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接地装置是水电站防雷的主要措施,是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关键,因此,做好水电站接地设计工作意义重大。本文针对水电站的实际特点,对电站接地设计进行了阐述,为水电站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关键词】 水电站 接地装置 设计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电压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系统容量的不断增大,接地故障电流和发电站、高压配电装置接地网的面积亦不断增大。接地装置是电站或变电站电气设备中重要的部分,也是设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保障人员的人身安全,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避免和减小雷击的损害,在水电站接地设计中,要采取经济、可行、合理的接地方案使整个地网的接地电阻满足要求,将水电站内外的接触电势、跨步电势和转移电势限制在安全值内,使电站接地装置构成均衡电位接地系统。 

  1 接地电阻确定 

  传统设计一般认为,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的接地电阻R≤0.5Ω,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和低压系统接地电阻R≤4Ω则满足接地电阻要求,而忽视短路电流的大小对接地电阻的影响,这是不恰当的。如,在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中,若强硬规定接地电阻达到0.5Ω则满足接地要求,当电网的接地故障电流I>4000A时,接地电阻按R≤2000/I计算就会小于0.5Ω,此时接地电阻就达不到系统接地要求,短路故障情况下就可能会直接危及人员或设备安全;或当接地故障电流I<4000A,接地电阻就会大于0.5Ω,此时接地安全性能提高,但可能会因此增加了接地装置的耗材和接地的难度,接地投资提高。因此入地短路电流计算是设计接地网的基础,在设计接地网之前,需按设计水平年确定电网在非对称故障情况下最大入地电流值I,采用公式R≤2000/I(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和R≤120/I(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计算对应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 

  2 接地网型式 

  水电站的接地网一般由水工建筑物、通航建筑物、电站厂房建筑物、变电站等处的自然接地网和人工接地网组成,各个自然接地网和人工接地网至少用两根接地干线连接,构成全厂的总接地系统。自然接地体主要由泄洪闸坝、船闸、拦污栅、排沙洞、主副厂房等部位的钢筋网、闸门槽、压力钢管、尾水管金属里衬等钢构件组成,对水工结构中的接地钢筋网需进行焊接,以保证电气的连通。当利用自然接地体接地,接地电阻不满足要求时和在高压配电装置的场地应设置人工接地网。人工接地网以水平接地体为主,垂直接地体为辅敷设,设计应尽量降低网内的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压差。人工接地网外缘闭合,外缘各角做成圆弧形,圆弧半径不宜小于均压带间距的一半,接地网内敷设有水平均压带,埋深不小于0.6m。 

  接地网型式有有长孔和方孔两种,如图1所示。 

  长孔布置与方孔布置方式相比,存在以下问题: 

  (1)长孔地网某一条均压线断开时,均压带的分流作用明显降低。方孔地网纵、横向均压带相互交错,当某条均压线断开时,对分流效果影响不大,优于长孔地网。 

  (2)长孔地网均压线距离较长,发生接地故障时,沿均压线电压降较大,易造成二次控制电缆和设备损坏。而方孔网均压效果较好且可靠性高。 

  因此,在接地网设计时,条件允许时采用方孔均压网设计更为可靠,利于提高接地安全性,应优先并着重予以考虑。 

  3 接地材料的选择 

  接地材料一般选用结构钢制成,选用时必须对材料进行检查,材料不应存在严重的锈蚀、厚薄或粗细不均匀等现象。 

  接地材料的直径或截面,应符合载流量、短路时自动切除故障段时间以及热稳定与均压的要求,且不应小于表1所列规格。 

  垂直接地体通常采用角钢或钢管制成,虽然角钢制成的接地体在散流效果方面比钢管差一点,但施工难度小、成本低,所以现场安装一般采用角钢。规范中要求的比较理想的为50mm×50mm×5mm的镀锌角钢,但从防腐角度和增加使用年限考虑,逐渐改用63mm×63mm×6mm的镀锌角钢,实践中也证明其防腐效果较好,镀锌角钢或扁钢宜采用热镀锌材料。 

  4 防腐措施 

  接地体的腐蚀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腐蚀,接地线不能满足接地短路电流热稳定的要求,或者形成电气上的开路,使设备失去接地。接地体的腐蚀速度与该接地体所处地区土质、气候和周围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设计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可采取增大接地体截面和厚度,或采用防腐材料。一般,人工接地网较容易发生腐蚀,如变电站设备构架接地引下线离地约30cm段,电缆沟内的接地线、各接地线之间的焊接头等。 

