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农村,通过灌区工程的建设,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有效的保障了我国粮食生产的安全,而且也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三农。长期以来我国灌区在灌溉农田上都采用粗放式的灌溉技术,导致水资源的严重浪费。所以需要加强对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建设,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从而根据农作物需求规律、气象水文及土壤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来进行节水灌溉。改善当前我国水资源供需的矛盾,加快我国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加快农业生态化建设的顺利开展,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文中分析了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并进一步对强化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的重要策略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科技含量;长效机制
灌区工程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国家重要的水利工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灌区也作为重要的农业用水大户,利用灌区工程来对农田进行充分的灌溉,确保农业的增产丰收。但长期以来灌区传统的灌溉技术导致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所以为了有效的节约水资源,需要充分的利用降水和土壤水,在保证农作物增产及不减产的情况下,采取多种措施来对其进行适时适量的浇筑,实现灌溉的经济性,提高环境效益。利用节水改造工程,可以有效的确保灌区农作物的增产丰收,而且还可以对灌区的生态环境有较大的改善,确保土地资源的效益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1.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灌区是用水大户,而我国是一个小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率处于世界的较低水平。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地区,在水资源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则存在着灌区水资源严重浪费的情况,由于工程和技术措施的不利,而导致灌区灌溉水资源利用率较低。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有效的提高灌区水资源的利用,提高灌区工程技术水平,实现灌区的良性发展,则需要对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从而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通过几年来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的实践证明,灌区灌溉用水率得到较大的提高,灌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实现,成效十分显著。但当前灌区在节水改造工程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对灌区节水改造效益的发挥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所以需要强化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建设,为我国当前新农村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2.强化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的重要策略
2.1做好组织管理工作
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包括多个环节,而且又能够细分为多个施工项目,需要涉及到很多管理部门,所以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做好节水改造工程的组织管理工作。首先需要组织管理者做好明确的分工,这样做好自己的份内的工作,出现问题就积极的去解决,做好各部门的协调工作,确保材料、资金及人员上的合理配置;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做好监督、管理和审查工作,由于节水改造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大工程,所以各个项目的进展和质量对于项目整体具有极其重要的的影响,这就需要组织管理人员加强对各项目区的进展和质量情况的指导和督查,确保工程的质量。
2.2做好节水工程建设
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工程的最终目的是节水,使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所以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都在以节约水灌溉为基本出发点,在方案设计、施工建设等环节都是要对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经济状况等进行综合性的考虑,从而确定采用何种方式的节水工程。同时还要为主干渠道增设配置设施,进行节水技术改造,同时还要在各级渠道上增设量水设施,建立水情自动化测控系统,通过各项措施的全面落实,从而有效的提高水的利用率及灌溉率,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加快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3做好技术配套工作,提高科技含量
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节约、利用水资源,从而更好地改善灌区的农业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所以必须提高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而且从提高整个工程的科技含量入手做好技术配套工作。
首先,在施工设计上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根据工程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进行实施方案的设计,切记生搬硬套。
其次,从宏观上进行施工配套工作的建设。建设时必须整个工程实际的节水效果为重点,加强灌区骨干建筑物的配套改造、集中投人、连片治理,力争灌区改造后能达到蓄引结合、调控自如。
第三,在具体的施工建设时必须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并配合普通的常规技术,以稳定、高效的新技术来切实完成节水目标,降低灌溉成本,提高灌区的实际经济效益。
2.4做好资金管理工作
资金对于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国山区较多,因此需要进行节水改造的灌区也很多,完全依靠国家的投入并不现实。所以,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资金管理工作既包括前期的投资工作,也包括后期的资金使用工作。在投资工作上,应该将国家投资、地方投资和农民个人投资三种投资方式结合起来。多种投资方式能够保障资金的快速到位从而尽快地进行工程建设。在资金的使用管理上,首先建立专门的资金管理组织机构,通过专门的人员进行资金的使用管理。其次,还必须针对工程项目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的管理和审计等制度,确保资金合理合法地使用。第三,对于专款专用的项目建设必须实行专门的管理流程用于对资金使用的实时监控。第四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招标投标制和质量终身责任制,专门组织财务人员不间断地对项目土程的资金财务审讨;对于项目涉及到的有关文件、技术档案、资金报告,竣工总结、规章制度、合同由专人负责存档管理。
2.5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是一项以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率,改善灌区农业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为目的的利国利民工程。而且在建设的过程中更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因此,在建成后的使用上必须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避免由于任何短期行为而造成的工程的荒废和毁坏。首先必须改革产权模糊的现象,各地区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用“租、股、卖、包”等形式,充分利用社会资金,不断拓宽水利投资渠道,加强工程建设,切实做到建一处,发挥一处效益。其次,必须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在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施工之前必须明确相关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责,建立长效的监管机制,切实保障工程长期稳定的运行。
3.结束语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作为农业的基础性设施,有效的保证了灌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了农业生产水平的快速提升,所以为了更好的确保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则需要根据当前我国建设市场的环境,做好制约格监管工作,而且在建设过程中二者在进行有效的结合,相互补充,从而推动灌区节水改造工程能够顺利的建设。[科]
【参考文献】
[1]蒋亚银.浅谈灌区节水改造T程[J].建筑T程,2011(12):217.
[2]陶杰.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及改革问题探讨[J].水利T程,2008(115):231.
[3]周建宏.探讨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技术[J].技术应用,2009(69):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