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将水利放突出的位置,同时提出新的要求。在水资源管理方面,提倡集约资源进一步提高利用效率,提高其收益,对水源地和用水总量加强管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全面推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关键词:渠道 渗漏 防治 
  1 农业灌溉渠道的重要性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对水利工作继续给予高度重视,同时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将水利放突出的位置,同时推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建设节水型社会。 
  东雷二期抽黄灌区地处渭南市北部,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550mm左右,不能满足农作物的高产需要,特别是降雨时间很不固定,分布极不均匀,不仅在缺雨年份干旱成灾,即便在丰雨期,也常因季节性干旱造成庄家欠收。干旱缺水是我区农业生产的一大威胁。因此发展农田灌溉事业,在我区农业生产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对于农田水利建设来说,通常情况下要以节水灌溉为目标,通过合理布局、统一归划,借助节水灌溉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显著提高农村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改善农村人民的生活条件,通过持续利用水资源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业水利体系的重要内容,通常情况下也是农业水利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并且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当前,灌溉用水量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而日益增加,进一步导致灌溉水源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因此灌区除继续设法扩大水源外,还需要加强管理,同时做好相应的配套工程,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渠道发生渗漏。 
  2 渠道渗透的形成原因及影响 
  渠道经过长期的负载运行,水流冲刷,以及热胀冷缩,衬砌面形成蜂窝状,部分脱落。伸缩缝材料老化脱落,防护能力减弱,形成慢渗及漏渗。 
  渠道水的渗漏,不仅降低渠系水利用系数,还抬高地下水位,使农田进一步受到渍害,对于盐碱化威胁比较严重的地区,通常情况下还要防止发生次生盐碱化。 
  3 防治渠道渗透的方法 
  3.1 土料压实防渗。为了防止渠道发生渗漏现象,通常情况下通过土料压实防渗的方式进行处理,所谓土料压实防渗就是将一层压实的土料防渗层铺设在渠底表面。他具有造价低和施工简单等优点。当前采用土料压实防渗方法对渠道进行处理,具体措施是:通过对渠底土壤进行压实,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渗漏,或者利用粘土、沙粘土建立防渗层。在对土壤进行压实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需要清除渠底和渠坡的杂物。此外,对于土料的含水量要严格掌握。 
  3.2 土料护面防渗。三合土是石灰、沙、和粘土以重量比1:(1-1.5):(4-6)三者拌合而成,是一种很好的防渗材料。施工时,先将三者按比例配合拌匀,再加水(灰土含量控制在35%左右)拌匀后堆置一段时间,使石灰充分沤熟即可铺筑。防渗层的厚度一般为20-30cm,铺筑时渠坡应分层铺设夯实,每层后30-35cm,逐层上升至渠顶,然后削坡拍打至出浆。为提高防渗性能和表面强度,可在阴干后的三合土表面涂刷一层青矾(硫酸亚铁)水,再拍打一次,效果较好。水泥土是水泥和土的混合物,这些都可用来做防渗材料。这类防渗措施效果较好,能就地取材,造价较低。但施工工艺要求高,若施工质量控制不好,容易剥落或开裂。一般适用于盛产石灰地区流量不大的中小型渠道,不宜在严重冰冻的地区使用。 
  3.3 石料、砖料衬砌防渗。通过石料衬砌的方式对渠道进行处理,利用这种方式进行防渗,通常是就地取材,在山丘区和石料采集方便的地区,这种方式比较适用。通常情况下,石料主要包括:块石、片石、和卵石等,衬砌方法主要包括:浆砌和干砌勾缝等。 
  3.4 混凝土衬砌防渗。通常情况下,混凝土衬砌的施工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分别是现场浇筑和预制装配。对于两种施工方式,各有优点,其中现场浇筑的优点主要表现在:衬砌接缝少,造价低;而预制装配方式: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可缩短工期。此外,混凝土防渗还有采用槽型装配式结构的。渠道衬砌不仅可以减少渗漏,还有以下几方面作用:①提高渠道的抗能力。②减少渠道糙率,加大流速,增加输水能力。③减少渗漏对地下水的补给。④减少渠道淤积,防止渠道生长杂草。 
  3.5 塑料薄膜防渗。塑料薄膜一般选用聚氯乙烯为好,这种材料生产量大、品种多、价格低。用塑料薄膜进行渠道防渗的优点很多,主要是防渗效果好、重量轻造价低、施工简单、抗腐蚀能力强等。 
  3.6 沥青护面。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利用沥青薄膜、沥青砂浆、沥青玻璃纤维布油毡或沥青混凝土做渠道护面。 
  此外,新出品的胶泥条对衬砌渠道的伸缩缝处理有很好的效果。它具有携带便捷,高效等特点,适合于渡槽等输水建筑物的底面连接段的防渗。 
  渠道及其建筑物与其它水工建筑物一样,由于自然界物理、化学作用的影响,以及管理不当等原因而要经常维修。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好的服务于三农,成为我国粮食高产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静,张维彬,王坚.渠道防渗技术介绍[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3(06). 
  [2]任德林.水工建筑物[M].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3]颜振良,刘亚凤,郑秀君,李龙江.渠道防渗的几种措施[J].现代化农业,199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