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快骨干渠道改造步伐

灌区干渠、支渠、退水渠中,目前分别有94.808km、335.555km、34.765km土渠,这是引发安全事故、造成水源浪费的关键问题。对此,今后实施灌区工程改造,应首先加快骨干渠道的改造步伐,切实解决渠道衬砌率低的问题。①优先安排衬砌率低的北干渠,力争实现全面衬砌。②以恢复实灌面积为目标,酌情实施南干渠衬砌改造;③加大灌区中、下游地区支渠改造力度,重点是礼泉、咸阳和兴平三大总站,努力使灌区支渠衬砌率达到75%,礼泉、咸阳总站支渠衬砌率达到80%;④重视退水渠的衬砌和建设,完善渠道防汛功能,争取5年内使退水渠衬砌率达到100%。

2建立清淤长效机制

目前灌区干、支、退总淤积量达136.39万m3,淤积长度达669.54km,造成渠道输水能力锐减。南干渠过水能力仅为设计值的12.5%~25%,几乎丧失输水功能。为此,应将渠道清淤问题提上重要日程。①租用或购买新型清淤机械,实行以机为主,人机结合,大规模组织开展渠道清淤;②增加日常性维修投入,加强平时管护,严防小隐患酿成大险情;③建立渠道清淤包抓机制,把清淤列入每年冬、春修重点之一,根据管辖范围划片包干,落实责任,实行以奖代补;④有计划、有步骤推进全线清淤,对重点地段、重点渠道,可每年根据财力安排逐段清理,积少成多,逐步改善淤积状况,增加输水能力;⑤按照效益优先原则,优先安排清理干渠以及一些控制面积大、用水效益高的支渠,特别是塬上总干和塬下北干渠道;⑥加大水政执法力度,重点解决塬下北干板桥退水渠、兴平城区段和渭河入口段的垃圾入渠问题。

3重点改造填方渠道及险段工程

灌区干、支、退水渠填方及险段总长约190km,其中干渠36.446km、支渠151.685km。下一步应优先改造干渠填方及险段,重点是塬上总干和塬下北干,力争在5年内彻底治理干渠填方及险段。同时,支渠填方及险段应引起高度重视,努力在“十二五”期间,按照轻重缓急原则逐步改造。

4重视解决灌区桥梁改造问题

从调查状况看,灌区桥梁完好率为70%,绝大部分已到使用年限。因此,以桥梁为代表的渠系建筑物改造应列入今后灌区工程改造的重点内容。①加大宣传力度,引起全社会对渠道桥梁改造的共同关注;②按照“谁受益,谁建设”的原则,落实地方政府和受益群众的主体责任,发动和鼓励群众投资兴建改造;③争取上级支持,尽可能地将此纳入灌区改造规划,逐步实施,扩大范围,有序推进。

5彻底治理总干渠道塬边滑坡体

塬上98km总干渠15处滑坡体,目前仅经过局部削坡、坡脚砌护等简单处理,仍威胁着渠道行水安全。特别是汛期一旦发生问题,对下游城镇、工厂、铁路、公路等必将造成严重损失。对此一要新增必要的观测设施,加强日常监测、加强安全巡护,建立定期报告制度;二要按照灌区“十二五”规划,认真组织安全状况普查,邀请专家综合评鉴,积极争取立项,对滑坡体采取边坡砌护、削头减重等方法予以彻底治理。

6多方并举切实加强工程管护

①制定新的管护措施,完善内部管理考核办法,建立长效工作机制;②推进工程管养分离改革,继续推行巡护接力、划段包干、奖罚并举等方法,切实落实管护责任,对重点设施、危险地段和危桥在行水期实行24小时安全巡查,严防不安全事故发生;③加大暂时闲置水利设施的保护力度,明确管理范围和目标,防止人为破坏和侵种侵占,对已发生的违法案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④制定严格的垃圾入渠治理办法,建立有效举报和水政同抓机制,有效维护渠道设施功能。

7结语

水利工程是灌区供水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发挥灌溉排涝、防洪保安、生态保护、水系平衡四大功能的有效载体,在多年运行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工程效能发挥。宝鸡峡管理局应抢抓目前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投入巨资改造灌区、兴修水利的现实机遇,制定翔实规划,多方争取投资,不失时机,坚持不懈加快灌区水利工程改造步伐,为服务“三农”、提高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