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述及“供给侧”改革的不断前行,大量的水利水电项目相继上马,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强劲动力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不稳定因素,特别是目前一些水力水电工程在建设中对自身利益关注的比较多,对环境的影响关注比较少,使其在建设中给环境带来了严重损害。因此,通过研究项目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评价水利水电工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并根据研究结果探讨解决和防控的措施,帮助化解存在的社会风险。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社会风险;防控
1研究方法
1.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和运营当中涉及的社会风险及防控措施的文献进行研究,了解和初步掌握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社会风险的相关理论和学术前沿。1.2专家调查法。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向相关专家征求了有关涉及水利水电工程社会风险防控的研究成果,并请教研究方法。
2水利水电工程社会风险评估的定义
2.1水利水电工程的定义。水利水电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协作部门多,受自然资源、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条件的影响很大,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应贯彻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水利行业及相关行业的法规,并应符合有关技术标准。2.2社会风险的定义。社会风险是一种导致社会冲突,危及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的可能性,更直接地说,社会风险意味着爆发社会危机的可能性。一旦这种可能性变成了现实性,社会风险就转变成了社会危机,对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都会造成灾难性的影响。2.3评估的定义。按照字面意思,通常被解释为评价估量,通常指人对事物及人的评价、品评,主要表达的是一种主观看法;在专业名词中,评估通常是指一种专业分析。
3水利水电工程社会风险的内容
3.1政府规划审批。一是政府宏观规划,暨关于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的集合利用、国家战略等。二是区域发展规划,暨与水利水电工程有关的主体功能区域建设、城市定位、生态修复、能源基地等。三是政府审批,暨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报告及相关规划同意书、环境影响评价等。四是信息公开,暨水利水电项目设计国计民生的,是否做到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充分考虑建设区域周边公众的知情权等。3.2征地移民安置。一是规划设计阶段。主要表现在待安置群众消极对待甚至抵制工程建设,不配合移民调查。二是搬迁安置阶段。主要表现在待安置群众对征收补偿标准不满意,拒绝搬迁;对事物标准有异议;无法得到妥善安置;房屋质量不达标、生产用地等划拨不到位造成待安置群众贫困风险。三是搬迁后阶段。主要表现在不适应新的生产生活环境,尤其是那些跨地区、跨省安置的;各种安置政策规定冲突,特别是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的不一致甚至矛盾;自身发展潜力不足,就业渠道狭窄等。3.3生态环境。一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时,造成建设区域水流速度和水位的变化,严重的会导致河流淤泥淤积,水质出现变化。二是在水利水电项目修建时水流流通不便,河流中营养物质堆积。水陆之间的气候差异也会使水库周边的气候发生变化。三是水利水电工程修建完工后会阻断河流的河道,使被截断的两段形成两种完全不同的水生生态系统,严重的会导致洄游鱼类灭绝。四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间会造成周边环境的变化,如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水质污染等,还会使一些特别区域的野生生物的生存环境被破坏、一些名胜古迹被影响。水库在修建完成后会造成土地淹没等不可逆的影响。3.4社会舆论。一是乡土习俗。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对原有乡土文化、宗族活动、风俗习惯等的打破。二是社会治安。施工期外来人员大量涌入,如果管理不当,可能导致与当地原住民的冲突;施工期可能对原住民的就业、收入、生活水平产生影响。三是媒体舆论。线上媒体特别是移动自媒体等新兴媒介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实施进行宣传和报道的方式方法是否恰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是否客观公正等。
4水利水电工程的社会风险评估
4.1评估的主要方面。水利水电工程社会风险评估主要包括公正性问题、知晓性问题和贫困问题等。公正性问题:一是项目在建设完成实施后既要给区域群众带来利益,又要不损害其利益;二是项目在实施后不能加剧不平等现象,这就需要相关分析人员根据区域的发展水平提出适合的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建议。知晓性问题主要是因为利益群体进行项目参与可以获得区域居民的支持,加强群众对项目的认同感,要将项目进展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向利益相关群众进行公示。贫困问题主要是水利水电项目的开发到底能够惠及群众还是在建设的征拆等过程中侵害到部分群众的利益。4.2评估的指标。水利水电工程的社会风险评估指标主要是指研究其影响面和时间,对容易导致社会风险的因素进行预判,同时发现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减少社会风险的发生。评估指标主要涉及社会公正,通过公正原则解决社会中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优化资源配置。
5社会风险的防范和化解
多数情况下,水利水电工程的实施就会产生风险,如征地、拆迁等,若不采取有效措施,风险就会爆发。对相关社会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有利于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施工建设,协调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保证国民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最终惠及人民群众。5.1国家层面。从宏观层面上,加大有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制定,出台相关补偿标准,加强生产安置方式多元化,探索异地安置、小城镇安置、社保安置、货币安置等相结合的安置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5.2地方政府。及时公开对相关征拆房屋认定的原则和资料,做到透明、公正,并强化群众参与;加强水利水电项目决策过程、征收搬迁、生产恢复过程的参与,可采取公示、听证、座谈等多种形式;加强政策宣传,进行正确引导;加强对上访户和上访事件的关注,建立健全项目社会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受影响群众在生产恢复的资助;加强对施工区域环境保护,严查周边企业违规污染排放;加强对施工期间人口的管理,防止外来人员与当地居民产生冲突;重点对弱势群体进行帮扶。5.3建设主体。对生产安置规划设计进行详细论证,提高土地使用率;施工过程保证安全防护措施及足够的警示标志;设置严格的施工活动范围,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教育,同时加大安全生产和治安安全教育。
6结语
概括来说,稳定是社会风险的核心价值,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防控是化解风险和维护稳定的重要工具,让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工程建设的意义,适度满足人民群众的正当利益诉求,从而促使人民群众真正支持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不仅有利于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并且有利于增加人民群众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