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是个洪水灾害严重的国家,全国大约2/3的国土面积存在着不同类型和不同危害程度的洪水灾害。然而,防洪减灾是人类社会大规模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活动,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既要遵循自然界的演变规律,又要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水利水电工程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至今仍是江、河、 湖、海沿岸和平原地区防御洪(潮)水的主要工程措施。本文简析了防洪减灾效益的概况,并指出了水利水电防洪减灾效益的计算方法,以期为业界的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防洪减灾;效益分析;方法
正确计算水利水电工程的防洪减灾效益,是全面评价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利害得失,为决策部门提供决策依据的基本条件,也是提高社会公众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认同,促进防洪事业发展的必要手段。然而,洪水是当今世界上发生最频繁、对人类危害最大的 自然灾害之一,由于它的致灾因素众多,时空变异性大,孕灾环境和承灾体又具有高维性和混杂性的特点,因此,准确地计算水利水电防洪减灾效益非常困难。水利水电工程量大、面广、所需投资多、关系到防洪、治涝、 灌溉、供水和水力发电等各项基础产业,其中每一项基础产业的建设任务都很重要。防洪减灾经济效益是洪涝灾情统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全面、合理地计算水利水电防洪减灾效益,才能提高防洪减灾体系整体水平,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涝灾害损失的目的。
一、 防洪减灾效益概况
水利水电工程的防洪减灾效益是指发生同等洪水情况下,防洪地区在没有该防洪工程时,所造成的洪灾损失,减去修建该防洪工程后仍可能产生的洪灾损失之差值。一般年份,防洪减灾经济效益较小或几乎没有,但遇到大洪水、特大洪水 时,防洪减灾效益巨大。新中国成立以来,积极进行江河治理和防洪建设,取得 了巨大的成就,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对防洪减灾不断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防洪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在新形势下,防洪依然是长期而持久的重要任务。水利工程失事后带来的损失主要有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工业、商业及旅游业等,另外还影响通信、电力及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安全及正常运行,一旦失事将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工矿企业正常的生产生活,影响的范围是广大的,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所以也引起了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如何科学合理准确地计算水利工程防洪减灾效益,并应用到防洪减灾管理中,值得有关部门深思。
二、 水利水电工程防洪减灾效益的计算
(一)洪灾淹没面积的计算
洪灾是因上游洪水流经下游平原区时,洪水超过河道下泄能力而引发的水灾。在确定工程现状防洪标准及引起洪灾的上游来水标准后,可按以下步骤计算:(1)决口位置的确定。根据河道不同频率洪水,自上而下,按河道地理位置、 地形及防洪能力确定是否决口及决口的先后秩序。(2)决口起止流量的计算。包括决口时的起始流量及消退时的流量。河道来水流量如超过行洪能力,则超标准洪水流量减去河道下游安全下泄流量即为决口起始流量,止点流量即为河道的平槽泄量。(3)超标准洪水总量的计算。超出部分的量即为造成洪灾的水量。此水量可从洪水过程线上采取近似的方法切割出来,起点为行洪能力,止点为河道的平槽泄量。(4)计算洪灾淹没面积及淹没深度。利用计算的超标准洪水总量,根据工程地形图和决口处的地形及高程,合理确定洪灾淹没面积及淹没深度。
(二)洪灾综合财产损失率的计算
洪灾财产损失率是描述洪灾直接经济损失的一个相对指标,通常是指洪灾区各类财产损失的价值,与灾前或正常年份原有各类财产价值之比,简称洪灾损失率。影响洪灾损失率的因素很多,如地形、地貌、地区的经济类型,淹没深度(水深、历时等),财产类别,成灾季节,抢救措施,工程抗御能力等。一般可按不同地区、财产类别,分别建立洪灾损失率与淹没程度(水深与历时)的关系曲线或关系表(目前以建立淹没水深与洪灾损失的关系居多)。为分析不同类型区各淹没
等级,各类财产的洪灾损失率 ,应在洪灾区 (亦可在相似地区近年受过洪灾的地方),选择一定数量、一定规模的典型单元作调查。并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再结合成灾季节、范围、洪水预见期、抢救时间、抢救措施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
不同类型区,各淹没等级,洪灾综合财产损失率,需根据典型调查分析确定的各类财产洪灾损失率与各类财产所占比重,加以综合求得。
(三)防洪减灾效益计算与分析
水利建设项目的防洪效益应按该项目可减免的洪灾损失计算,以多年平均效益和特大洪水年效益表示。洪灾损失主要可分为以下五类:一是人员伤亡损失;二是城乡房屋、设施和物资损坏造成的损失;三是工矿停产,商业停业,交通、 电力、通信中断等造成的损失;四是农、林、牧、副、渔各业减产造成的损失;五是防汛、抢险、救灾等费用支出。各类防护对象受洪灾后的损失,应根据洪水淹没深度、淹没历时,结合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分析计算。
(1)多年平均防洪效益的计算
应按该项目可减免的洪灾损失和可增加的土地开发利用价值计算,以多年平均效益和特大洪水年效益表示。采用系列法计算多年平均防洪效益时,所用的系列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如缺少大洪水年应进行适当处理。
(2)多年平均除涝效益计算
应按该项目可减免的涝灾损失计算,以多年平均效益和特大涝水年效益表示。采用频率法计算多年平均治涝效益时,可根据涝区特点和资料情况,选用涝灾频率法或内涝积水量法或雨量涝灾相关法。
(3)利用频率法计算多年平均效益
根据多个水利工程效益计算结果对比,认为水利工程多年平均防洪效益计采用系列法需要较多的资料,所用的准确性和系统性均要求较高,如达不到要求,对计算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影响较大,利用不当,工作量大且不准确。采用多年平均除涝效益计算的频率法,则可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且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
(4)应用效果分析
利用频率法计算多年平均效益计算,结合工程实际及历史资料调查,可以看出计算结果相关不大,且更能与实际情况相符。经在多个治淮工程,如山东省南四湖湖西大堤加固工程、湖内工程、泗河中游治理工程及平原洼地治理工程等工程的应用,均得到良好效果,并获得专家的一致认可。
总之,防洪减灾效益是评价水利水电工程效果的主要指标,但由于洪水发生 的随机性和防洪系统的复杂性,使得防洪减灾效益计算不可避免的带有不确性。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人口不断增长,都市化程度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我国的防洪防汛任务日益加重。水利水电防洪减灾经济效益作为洪灾统计新增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使其全面、合理地反映在防汛工作中科学、合理的采取各类工程和非工程措施,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起到重要保障作用,是当前洪灾统计工作者们所面临的新任务。
参考文献
[1] 王金福.温州乐成平原排涝工程防洪减灾效益分析[J].西南给排水,2011,(02):4-7.
[2] 石春先,吴致尧.黄河下游防洪减灾效益分析[J].人民黄河,1996,(11):1-7+61.
[3] 施士杨,万坤扬,张伟.珊溪水利枢纽工程防洪减灾效益实证研究[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8,(02):52-56.
[4] 王金福.温州乐成平原排涝工程防洪减灾效益分析[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0,(07):33-38.
[5] 赵璐.治淮19项骨干工程防洪减灾效益评价[J].价值工程,2012,(3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