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完善和修订,目前有关水利工程招投标的各项制度已经比较健全和成熟了,这对于指导和规范整个招标过程起到了良好地作用,为国家水利基本建设节约了大量资金,保证了工程的建设水平。但在招标过程中同时也普遍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投标人私下进行违法操作,恶意串标、围标,抬高标价等等,

  投标人串标、围标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首先可能会让业主招到一个素质较差的施工单位。一个素质差的施工单位,项目部管理水平低,履约能力差,不能合理地组织施工生产,将会导致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失去有效控制,承包人经常与监理单位和业主扯皮,增加管理难度,进而影响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其次会可能会在经济上让业主蒙受损失。投标人在串标过程中支付给其他投标人的费用以后都会通过抬高报价的形式让业主来埋单。同时,由于串标,投标人会故意提高报价,最终高价中标,增加业主资金控制难度,进而增加国家基建投资成本。

  选择一个好的施工单位,确定一个合理的中标价格,是业主在招标中最重要的想法和要求。防止投标人串标、围标,是选择优秀施工单位的一个很好的措施。笔者结合多年招标经验,就从技术方面如何防止投标人串标、围标谈一些想法。

一、严格报名和资格审查,提前预防串标

  投标人串标一般发生在发标前后。当潜在投标人搜集到某个项目的招标信息后,会分析各种投标因素,详细了解业主及有关信息。通过分析,权衡中标的可能性,决定是否参与资格审查,进行投标,这时就会出现第一次串标。潜在投标人向同行给予一定资金,借其资质进行报名,少则三五家,多则十余家。有的甚至私下散布他们前期的公关效果,造成一些单位不愿再来报名,导致串标形成。有时候,潜在投标人在报名前没有借到很多资质,会在发标后到开标前这段时间与其他单位联系,购买投标资格,这就出现了第二次串标。在整个投标过程中,串标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完全由自己编写投标文件,最后由借出资质单位把关盖章;一种是由其他单位编写,自己最后审查确定评标关键因素如报价等,但在开标会上带资质证件的往往都是本单位的人员。

  所以在报名时,一定要严格审查有关证件、业绩等资料,而且越严越好,一定要检查原件,特别是业绩合同、验收报告等资料。有的资料潜在投标人可能拿不到,或者信誉度高的施工单位也不愿出借资质,同时由于要求严格、繁琐,将会造成一些能力差、想串标的单位放弃报名。在资格审查阶段,一定要认真检查投标申请文件,特别注意这些方面:委托代理人与授权代理人是否一致;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与工程特点是否有矛盾等等,通过资审,将会拆散一批串标的单位。

二、合理确定入围投标人家数,增加串标难度

  资格审查确定投标人数量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合格制和有限数量制。采用合格制时,如果符合条件投标人太多,会增加评标工作量,同时也会将素质较差的单位放进来;采用有限数量制时,如果确定通过审查的投标人太少,则会增加串标机会,更可能导致将来选择的中标人不理想,所以不论合格制还是有限数量制,都应该合理确定通过的资审单位数量。通过多次比较分析,笔者认为通过审查的单位应在9-15家左右。投资额大,家数多一些,投资额小,家数可少一些,但通过的单位最好应在一个水平线上或者说不论通过的哪一家单位将来中标,施工能力都能满足工程要求。

  为什么说通过审查的单位应在9-15家左右?笔者曾经调查一次招标,报名的单位有24家,通过资审的单位是12家,串在一起的投标人达10家。所以通过人数少于10家,完全有可能让通过的单位串在一起。如果串标家数多于15家,投标人串标成本太大,很难加进报价中,所以往往确定通过家数太多,串标的可能性也会降低,同时也会将素质较差单位招进来,增加招标人风险。

