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田水利建设不仅要解决农业节水技术问题,还要解决管理体制和政策问题,必须从农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入手,充分认识发展农业节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农田水利;管理体制;国民经济 

  中图分类号: TV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和亩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和14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和50% ,人多水少、水资源分布不均,以及水旱灾害频发多发、水土流失严重和水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决定了我国是世界上水情最为复杂、治水任务最为繁重的国家之一,加强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河南省卫辉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古黄河北岸,耕地面积37600公顷,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水环境污染的超标排放及生活垃圾的影响,农田水利建设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近几年来农业节水得到了较快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业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但与水资源短缺的形势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农业节水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仍然严重滞后。在传统的粗放型农业灌溉方式下,不仅浪费水源,而且大量的化肥、农药随灌溉退水流失到水体中,造成水体严重的富营养化。对以山区、丘陵、平原地为主的农业基地,要合理利用雨水集蓄,在现有管道输水灌溉节水的基础上,逐步配套能适应作物灌溉要求的微灌、滴灌、喷灌等节水工程。 

  一、根据地形特点合理安排灌溉方式 

  要解决好山区、丘陵地区的饮水灌溉问题,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建议在山区、丘陵修建梯田、兴建集雨场、提引小泉小河小水、打旱井、建水窖、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山区、丘陵一般以雨水储蓄与雨水的收集为主,通过修筑水窖、水池、涝池等蓄水工程设施,把集流面所汇集的径流拦蓄储存起来,以备利用。但是要求蓄水工程的防渗性能要好,坚固耐用,并且要有足够的容积。修建水窖,具有成本低、使用时间长、操作简单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所推广的水泥薄壳窖,是由传统的土质瓶式窖经多次改进而成;水池多建在土质条件相对差,用水量比较稀少,有一定集流面积的低洼地;涝池一般建在用水量大人口比较集中,并且有合适的低洼地形及利于筑坝的沟道,修建涝池可直接拦蓄沟岔、集流坡、路面等含沙量比较大的洪水。所以说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建立健全多方位的水资源调节利用体系,才能有效的解决好山区、丘陵地区的饮水灌溉问题。 

  在平原地区,以节水建设为重点,实施喷、滴、微灌为主,与传统的灌溉方式相比,喷滴灌工程首先节水量大,一般可达到节水45%左右,节约的水资源相当可观,而且不受地面条件的限制,可节约用地20%左右,还可减少平整土地费用。在全区域内开展渠道防渗工作,要以较低的费用投入,减少因渠道或渠床渗漏而流失的水资源,根据经验测试,一般可使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26%以上,能高效的将水源快速输送到田间,达到低投入、高效益的目的。以管道系统代替田间渠系,通过低能耗的机泵和管道系统,将低压水输入田间,并可用末级软管直接浇地来满足作物需水要求的,深受群众欢迎,与土渠灌溉相比,每年节水可达到40%左右,农作物增产15%以上。 

  二、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 

  水资源管理不统一、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体制,成为农田水利建设主要问题之一。虽然经过多年的运行与管理改革,但灌区的资产管理及组织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要从根本上建立适合市场经济特点的灌区管理体制。目前主管部门与灌区及用水者的职责模糊,农民的参与机制缺乏,国家和各级政府投资建设的工程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要出台相关的办法,让用水户以“主人”的身份参与运行维护等方面的事务,强化农民参与灌溉管理,提高农业用水的组织化程度,合理有效的推动灌区管理及运行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