛期中发挥出实际效用。另外,要做好抢险应急设备的准备工作,构建防汛物资应急采购与调拨机制,将应急设备与物资提前采购入库,保证城市汛期防汛工作的良好运行。
2 完善规划预案的编制
在城市防洪排涝工作中,需提防各种突发状况的发生,所以必须完善规划预案的编制,做好科学应对工作,减少洪水涝害带来的损失,主要包括如下内容:第一,编制城市防洪排涝应急预案;第二,各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主要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制,编制后上报防汛抗旱指挥部进行备案;第三,城市各污水工厂单位要负责编制污水处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同样需要上报防汛抗旱指挥部进行备案。需注意的是,在编制预案时,要根据每年水情、工情与城市建设范围等实际变化情况而进行合理的编制修改。防汛抗旱指挥部要对各成员单位的规划预案编制情况进行了解,并且予以监督,及时督促其完善规划预案的编制,为城市的防洪排涝工作提供保障。
3 做好内涝隐患的整改
要针对市内的内涝点而做出合理的城市内涝综合治理方案,从而保证防汛工作质量,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发挥出良好的组织、指导、协调与监督的作用。在城市防洪工作中,积水内涝问题是重点,可以对市区道路下穿桥的排水道进行改造,在汛期展开防汛大检查,对城市的内涝隐患点整改情况进行实时的跟踪检查。与此同时,可以结合本年度对雨污分流工作的实际情况,增设一些重要防汛设施,比如排水管道、收水井与疏通排水沟渠等,从而一步步对城市内涝隐患进行有效消除,提升城市排涝能力,为城市的安全度汛打下坚实基础。
4 优化重点区域的值守
在汛期,要重视城市下穿桥或者地下通道、重点区域内涝点的排水防控工作与应急处置工作。可以根据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的标准要求,并且借鉴一些大城市的经验与有效做法,针对市区下穿桥采用定人值守制度,为城市汛期的重要地段与重要区域的值守到位提供制度保障。要督促防汛应急队伍建设进程,确保在城市防洪排涝实际工作中,能切实地发挥出责任与任务明确、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急队伍的力量。
同时,要对上一年度防汛工作中组织、指导、协调与监督各环节的不足及经验进行总结,对防守重点及相关抢险措施进行细化,重点针对城市下穿立交桥进行专门的应急方案编制。在上一年的工作基础上,可以对一定数量的下穿桥水位进行标记划线,对积水深度进行目测,从而做好道路封闭准备。若暴雨积水到达25cm刻度,就开启道路封闭工作,为市政道路的防洪安全提供保障。
针对汛期重点地段与区域的值守工作,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开展:第一,各责任单位的负责人靠前指挥,将任务细化到区,对各个桥区、路段、泵站、低洼路段、易积滞水点等地方的负责人工作进行落实,保证雨中道路与防汛设施都有一人值守;第二,汛期要密切关注水雨情信息,强降雨预警与防汛准备工作要到位,做好雨中巡查工作,积极主动地开展抢险工作,及时地报告工作情况。若有强降雨预报,或者发布戒备预警的时候,确保巡查人员马上抵达相应负责地段,对一些重点位置的积水情况进行实时掌握,比如立交桥和低洼路段,从而及时处理积水,并且向各自的责任单位进行报告,防汛抗旱指挥部可以根据报告的情况而进一步开展合理的部署、协调、指挥与监督工作;第三,要求各责任单位在进行任务安排时,需要注意每座桥梁的值守人员至少需要四人,尤其是下凹式立交桥地段,并且派遣一名专员进行负责。
5 完善应急处置的方案
在汛期,要做到快速反应与及时抢险,人员与设备需要随时到位,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暴雨天气对城市人们的生产与生活造成的影响。防汛抗旱指挥部要对汛期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以制定合理的应急处置措施。比如某市在一年中5月至9月的汛期,市内降雨天气总共44天,其中8次为强降雨天气,市内25个重点雨量站点平均降雨为605.2mm,比常年平均降雨590mm高一些,而市区日最大降雨量是122.5mm,一个小时内的最大降雨量是93.5mm,都比往年高一些。 因此,在8次强降雨天气到来时,防汛抗旱指挥部应该立刻根据应急预案开展一系列的组织、指导、协调与监督工作,让城市各责任部门与责任单位做好应对措施,比如督促城市排水管办派遣十支防汛应急队伍进入准备应急状态,在强降雨到来之前,派遣人员在市内下穿桥地段进行值守。而在降雨期间,加大巡查力度,及时处理积水,所有的应急人员、应急设备与应急物资都处于待命状态。
