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单元工程质量评价因素及对策
张官珍(河南省河川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16)
摘要:合同条款关于单元工程优良率质量要求的约定,以及工程建设市场竞争关于企业业绩需求干扰了水利工程项目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成果,引起单元工程质量优良率无法准确反映实体质量,并对质检档案资料的准确性、真实性形成影响。通过分析各因素影响单元工程质量评定的途径和机理,提出建设性对策;并且延伸分析与单元工程质量控制密切相关的“三检制”难以落实的原因,和削减繁琐的“三检”资料必要性,从基层角度提出关于水利工程质量评价体系某些方面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水利;单元工程;质量评价;改进
引言
为了加强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搞好工程质量的控制、评定和工程验收等,1988年陆续由水利电力部颁布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一至八部分),2012年由水利部主持修订后批准发布[1];新标准突出了验收为主,评定为辅;强调了工序的划分和评定,通过工序的质量控制来进一步体现“过程控制”,同时强化了在验收评定中对施工过程检验资料、施工记录的要求[2]。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从最初的配套表格短缺,到现在质量检验评定表格齐全规范,新标准的推行对规范工程验收评定起到了很大作用。作为施工项目质量验收评定基础的单元工程,由于种种原因,普遍发生质量等级评定与现场实际脱节,质检资料 与现场状况不一致,甚至编制、伪造记录现象,这些问题随着新标准的推行并未得到彻底解决。出于改善工程建设基层质量管理环境的目的,初探问题根源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供探讨。
1 单元工程质量评定的理解
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是指在分部工程中由几个工序(或工种)施工完成的最小综合体,是日常质量考核的基本单位,评定结果分为合格和优良两个等级[3]。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结论基于“三检”工作之上,经过施工单位自评,监理工程师抽检复核确认,其中对工程安全或使用功能等有重要影响的确定为重要隐蔽(关键部位)单元工程由参建单位组成联合小组验收核定其质量等级。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抽检和“三检”的关系如示意图1所示。
2 单元工程评定的影响因素
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成果与现场实际脱节,作者总结有主要两种情况下的影响,分述如下。
2.1 施工合同约定对单元工程评定的影响
施工合同文件约定单元工程优良率质量要求,对评定造成影响。现场施工质检员开展的质量检验工作对施工管理机构负责(或同时对企业负责),项目管理机构对企业负责,作为企业法人完全履行合同的要件之一就是达到合同质量目标要求,即单元工程优良率不得低于合同约定。这样就会形成先有结论,倒推数量,从而形成人为影响评定结果。如某项目施工合同关于质量要求的约定“土建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单元工程优良率达到85%以上;金属结构及机电安装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单元工程优良率达到90%以上。”,这种工程招标文件质量要求较为普遍。
承担复核责任的监理机构能否解决施工评定的人为影响呢?首先,监理单位受项目法人的委托,对工程建设质量、进度、投资等进行控制管理,质量目标达到施工合同要求是监理合同约定的控制目标,如果优良率达不到施工合同要求比率,监理企业同样承担未完全履行合同的责任,监理单位派出机构代表企业也是关联方;其次,从监理规范要求来看,在承包人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自评基础上,要求监理机构复核 [4]。由于抽检样本达不到评定规程要求数量频次,据此改评质量等级不具有说服力;另外,为反映对施工、监理单位现场掌控水平以及主管部门的认可,建设单位也会倾向一个高的优良率数值。
2.2 投标业绩需求对单元工程评定的影响
假如施工合同没有要求单元工程优良率的情况下,能否就能排除人为因素影响呢?目前工程建设是买方市场,企业间竞争激烈,一个工程项目被评为优良或获得奖项也是施工企业考核项目经理现场管理能力的指标,为获得投标时所需的良好业绩,这种环境同样无形中影响质检人员的质量评定行为。监理企业也存在市场竞争,需要良好成果作为投标业绩,也无法“独善其身”。经常出现从评定结果来看单元工程优良率90%以上,但一经检查质量违规行为和质量问题多有发生,出现这种现象与人为的追求单元工程优良率直接相关,所以在目前市场环境下,即使合同文件没有约定单元工程优良率,质量评定受到人为影响也难以避免。
综上所述,合同关于单元工程优良率要求和投标业绩的需求是影响质量评价的主要因素。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影响因素关系如示意图2,图中实线表示影响单元质量评定流程,虚线表示管理与被管理关系。
2.3 解决单元工程评价中问题的建设性意见
弱化单元工程等级评定,突出质量缺陷管理,如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执行的混凝土结构质量缺陷及裂缝处理技术规定,对混凝土质量缺陷类别判定、验收程序和处理等制定了详细要求,很好的反映实体质量管理状况,使质检工作更贴近实体工程。单元工程质量评定结果改为合格和不合格,取消优良等级。如果取消了工程优良率,针对可能出现的缺少考核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形象指标等问题,可借鉴其他行业采取补充制定施工合同项目奖项等措施[5]。
3 工程质量“三检”存在问题及对策
