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就如何提高表孔溢流面平整度及影响溢流面局部范围内的凹凸不平原因。
【关键词】表孔溢流面;原因;整改措施和实施
一、工程概况
2#-4#泄洪表孔位于⒀-⒃坝段之间,分别跨13#-15#横缝布置,孔长分别为41.05m、41.111m、41.22m。表孔进口闸墩起始高程为1861.50m,墩头为流线型,R=10.0m。表孔流道进口牛腿起始高程分别为1850.79m、1850.68m、1850.39m,i=1:1,顶部高程为1855.50m;出口牛腿起始高程分别为1834.92m、1835.28m、1836.20m,i=1:1.2799,顶部高程为1843.00m。表孔溢流面由三段圆弧、WES曲线及两段直线组成。弧形闸门上游面起始高程为1866.50m,堰顶高程为1868.0m。WES曲线方程为:Y=0.001293X1.85。进口宽11.0m,出口宽4.4m。采用C18040W15F300混凝土浇筑。溢流面倾角33.0°至41.6°。大坝泄洪表孔永久高速水流区,其外观质量尤为重要,并且溢流面为斜面,起坡33度,横剖面为矩形,通体较长,抹面质量、平整度要求高。
二、工程现状调查
该工程溢流面大部分采用人工抹面,采用阴螺纹套在模板内部作为抹面样架。通过对表孔底板全段高程偏差达10mm,使用2m靠尺和塞尺进行平整度检查。
通过现状调查情况可以看出,溢流面外观质量的主要问题是溢流面的平整度超标。我们又对溢流面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统计,在某一个断面统计了70组溢流面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的频次。其中局部范围内的凹凸不平出现频次65次,占总的频次的92.8%;2m范围内的高程差超标出现频次2次,占总的频次的2.9%;收光面抹子印出现频次1次,占总频次的1.4%,其他问题出现频次2次,占总频次的2.9%。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局部范围内的凹凸不平出现的频次最多,从而我们确定影响溢流面的平整度的主要因素为局部范围的凹凸不平的质量问题。
三、原因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的原因,局部范围内的凹凸不平是影响溢流面质量的主要原因,针对分析出的结果,只要解决了溢流面局部凹凸不平这个原因便可提高溢流面的施工质量,按照人、机、料、环、法逐一分析影响局部范围内的凹凸不平的原因。
从溢流面局部凹凸不平的鱼刺图中,找出引起溢流面局部凹凸不平的末端原因。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末端因素进行要因判断后,找出以下几方面的要因急需解决和控制:造成溢流面局部凹凸不平的主要因素:
1、刮尺使用变形;
2、收仓面操作平台不利于施工;
3、翻模时机不恰当;
4、收仓面样架不适当;
5收仓面顺序不当。
其他的原因均可以通过相关的措施或者制定相关的措施制定而予以解决,此处只针对难度较高的问题制定措施解决。
四、制定整改措施和实施
通过以上分析的主要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措施实施一:由于前期使用的刮尺是专用铝合金刮尺,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铝合金刮尺较轻不适宜我们这种快凝结的混凝土施工,在压、刮混凝土时刮尺变形大。针对这一情况,安排专门使用方木制作木尺,在拆模后先使用木尺刮混凝土,待刮平后再使用带有水平尺的刮尺进一步精确校核,并定时间对刮尺进行检查,变形及时更换。
措施实施二:针对“收仓面操作平台不利于施工”的问题,根据现场施工操作人员的有效操作距离搭设梯步便于操作。
措施实施三:由于表孔泄洪洞溢流面是反坡,采用翻模的浇筑方案,因此拆模时机就是至关重要要一步,若拆模过早溢流面就会在压力作用下“鼓包”从而难以达到平整度要求;若超模较晚混凝土已经终凝,混凝土已经失去塑性,遗留在混凝土表面模板印、气泡、以及跑模均无法处理。最终导致溢流面难以收光,平整度达不到要求。
因此,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了拆模试验,从而确定拆模时间。根据该部位混凝土设计特性,其初凝时间在14.9h左右,因此应选定初凝前进行拆模收面。另外根据当时施工的气温状况,选择白班(气温20℃~30℃)、夜班(气温10℃~20℃)进行实验,剔除模板等不利因素对数据进行整理。
根据试验数据,决定根据当时的气温条件规定白班按照8h拆模、夜班按照10小时拆模的标准进行控制。
措施实施四、前期考虑到对溢流面的翻模施工对混凝土的扰动,因此要求使用结安螺母进行内撑模板,同时利用该点作为收面标准点。使用这种施工方案,在使用刮尺整平过程中,难以把握其平整度,容易出现凹凸、起伏的情况。对这种收面样架方案进行优化,采用钢管搭设等间距的样架,这样就可以将刮尺紧贴样架进行整平,收面效果较好。
措施实施五、在溢流面的施工过程中,发现有的作业人员不是严格按照交底规定的工艺顺序进行施工,如有的没有经过刮尺平整便开始使用木搓子进行整平、提浆,结果造成只是小范围的平整度达到要求。
针对该情况,对收面工序安排专人进行现场指导、和监督,同时制作相应的工艺卡发放给每一个收面的作业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确保严格按照规定的收面工艺顺序施工,上道工序未完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经过精心策划,施工人员的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其中一个溢流面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为,共出现质量问题14频次,其中局部范围内的凹凸不平出现频次1次,占总的频次的7.7%;2m范围内的高程差超标出现频次4次,占总的频次的30.7%;收光面抹子印出现频次3次,占总频次的23%,其他问题出现频次5次,占总频次的38.6%。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局部范围内的凹凸不平从原来的主要数变成次要的少数,主要针对高速水流区混凝土平整度进行维持性改善,实现了预期的效果,为了在后续施工中以此为鉴,坚决执行制定的措施,使得溢流面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关键词】表孔溢流面;原因;整改措施和实施
