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的生态化构建已经成为了国际化的热点议题,在两者之间实现协调发展是有利于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构建生态水利工程能有效的缓解这一问题,一方面能为广大社会创设可观的经济效益,一方面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本文通过对生态水利建设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指出在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应通过保护生态系统、使水利、经济以及生态相结合等措施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人类的谋求福利,为自然生物创设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我国的社会经济正处在欣欣向荣的发展时期,对生态水利工程的构建给予了关注与重视。生态水利工程本身就要求综合性和系统性,有利于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是造福广大人民的举措。但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则对施工队伍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从往年的经验出发,生态水利建设应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的自我调节作用来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也是开展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首要目的。
1、生态水利建设的设计原则
1.1 工程安全性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的构建是为了满足人类当前的发展需求,同时也要综合考虑到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性。在工程建设之前,要全方面的综合实际的可操作性,并要严格的遵循生态学的基本规律。而在水利工程的实施中则要符合水力学的基本要求,切实保证施工中的安全性,最大限度的避免施工中产生危害安全的因素。从经济风险的角度来分析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与实施,工程应尽可能的满足风险小且收效大的经济原则,但由于生态本身就是变化无常的,所以水利工程建设中必然存在一定的风险,这就要求专业的技术人员对设计进行综合、反复的考量,对生态系统也要进行长时间的审查与评析,严格以安全性作为操作中的首要原则。
1.2 生态系统自我恢复原则
生态系统本身就具有自组织的功能,且主要表现为具有可持续性,所以生态则在长期内能实现自我进化与发展。自组织是指生态中的物种经过自然的选择,最后寻找到符合自身生存需要的环境。在这个时候,生态环境其实就为物种创设了一个稳定的繁殖环境。事实上,自组织的理论与进化论之间本身就存在共通之处,最大的区别在于理论探究的程度并不相同,其中进化论是针对所有生物的生存进行探究,而自组织则是针对于生态环境中的物种进行细致研究,而在生态水利建设中,也要充分的关照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不能为了经济效益的破坏生态的持续性。
1.3 反馈调整式设计原则
生态系统需要经过漫长时间的积淀才能形成,而且河流的修整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从长时间的角度来考虑,生态系统的沉淀几乎要长达百万年的时间,进化的过程十分的繁杂、物种丰富多样。从短时间的角度来看,生态系统的转变与异化至少要花费几年的时间,河流在暂短的几年内几乎无法实现自我修复。在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中,可以综合参照较为成熟的河流结构,并通过人力使它朝着持续性的方向发展。当水利工程开始施工后,也就标志着即将要发生一个生态的转变,或许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并不会朝着预期的设想发展,而且也很有可能造成多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所以要考虑到反馈调整原则,及时的转变方向,使其沿着既定的目标发展。
2、生态水利建设的保障措施
2.1 生态系统的保护
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要着重保护生态系统,并通过种植金鱼藻等沉水植物来有效的移植泥土中的各种物质,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减水体中含有的微量元素;为河流中的水生植物创建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水体植物的丰富多样化发展;充分利用水体植物的自净作用。在水体生物中也可能通过投放一定数量的动物来吸收和分化水体中含有的微生物量,这一举措能有效的协调生态动植物的平衡发展。尤其是在城市的河道建设与改善中,从景观的角度来看,把睡莲等水体植物栽植在桥的两边,能营造出绿色的城市环境,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系统。
2.2 生态水利管理与经济和水土保持相结合
河道周边的经济发展程度与河道的管理存在不可忽视的联系性,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写作的作用,因此,在施行河道治理的过程中,水利工程人员应该充分的关照河道周边的经济长远发展前景。从社会经济的视角来分析,河道的治理应该以全新的理念作为操作指南,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相结合,同时也要重视水利工程能获得的环境效益,使人与自然共同拥有一个和谐的生存环境与发展前景。因此,把环境景观论与河道的治理相结合,使其实现相辅相成的作用,把河道周围的水岸构建成一个与水相连接的空间结构;在其他的河段中也尽可能的做到与水相连接,这一举措显然能缩减工程建设中给环境造成的危害。针对不能开发水资源的地区,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来看,应该对这一地区做有效的调整,保证其他岸线的效益,在促进发展的前提下,还要适当注重对生态环境岸线的保护。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的建设具有两个方面的影响,在为人类谋求长远发展的同时,由于大量的工程建设直接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可挽救的破坏,因此,在新时代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应该充分关照人与自然之间的可持续性发展,并构建满足经济与环境效益的生态水利工程。生态水利工程在促进社会经济长足发展的同时也有效的避免了水利工程给生态造成的直接破坏,最大限度的保护了生态的稳定性,实现了人一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