根据统计,该市在这期间应急抢险队达到6000人/次,应急设备达到2000车/次,对不同程度地段积水进行处理,达到260处/次,排出积水达到1456万m3,从而有效地保障了该市的安全度汛。
6 做好部门的联动工作
城市防洪排涝工作在城市建设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之间进行联动与协调,进行到位的相互配合。同时,城市各媒体也应该与有关部门进行联动,共同参与到城市防洪排涝工作中去,合力开展相关工作,从而发挥出理想的工作效力。在各部门与媒体的联动过程中,包括如下内容:第一,市政排水部门要及时地对道路积水进行排泄清除;第二,市内城管部门要及时地对水井垃圾和其他杂物进行清除干净,避免排水不通畅;第三,市内电信部门要保证汛期的通讯畅通,为城市防洪排涝的联动配合工作提供良好的通讯条件;第四,市内的公安交警部门应在一些积水路段进行交通秩序的维护;第五,市内城管园林部门需要对路面排水的杂物进行清理;第六,新闻媒体单位要积极地为城市防洪排涝工作的开展做好舆论引导与宣传工作;第七,市重点局要对市内在建工程、未移交的建筑工程现场及其周边做好及时的排水工作,其他单位也应该将各自职责内的工作做好,确保在多部门联动机制下顺利展开城市防洪排涝工作。
城市各区、各个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各尽其职地做好相关工作,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雨水给城市人们带来的影响。
7 落实防洪排涝的责任
在城市的防洪排涝工作过程中,需要坚持问题导向,抓好重点内容,对隐患整治与市内防汛薄弱环节进行加强,重点派遣人员进行值班把手,重点部署好预防与应急工作,并且明确各自责任,加强有关措施。要全面从严地落实城市防汛排涝的责任制度,根据汛期战时状态与实际工作要求,对城市防汛排涝纪律的刚性约束进行加强,在铁的纪律下,确保城市防汛排涝工作的各项措施得到切实的执行。全省各级党委与各级政府需要加强对市区组织领导的督促力度,一级抓一级,并且层层抓落实。市区各部门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并且在各司其职的同时,通力协作,合力做好城市防洪排涝工作。要严格做好人事变更与领导换届而带来的责任与人员的空档,坚持换届不换防、不换责的原则,避免责任落空与领导不力等原因而带来严重后果。因此,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追究个人的责任,严肃处理其中的问题,不能姑息。
8 优化雨后总结工作
在汛期之后,需要做好总结工作,对整个汛期的防洪排涝工作进行认真的梳理与到位的分析,这也是对汛期所有人员工作的全面性与整体性评价。因此,防汛抗旱指挥部要组织有关成员单位对辖区内的各涝积水点进行详实细致的梳理,并且全面分析原因,制定应对计划,倒排时间,加快整改的步伐,认真做好下一年防汛工作。总结重点可分为三个方面,包括防洪工程建设、防汛日常管理、应急处置工作。
在城市防洪排涝工作中,存在如下一些问题,需制定及时的整改措施:首先,城市防洪排涝的基础工作力度不够。部分区缺乏对防洪排涝工作的足够重视,相关防汛组织机构不够健全,应急处置预案的编制缺乏规范化。也有部分区即使编制了应急处置预案,却没有报告上级进行审查,所以出现可操作性弱的问题;其次,内涝隐患的整改工作不到位。部分区的出水口改造和一些沟渠的杂物清除工作做得都不够好,即使安排了人力与物力展开工作,但是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也没有长远的防汛观念,对辖区的内涝隐患整改工作造成了直接影响;最后,防汛应急处置能力不高。资金投入不足、应急设备、物力与人力不足,使得城市防洪排涝工作受到一定阻碍,工作积极性有所下降,效率尚待提高。
9 结语
在每年度的城市防洪排涝工作中,都可以在总结经验与分析不足的基础上,不断对防汛工作进行完善,细化市区的各个防守重点与相关抢险措施,制定防汛重点地段的应急预案,保证城市各重点地段没有积水内涝问题,保证城市人们的生活不受到影响,为城市的社会和谐稳定与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红,吴江滨,李恺,周玲霞.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后评价理论研究[J].人民长江,2015,(S1).
[2] 尚全民,胡亚林,赵璞.我国城市防洪排涝工作形势分析[J].中国防汛抗旱,2015,(3).
[3] 杜亦婷,王涵.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展望,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