一、工程概况
2#-4#泄洪表孔位于⒀-⒃坝段之间,分别跨13#-15#横缝布置,孔长分别为41.05m、41.111m、41.22m。表孔进口闸墩起始高程为1861.50m,墩头为流线型,R=10.0m。表孔流道进口牛腿起始高程分别为1850.79m、1850.68m、1850.39m,i=1:1,顶部高程为1855.50m;出口牛腿起始高程分别为1834.92m、1835.28m、1836.20m,i=1:1.2799,顶部高程为1843.00m。表孔溢流面由三段圆弧、WES曲线及两段直线组成。弧形闸门上游面起始高程为1866.50m,堰顶高程为1868.0m。WES曲线方程为:Y=0.001293X1.85。进口宽11.0m,出口宽4.4m。采用C18040W15F300混凝土浇筑。溢流面倾角33.0°至41.6°。大坝泄洪表孔永久高速水流区,其外观质量尤为重要,并且溢流面为斜面,起坡33度,横剖面为矩形,通体较长,抹面质量、平整度要求高。
二、工程现状调查
该工程溢流面大部分采用人工抹面,采用阴螺纹套在模板内部作为抹面样架。通过对表孔底板全段高程偏差达10mm,使用2m靠尺和塞尺进行平整度检查。
通过现状调查情况可以看出,溢流面外观质量的主要问题是溢流面的平整度超标。我们又对溢流面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统计,在某一个断面统计了70组溢流面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的频次。其中局部范围内的凹凸不平出现频次65次,占总的频次的92.8%;2m范围内的高程差超标出现频次2次,占总的频次的2.9%;收光面抹子印出现频次1次,占总频次的1.4%,其他问题出现频次2次,占总频次的2.9%。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局部范围内的凹凸不平出现的频次最多,从而我们确定影响溢流面的平整度的主要因素为局部范围的凹凸不平的质量问题。
三、原因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的原因,局部范围内的凹凸不平是影响溢流面质量的主要原因,针对分析出的结果,只要解决了溢流面局部凹凸不平这个原因便可提高溢流面的施工质量,按照人、机、料、环、法逐一分析影响局部范围内的凹凸不平的原因。
从溢流面局部凹凸不平的鱼刺图中,找出引起溢流面局部凹凸不平的末端原因。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末端因素进行要因判断后,找出以下几方面的要因急需解决和控制:造成溢流面局部凹凸不平的主要因素:
1、刮尺使用变形;
2、收仓面操作平台不利于施工;
3、翻模时机不恰当;
4、收仓面样架不适当;
5收仓面顺序不当。
其他的原因均可以通过相关的措施或者制定相关的措施制定而予以解决,此处只针对难度较高的问题制定措施解决。
四、制定整改措施和实施
通过以上分析的主要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措施实施一:由于前期使用的刮尺是专用铝合金刮尺,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铝合金刮尺较轻不适宜我们这种快凝结的混凝土施工,在压、刮混凝土时刮尺变形大。针对这一情况,安排专门使用方木制作木尺,在拆模后先使用木尺刮混凝土,待刮平后再使用带有水平尺的刮尺进一步精确校核,并定时间对刮尺进行检查,变形及时更换。
措施实施二:针对“收仓面操作平台不利于施工”的问题,根据现场施工操作人员的有效操作距离搭设梯步便于操作。
措施实施三:由于表孔泄洪洞溢流面是反坡,采用翻模的浇筑方案,因此拆模时机就是至关重要要一步,若拆模过早溢流面就会在压力作用下“鼓包”从而难以达到平整度要求;若超模较晚混凝土已经终凝,混凝土已经失去塑性,遗留在混凝土表面模板印、气泡、以及跑模均无法处理。最终导致溢流面难以收光,平整度达不到要求。
因此,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了拆模试验,从而确定拆模时间。根据该部位混凝土设计特性,其初凝时间在14.9h左右,因此应选定初凝前进行拆模收面。另外根据当时施工的气温状况,选择白班(气温20℃~30℃)、夜班(气温10℃~20℃)进行实验,剔除模板等不利因素对数据进行整理。
根据试验数据,决定根据当时的气温条件规定白班按照8h拆模、夜班按照10小时拆模的标准进行控制。
措施实施四、前期考虑到对溢流面的翻模施工对混凝土的扰动,因此要求使用结安螺母进行内撑模板,同时利用该点作为收面标准点。使用这种施工方案,在使用刮尺整平过程中,难以把握其平整度,容易出现凹凸、起伏的情况。对这种收面样架方案进行优化,采用钢管搭设等间距的样架,这样就可以将刮尺紧贴样架进行整平,收面效果较好。
措施实施五、在溢流面的施工过程中,发现有的作业人员不是严格按照交底规定的工艺顺序进行施工,如有的没有经过刮尺平整便开始使用木搓子进行整平、提浆,结果造成只是小范围的平整度达到要求。
针对该情况,对收面工序安排专人进行现场指导、和监督,同时制作相应的工艺卡发放给每一个收面的作业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确保严格按照规定的收面工艺顺序施工,上道工序未完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经过精心策划,施工人员的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其中一个溢流面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为,共出现质量问题14频次,其中局部范围内的凹凸不平出现频次1次,占总的频次的7.7%;2m范围内的高程差超标出现频次4次,占总的频次的30.7%;收光面抹子印出现频次3次,占总频次的23%,其他问题出现频次5次,占总频次的38.6%。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局部范围内的凹凸不平从原来的主要数变成次要的少数,主要针对高速水流区混凝土平整度进行维持性改善,实现了预期的效果,为了在后续施工中以此为鉴,坚决执行制定的措施,使得溢流面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