  4.1 主接地网的防腐措施 

  (1)对接地体涂防锈漆或镀锌。 

  (2)采用降阻防腐剂。降阻防腐剂为弱碱性,pH值为10,而大多土壤为弱酸性,pH值为6,故可减弱对铁元素的腐蚀作用。 

  (3)因地制宜选择抗腐蚀性能好的材料,使设计更合理、经济。如腐蚀较严重的变电站选取热镀锌钢、铜包钢或防腐导电材料,腐蚀轻微的变电站选用热镀锌钢或增大接地材料的截面或厚度。 

  (4)采用无腐蚀性或腐蚀性小的土壤回填接地体,并避免施工残物回填,尽量减小导致腐蚀的因素。 

  4.2 接地引下线的防腐措施 

  采用特殊防腐措施。在接地体周围,尤其在拐弯处加适当的石灰,提高pH值;或在其周围包上碳素粉加热后形成复合钢体。另外,在接地引下线地下近地面10~30cm处套一段绝缘,如塑料管等,以防腐蚀。 

  5 降阻措施 

  5.1 充分利用自然接地体降阻 

  大多数水电站建设在山区、河流的峡谷地区,位于坚固的岩石基础上。接地一方面受到地形的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地电阻率极高,造成接地相当的困难。所以在接地设计中,首先要充分利用自然接地体,如混凝土结构物中的钢筋骨架、金属结构物以及水上、水下金属管道等自然接地体。如某水电站,厂房和闸坝周围所处均为岩石基础,但变电站离厂房较远,基础为沉积的河滩,且有高达八米的电阻率较低的回填土,同时每一设备构架都有一个深达十米以上的桩基础。该电站在设计时将设备构架桩基础内的环形钢筋网每隔5米距离焊接起来,引上变电站的人工接地网,并在不同的地方用接地干线引至厂房的主接地网。通过这样,总接地网的接地电阻降低较明显,达到了接地要求。   此外,在人工接地网的设计中,为了充分发挥自然接地体的降阻作用,应尽量减少人工接地体对自然接地体的屏蔽作用。 

  5.2 多支外引式接地装置 

  不少电站接地装置附近有导电良好及不冻的河流湖泊、水井、泉眼、水库、大树下等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地方,此时可利用该处进行人工接地网的敷设;又或者在水库、宽阔的尾水渠和和下游河道、施工后遗留的导流洞等静水区敷设水下接地网,以降低接地电阻。在设计时,考虑到连接接地极主干线自身电阻所带来的影响和效果,外引式接地极长度不宜超过100m。另外,连接线和外引接地装置的截面还应满足要求,并做好防腐处理。如用1个外引接地装置不能把接地电阻降到合格范围,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置3~4个外引接地装置。 

  5.3 深井式接地 

  在不能用增大接地网水平尺寸的方法来降低流散电阻的情况下,如果周围土壤电阻率不均匀,地下深处的土壤或水的电阻率较低时,可采取深埋接地极来降低接地电阻值。水电站一般位于山区,土壤为不均匀土壤,若下层的土壤电阻率高于上层的土壤电阻率,此时深井法打井的费用要比水平接地体高许多倍,且降阻效果还没有水平接地体的效果好,应采用外延扩网的办法降阻。 

  5.4 利用接地电阻降阻剂 

  在不可能采用深井接地和引外接地地方,当地网面积不太大,可因地制宜采用降阻剂和低电阻率材料置换的人工降阻措施。如某水电站的室外开关站基础是岩石,电阻率极高,计算得出该开关站的人工接地网接地电阻远远超出接地要求。附近也没有可外引接地网的适合地方。后经过研究计算,在站内地网每条水平接地体敷设的地方开挖一条80×160×130cm(下底×上底×高)的梯形人工接地沟,沟内回填低电阻粘土并分层捣实,接地体埋深70cm。施工完毕,实测接地电阻已符合要求。最后开关站的人工接地网还引出三条接地干线与厂房的主地网连接。 

  人工降阻剂的在接地极周围敷设后,可以增大接地极外形尺寸,降低接触电阻,对减小集中接地体的工频接地电阻效果明显。但需注意接地体的布置方式和选择电阻率低、性能稳定、无腐蚀、使用周期长的降阻材料。 

  6 结语 

  防雷接地工程是水电站一项重要的防御保护工程,对于保障水电站设施设备正常工作及人身生命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进行接地设计时,应本着科学、认真的精神,结合现场情况做详细的分析,不断完善接地设计,以期达到良好的防雷接地保护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祖杰.贵州省乌图河一级水电站接地设计方案[J].山西水利科技,2009年02期. 

  [2]李东海,唐燕斌.变电所接地网防腐措施[J].农村电工,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