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打破传统教学的模式,针对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知识面广,实践性强等特点,本文从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探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 灌溉排水工程学 教学方法 考核方式
  0 引言
  灌溉排水工程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农田水分状态及其变化规律,通过各种工程及管理措施来调节和改善农田水分状况及其地区的水利条件,介于工程学与农学之间,属于农业工程学科范畴。该课程旨在教会学生利用灌溉排水工程措施,消除水旱灾害,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①由于课程涉及内容广泛、抽象、难度大,为此,作者结合教学经验,从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考核方式等方面开展研究,以期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1 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1.1 教学形式
  灌溉排水工程学是高校针对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常规教学方式多为“一师一课程”的教学,固然对于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但由于本课程的内容多,涉及知识面广等特点,如果采用多教师多阶段授课的接力棒式教学——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优势及授课特点分章节,分重点讲解,更能充分展现不同教师对所授章节的知识精华和独到见解,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科研积累,教学结合科研、科研促进教学,分章节讲解既有效地减轻教师全过程备课压力,又可用更专业更系统的方式准备阶段性教学的内容,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激发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这种教学形式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双重解压。
  1.2 教学方法
  1.2.1 采取以传统教学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的教学方法
  灌溉排水工程是一门通过揭示农田水分运动规律及作物耗水机理,进而服务农业灌排实践的专业课程。传统教学方法——黑板+粉笔,教师可以有条不紊地按照教学设计开展讲解,学生也可以紧跟教师思路,思考和笔记,达到理想的听课效果。但是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创新,②同时由于该课程中涉及众多复杂公式、图表及工程应用习题,如果单纯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将会浪费大量的板书时间,由于课堂时间毕竟有限,相应的授课内容及信息量势必受到影响。如果能充分运用多媒体方式教学进行辅助教学,教师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加强对每一个公式、每一个图表及每道习题解析过程的讲解,加强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提高授课效果。
  1.2.2 采用互动式教学,活跃课堂,提高学习兴趣及动力
  (1)方法多样,活跃课堂。对于本科教学,应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维与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③为了增加课堂气氛,可以采取“问题讨论式”的教学形式,即:将问题分配下去,让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资料,等到下节课时同学们可以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教师针对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辅导讲解,从而使授课内容目标化,具体化,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以学生生源地为教研对象,拓展学生知识面。由于该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广泛,同时在各地区的运用又很广,各地区所实施的灌溉、排水方式方法各有不同,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来自不同省份不同地区的特点,以某些大型工程为指引,由学生讲解所了解的相关知识,如果了解不够,可以课后查阅资料,使学生能更加了解家乡的农业水利状况,从而加深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3)紧密结合实用软件教学,增强授课效果。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可采用部分课堂讲授,部分由学生借助相关软件动手完成,例如灌溉制度内容的讲解,可将内容分成两部分讲解,一部分讲解计算,另一部分可以让学生运用图解法作出作物的灌溉制度,教师对学生完成情(下转第145页)(上接第138页)况进行讲解和点评,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 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2.1 加强课程实验教学
  由于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应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可以紧密结合教师科研项目实施,安排学生进行水分入渗、含水率测定、土壤容重测定等具体实验操作,使学生在掌握该课程基本实验操作方法的同时,开阔学生视野,为后续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及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2.2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课程设计质量
  由于高校总的教学学时的限制,专业课学时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加之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基本上都在第五学期至第七学期开设,而且每门专业课基本都有课程设计,多的操作办法是课程结束就开始课程设计,时间紧任务重,课程设计质量难于保证,同时还会影响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
  建议一是将课程设计集中安排在暑假进行,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可以集思广益,有兴趣并愿意去做课程设计;利用暑假,学生能更好地支配时间,可以充分利用上课所学知识完善课程任务,加强动手能力培养,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课程设计质量。二是课程设计应紧密结合灌排工程案例进行设计,使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统一,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适应工程需要的能力。
  3 考核方式改革
  建议采用多评项、分阶段的汇总考核方式。多评项即包括出勤率、上课的配合情况、课堂小测试、考试、实习等多项综合考虑按比例分配,使最后的考核占的比例尽量缩小;分阶段主要针对出勤率及课堂小测试方面在教学中与多讲师授课相结合的分阶段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打分。在课堂上采用“现学现考”的方式。即在每节课后剩余五到十分钟的时间对当堂课程中的重点进行测试,并要求学生答题时注明个人信息,这样也省去了课前出勤率的统计,在另一方面又可检验本次课的教学效果,并有助于通过测试看出学生的听课情况,同时,这种方法还有效地帮助学生抓重点理思路,以及侧向地督促学生注重课堂时间,争取达到当堂内容当堂消化的效果。这样综合长期的评价考核才能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真正实现以考核为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的教学理念。
  4 结语
  人才培养应始终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④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的教学,只有紧密结合该课程特点,以及授课对象层次,合理采用教学方法、手段和考核评定办法,才能真正实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注释
  ① 王孟雪,于立红.《农田水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 34):21558-21559.
  ② 吴小红,吴铭.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制定高校教学改革措施[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72-77.
  ③ 徐冬梅.“工程水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教文汇,2010(1):114-115.
  ④ 肖让,张永玲,叶含春等. 《水利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山西建筑,2011.37(35):22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