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再生混凝土是将废旧水泥混凝土经过加工、破碎、分级后。都是土渠。废旧水泥混凝土块粉煤灰。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土渠,粉煤灰
 
  1. 引言
  一边是洪涝,一边是干旱,目前极端气候频频发生,而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又存在着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功能退化等致命弱点,水利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积极扩大内需,促进西部地区又好又快发展,今年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1]首次对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兴农田水利建设,推动着农村饮水安全、节水灌溉等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很多地区输水到田的最后几个环节,都是土渠,且年久失修,如图1所示,渗漏严重,渠道过水能力低土渠,灌溉效益下降,水源浪费极大。土渠硬化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但我国的农业用水从水库到田间要经过干、支、斗、农、毛五级渠道,这势又必会消耗大量的混凝土。
  此外,我国的已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新农村建设,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但也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传统的建筑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是运往郊外露天堆放或填埋。这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且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合理处理和回收利用建筑垃圾废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着重阐述如何利用建筑垃圾废料进行土渠的硬化改造建设。
  再生混凝土是将废旧水泥混凝土经过加工、破碎、分级后,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形成再生骨料,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骨料配制而成的混凝土论文格式范文。目前绝大多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使得再生混凝土的强度较高,所以对废旧水泥混凝土中颗粒有较高的要求,这种再生混凝土要求废旧水泥混凝土中颗粒大于5mm的粗集料,并不能对废旧水泥混凝土进行100%的完全再生利用,其余的水泥混凝土废料主要包括品质较差的再生粗集料及颗粒小于5 mm的再生细集料,这些细料主要含有旧水泥砂浆、碎石屑和粉尘,成分复杂、强度低、品质差,一般也不能满足水泥混凝土的生产需要[2]。
 
  2. 试验原材料及配合比
  将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细度模数为2.75的普通中砂,天然粗骨料为最大粒径为5~30mm连续级配的碎石,由某路面废弃混凝土破碎加工而成的再生骨料,按一定比例配合,每组试块编号及其各种材料的用量配合比如表1所示。R-1组中的废旧水泥混凝土块经过筛选和冲洗等复杂处理,R-2组和R-3组只进行了简单的筛选处理。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本次试验中R-1、 R-2组和R-3组的水灰比稍大,这是由于再生骨料比天然骨料的吸水率要高一点,这在很多学者的研究[3-5]中都有提及。
 
  3. 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N-1组的抗压强度比其他组都高,说明粗骨料中含有废旧水泥混凝土块时,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但如果对其废旧水泥混凝土块进行了筛选和冲洗处理,其强度的降低不明显,R-1组只比N-1组的抗压强度降低了2.3Mpa;R-2组和R-3组中的废旧水泥混凝土块处理不够,其强度降低较明显,但仍能满足土渠的硬化施工。
  N-1组的渗透系数比其他组都小,说明再生混凝土的抗渗性不如普通混凝土,这是由于废旧水泥混凝土块表面粗糙,骨料表面还包裹着相当数量的水泥砂浆,并且混凝土块在解体破碎过程中受外力作用产生了大量微裂纹,对混凝土抗渗性能不利;R-1组的渗透系数比N-1组稍大土渠,而R-2组的渗透系数最大,说明废旧水泥混凝土块如未经处理,会极大影响再生混凝土的抗渗性;R-3组比R-2组的渗透系数有所降低,说明粉煤灰的加入对再生混凝土的抗渗性有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因为粉煤灰使原材料的级配更趋合理,使混凝土结构结合更加密实,增加了阻水作用,从而提高了再生混凝土的抗渗性。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再生混凝土的试验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粗骨料中废旧水泥混凝土块含量不高,且对废旧水泥混凝土块进行了筛选和清洗等处理时,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比普通混凝土稍有降低,但影响不大;
  2.如果对再生混凝土中的废旧水泥混凝土块处理不够时,其强度和抗渗性降低较大,但仍能满足水利建设中土渠硬化的要求;
  3.粉煤灰的加入对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不明显,但却能较大地改善其抗渗性,很适合土渠的硬化改造建设。
  总的来说,再生混凝土能很好地解决了新农村建设留下的大量建筑垃圾和农田水利建设需要大量混凝土的矛盾,在对土渠的硬化改造建设中,可以采用再生混凝土,只需对其中的废旧水泥混凝土进行简单筛选即可,但应加入一定配比的粉煤灰,对抗渗性有好处,同时也降低了造价。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2010
  [2].张金喜.道路工程材料资源循环利用技术[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
  [3].陈亮,陈忠范.再生混凝土现状[J]. 混凝土, 2009, 240(10):116-120.
  [4].肖建庄,李佳彬,张振平,等.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 2004, 32(12): 1558-1161.
  [5].任庆旺,邱茂智,薛梅,等.再生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其基本性能[J].建筑技术开发, 2005, 32(2): 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