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指出了农村饮用水工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解决,给工程安全维护管理与运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了建立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长效运行机制,提出了几点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建议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 s27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t2012-08(02)9815 
1我国农村饮水工程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集中供水的普及程度较低,而且规模普遍偏小,主要以单村供水为主。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数量大、分散、工程规模小,服务对象大部分为一般村,群众承受能力有限,水费标准低且收取困难,给工程维护管理和经营带来了困难。就全国来说,不同的工程类型、规模,不同的自然、经济和技术条件决定了工程的管理模式。农村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是目前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多年来,各地在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严重影响了工程长效运行机制的建立。 
1.1工程单位性质界定不明晰,运行经费没保障 
农村饮水工程的主要任务是满足农村居民、乡镇企事业单位的日常用水需要,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企事业单位的正常工作和生产。一方面,农村饮水工程具有很强的公益性或公共性);另一方面,农村居民饮水作为家庭行为的一部分,又具有自利性和排他性特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农村饮水工程可以界定为准公益性工程。然而,目前国家对于农村饮水工程管理单位一直缺乏明确的定性。农村饮水工程管理单位定性不清,导致工程运行管理及维修养护缺乏稳定经费来源。目前大部分农村饮水工程由于水价标准低、收取困难,所收水费只能维持工程的基本运行,无法提取折旧费和修理费。由于没有稳定的维修养护经费来源,当工程、设备需要维修甚至大修时,无资金保障,从而造成工程带病运行或报废,不仅影响了工程的经济效益,也制约了工程供水条件的改善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1.2部分工程产权不清,管理责任不落实 
我国20世纪修建的农村饮水工程主要是按照民办公助的原则,由政府出资、农民投资投劳修建起来的。建成的工程设施归当时的公社或生产队以及集体所有,由受益村集体组织负责管理。80年代初,农村开始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逐渐退出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没有集体经济组织依托的集体,从而造成工程产权模糊,维护管理责任难以落实,形成了工程有人建、有人用、无人管的状况。 
1.3供水成本过高,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尚未建立 
首先,农村饮水工程单个工程规模小,供水量少,制水成本相对较高。其二,饮水工程用电成本高。大部分地区农村饮水工程用电按照非普通工业用电、普通工业用电或商业用电电价收费。其三,税费政策混乱,水厂负担重。目前农村供水厂需缴纳各种名目繁多的税费,如集体企业所得税、集体企业增值税、集体企业城市维护建设税、一般教育费附加税、集体企业土地使用税和其他印花税等。 
1.4人员专业水平低,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 
有部分供水站和供水厂没有严格按照水利部村镇供水站定岗标准实行定岗和定编,一方面管理人员过多,人浮于事,大大增加了工程供水成本。另一方面由于超编水厂专业人员进不来。目前农村水厂管理人员中,除少数经过专门培训外,多数还缺少专业技术培训,特别是单村供水工程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业务素质较低,不能适应工程日常管理工作要求,更没有建立技术服务体系。 
2建议与对策 
2.1逐步明晰工程性质及管理职责,提高效率,保障经费 
对于青海来说,农村大部分的水窖、水池、水柜等微型集雨工程,可采取国家补助,农户自建、自有、自管、自用的体制;对自然村或行政村为单元的小型农村饮水工程,则可采取国家补助,农户自筹,由受益农户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成立用水协会,实行自主管理;对跨村、跨乡的区域集中供水工程,采取专管机构、受益村和用水户协会管理相结合的办法,实行有偿供水。村集体管理,即农村供水工程实行村集体管理,工程维修运行费用由村集体负担。在管理的实施过程中,要用水户参与进来,使农村供水管理过程公开和公正,在村领导班子领导下实行民主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村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对于私人投资或股份制形式修建的供水工程,由业主负责管理。同时,完善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县水利局和乡镇水利站为主的基层服务体系通过开展技术培训、经验交流,推广先进实用技术,进行行业指导与服务。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工程性质及管理职责相对明确,大大提高了供水效率,维护经费有了一定保障。 
2.2把工程产权及管理责任落到实处 
如北京市农村集中供水厂主要由基层水务站管理,水务站占55%;由专业公司进行管理的占22%;由乡镇政府进行管理的占16%;由村委会进行管理的占7%。集中供水村内部分由农民用水协会分会和管水员负责管理。单村供水站由农民用水协会分会负责管理,管水员负责供水设施的日常管护。这种方法优点在于工程产权及管理责任十分明确,当然,同样也要求管理模式专业化水平高,管理相对规范,这主要在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与地区采用,就青海来讲,在条件成熟的部分地区也可以尝试。 
2.3建立健全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 
农村饮水工程供水成本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农村未形成完善的水价机制,因此,青海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要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搞一个农村饮水水价的指导意见,在意见中必须明确:比如,农村饮水工程用电的电价收费标准,税费的范围要明确,如集体企业所得税、集体企业增值税、集体企业城市维护建设税、一般教育费附加税、集体企业土地使用税和其他印花税等,对于农村供水站来讲,该免得要坚决取缔,使农村水价维持在合理的范围,从而逐步建立符合本地区的水价形成机制。 
2.4提高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完善技术服务体系 
目前农村水厂管理人员中,大多数未经过专门培训外,更缺少专业技术培训。为了提高专业技术素质与管理水平,必须要对相关人员做技术培训,组织技术比赛。农村饮水工程规模一般较小,但涉及机、电、管路安装及建筑等各个专业,管理维护专业性强,亟需建立健全对乡镇、村级供水厂提供管理、指导、服务的社会化技术服务体系。通过成立各类服务实体,为基层提供农村供水技术培训、药剂、维修、水质检测等技术服务,及时解决工程运行中的问题。 
3结 语 
农村饮水工程是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建好管好用好这些工程,使其正常和长期发挥作用,是各级水行政管理部门面临的一项紧迫、长期的任务,因此国家、地方各级水行政管理部们要把工作做到实处,逐步推进我国农村供水改革与实践的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刘桂香(1981—),女,助理工程师、造价员。2002年毕业于青海大学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主要从事水利建设工程施工。现任青海亿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