“三检制”一词来自水利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是指班组自检、施工队复检、项目经理部专职质检机构终检[3]。“三检制”之所以被广泛提起并予以强调,主要因为“三检”是质量评定的最基础工作,也是施工单位主要质量管理制度之一。 “三检”与单元(工序)工程质量评价密切相关,单元(工序)工程质量评价的不合理使得“三检”产生的问题更突出。
3.1 “三检”资料编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施工现场管理机构主要有两种管理方式,一种是现场项目管理机构拥有相对独立施工队,通过控制工程采购环节来保证用于工程的原材料质量,现场作业主要由具有资质的专业施工企业和劳务企业进行;另一种是现场项目管理机构下面配置本企业施工队(处)。两种模式均由职能部门质检部负责现场质量管理。“三检制”在项目管理中均能够落实,如模板工序,模板安装后班组初检,然后施工队复检,最后专职质检员终检,其中,终检后需要向监理工程师报验,所以此环节执行状况相对较好。如果把现场检查情况及时形成质检资料,真实、准确记录在初检和复检环节就存在很大困难,主要原因是现场施工工作量集中、强度高,从事一线的作业工人大多“半工半农”,施工队技术人员理论知识不高,工作报酬相对较低,常出现人员流动性离职等[6]。另外,水利工程建设非汛期施工工期紧,质检资料填写工作量大、易反复特点,所以“三检”资料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由于规范制定(理念)滞后于工程建设发展,标准偏差制定“硬性”与现场实际情况脱节,也会带来 “三检”资料编制中的问题。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使用的《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包括国家经贸委颁布的《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44-2001) 某些要求与现场实际脱节。表现在 (1)实施事实无法填写准确资料问题。如渠道机械化施工时为避免欠挖,开挖项目引起的基底高程超标,如死搬规范就是质量不合格需返工处理,存在现场管理和“三检”资料填写的矛盾;(2)质量检测项目设置不合理,如电弧焊焊缝高度、咬边深度量测(质量允许偏差分别为:-0.05d,0.05d 且不大于1)等,像这类检测项目通过工艺试验,现场目测和焊缝宽度、搭接长度量测等,就可以综合判断质量,规范如作硬性量化完美要求也容易流于形式。上述现象并非个别现象,现场质量管理原则性、灵活性与“三检”资料标准硬性要求存在矛盾,这也是“假资料”屡禁不绝原因之一。“三检”资料编制影响因素如示意图3所示,规范制定与现场脱节、人为影响单元工程评定和工程建设环境均对“三检”资料编制带来影响。
3.2 解决“三检”存在问题和建设性意见
“三检制”是施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属于质量保证行为。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各种“干预”下,造成质量“三检”资料越来越难以反映实体质量,特别是在质量稽查、督查检查越多的工程,现场施工质检人员出于免责的本能反映,很容易去补资料、选择性记录,形成了检查资料次数越多越出问题。经过反复修改,“三检”资料面目全非。而且大量繁琐的质检备查资料,占用了现场管理人员大量精力,特别是现场监理陷入同样处境,为应付检查去做资料,不得已减少其现场巡视、旁站等必要时间,此类问题亟待改善。
为避免此问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采取对策: (1)侧重实体质量检查,侧重参建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检查、考核,使监督、建设、监理、施工单位的责权利正常回归;(2)根据质检资料的重要程度,明确一些必要的工序、单元质检资料,除必要的资料以外尽量削减质检资料数量。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资料属于档案管理综合管理资料条目之一,相比其他存档资料数量较多。从有利于工程重要档案信息管理的角度,也应减少相对冗余的档案 [7];(3)研究声像替代纸质资料存档的可能性,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现场声像资料制备非常容易,且操作简易,但是对于声像资料如何采集、整理、归档应统一标准。
结语
受自然条件制约、工作条件复杂,水利工程不完全具备标准化流水施工条件,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填写的质检记录与工程实体存在不一致的问题难以避免。作者基于现场困惑施工质量管理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如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借以推动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环境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SL 632-2012,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S].
[2] 罗少彤.新<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解读[J].广东水利水电,2013(8):76-77.
[3] SL 176-200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
[4] SL 288 -2003,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范[S].
[5] 刘玉山.水电工程质量评定与验收[J].水利水电施工,2006(4):143-144.
[6] 张鲁昌.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6):224-226.
[7] 苏珊珊.浅析档案信息资源质量[J].理论探索,2012(3):191-192.
作者简介:
张官珍:1973.8,男,大学,高工,工程技术与管理,邮箱:zhanggz-17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