三、合理确定招标控制价,防止串标抬高投标报价

  如果串标成功或通过资审的串标家数太多,将会增加投标人对评标基准价的控制力。由他们来确定评标基准价的高低,增加了招标人的资金风险。

  确定合理的招标控制价(俗称拦标价)是防止投标人抬高投标报价的有效措施。控制价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了,水涨船高,报价也会高;太低了,会造成承包人进场后故意扯皮,降低工程质量,增加业主合同管理难度。确定招标控制价的原则是符合市场价格水平,承包人有利可图,依据定额合理,组价准确。确定的方法是委托专业咨询机构,按照现行定额和当地材料价格,由职业道德高的造价工程师或经验丰富的造价员编制,再通过造价工程师进行严格审核,最后通过招标人审定。只要按照上述原则和方法确定的控制价或者再下浮3-5个百分点,没有人为操作故意抬高或压低,都可以说是合理的招标控制价。合理的招标控制价一旦公布,所有投标人都要围绕它来确定自己的报价。但不论投标人怎么报价,都无法再抬高报价。

四、加大投标保证金数额,淘汰实力差的单位

  投标保证金不仅是保证投标顺利进行的措施,也是检验投标人实力和信誉的一种方法。如果投标保证金数额较多,一个单位实力强,流动资金充足,则递交投标保证金也就不存在问题;反之,实力差,则递交也就会出现问题。

  法律规定施工招标投标保证金不得超过投标总价的百分之二,最高不得超过80万元。投资额3000万的工程,如果拿5家单位资质串标,投标保证金不过300万元,大部分单位还是能交得起的,所以百分之二的比例还不足以淘汰实力差的单位。

  现在有些地方的招标人提出了一个收取信誉保证金的做法,是专门针对投标人串标、围标、“挂靠”其他单位参与投标,贿赂评标专家或业主工作人员、提供虚假资料等问题的,其实质和投标保证金性质差不多,但数额较大,一般是投标保证金的两倍。如果两种保证金都是以现金形式递交,那么投标人资金压力是相当大的。想串标,也不会联系很多的单位,实力差的单位自然就被淘汰了。

  所以将投标保证金数额取到上限,增加信誉保证金,并且全部采用现金形式递交,是一种防止串标的好措施。

五、利用投标保证金现金转帐递交方式防止串标

  为了防止串标,招标人要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写清投标保证金和信誉保证金的递交方式,要求必须在规定时间前以现金转帐形式划拨到招标人指定的帐户上,而且必须从投标人自己的开户银行汇出,汇款人和投标人名称要完全一致。在做投标文件时,将银行的电子汇票扫描件做进标书,做为评标的一个评审项目。

  这样要求,投标人要串标,必须将保证金从自己账户上转到串标单位账户上。如果这些单位信誉差或者他们之间有经济纠纷,则是很不放心的,担心招标结束保证金不能顺利的转回来,特别是数额相当大情况下更不放心。笔者曾参加一次评标就发现这种情况,有几家投标人递交保证金的账户和其名称不一致,事后出据证明要求招标人在退还时转到另外一个投标人账户上,这就说明他们是在串标。

  这种作法的操作性很强,而且对于防止串标的效果也很明显,但注意在编写招标文件时一定要说清楚,不要让投标人产生歧异。

六、利用电子版投标文件防止投标人串标

  有条件的情况下,招标人可以规定采用电子标书。将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的相关内容通过软件生成能够用于评标的数据格式,再刻成能够正常读取的评标光盘或U盘。在评标时,既可以加快评标进度、效率和准确度,也可以通过检查电子标书文件属性、来源等手段,杜绝几个标书出自一个电脑的情况发生。这对防止串标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七、详细审查投标文件,检查类同标书,排除串标

  有些投标人在串标时为了减少麻烦,先编好一份标书,然后其它的标书都在此基础上或多或少的在修改一下,特别是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报价等内容。如果修改量小,就会出现类同的痕迹。

  在评标时,评委如果认真评审,详细审查投标文件,总能发现问题,如果全体评委会成员一致认为是类同标书,则可以按串标、围标处理。这个环节是防止串标的最后一道关口,在操作时要认真权衡各种因素,如招标人的意见、投标人的信誉、投标报价、废标后可能的中标结果等等。

  招投标是一项政策法规性很强的工作,并且牵涉到因素很多,但是做为招标工作人员,只要能从自身廉洁和业主利益角度出发,认真分析如何防止串标、围标的措施和办法,不断加以总结和完善,制订出有针对性、公正合理、科学先进、可操作性强的招标文件,就能为业主选择一个好的单位和合理的价格,使招标投标活动真正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