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在闻喜县东镇西沟沟坝地现场,记者看到村民们正忙着下种,火热场面让茫茫黄土地变得生动起来。坝坡上一片片浓浓绿意,赏心悦目,田野里一行行白色地膜,整齐划一,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

  沟坝地治理,作为防治水土流失、促进生态建设和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生态建设工程,在增加坝滩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2008年起,山西省开始实施沟坝地治理,6年间,共建骨干坝和中小型淤地坝26座,修建排洪渠26.3万米,增耕地约3万亩,治理和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51平方公里,涉及全省9市50县,约3万农民受益。
  在具体实施中,山西省始终以治理水土流失、优化生态环境和实现农民增收为最高追求。为了规范工程建设,山西省组织编制了沟坝地治理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标准;为了打造精品工程,依托监理单位,严格监管施工单位,做到工程建设专业化、施工管理规范化,技术人员责任化,从合同管理到资金使用,严格把关,责任到人,力促工程建设在阳光下进行。
  永和县是沟坝地治理的先行试点县,通过沟坝地治理工程,原来坑洼的沟壑都修成了平整的沟坝地,放眼望去,呈现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以白家崖小流域为例,沟坝地治理后亩均增收2000元-3000元。说起工程的好处,刘家庄村陈新平乐得合不拢嘴:“以前农机根本进不了田,家家都养驴或骡子,现在整理成沟坝地后,乡亲们也用上了现代的农机具!”
  沟坝地还是丘陵沟壑区农民增收的好模式。据测算,新造好的沟坝地,无论是土壤含水量,还是土壤中氮、磷、钾、有机质含量都比坡地要高很多,增产潜力很大。闻喜县东镇西沟村高新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西沟村原来能种的地大概330亩左右,每年只种小麦一茬,每亩收入二三百元,沟坝地治理后,又栽山楂,又间种药材,每亩年收入达二三千元,是原来的10多倍!”
  记者了解,治沟造地成本根据工程难易程度有所不同,目前平均每亩投资大约为6000元-8000元。资金是制约沟坝地治理的最大“瓶颈”。据悉,目前沟坝地的防洪标准不高,遇到较大的洪水容易溃坝。要改善淤地坝、排洪渠道的防洪标准必须加大投入,提高防洪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