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水土保持事业取得的成绩,当前所面临的形势,保护措施及未来的计划。
【关键词】水土保持事业;形势;措施;计划
1. 水土保持事业取得的成绩
各级水利水保部门紧紧抓住国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历史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加强管理,扎实工作,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思路实现了重大的战略性调整,水土流失防治速度明显加快,各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各级水土保持部门狠抓规划、技术标准、教育等基础工作,有力地提高了全行业科技水平。
1.1重点治理大幅度拓展,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步伐加快。
(1)在继续实施长江、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京津风沙源治理、晋陕蒙砒砂岩沙棘生态工程、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二期、国家八大片、农发水土保持等重点工程建设的基础上,新启动实施了首都水资源水土保持项目、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工程、东北黑土区和珠江上游石灰岩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等4项重点工程。水土保持投入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2)重点治理的加强带动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大发展。随着水土保持重点防治的推进,水土流失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群众粮食自给问题稳定解决,进入江河湖库的泥沙明显减少,有效保护和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为实现治理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林业、环保等相关部门的生态治理取得重大进展,有力地推动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1.2监督执法进一步加强,人为水土流失得到初步遏制。
(1)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我部先后与环保、铁路、交通、国土、电力、有色金属、煤炭等部门联合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规定,制定和出台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等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
(2)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规范化建设稳步推进。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人为水土流失加剧的趋势基本得到有效遏制。与国家发改委、国家经贸委、环保总局、铁道部、交通部等部门联合,开展了多次执法检查专项行动,各地充分发挥人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采取重点检查、舆论曝光、群众举报等多种方式,加强了对开发建设项目全过程的水土保持监管。
1.3生态修复实现历史性突破,修复区生态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1)进入新世纪以来,根据水利部党组新的治水思路,各级水保部门积极调整工作布局,在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同时,开展了依靠生态自我修复防治水土流失的探索与实践,取得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目前,生态自我修复已成为水土保持工作的核心理念,得到了中央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2)生态修复还有效促进了生态环境和农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许多修复区走上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了土地增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地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对生态修复的认识明显提高,并逐步把依靠生态自我修复作为本部门或当地开展生态建设的重要措施和手段,进而推动了全国生态建设的深入展开。
1.4监测评价体系建设初见成效,水土流失预测预报能力增强。
(1)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一期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初步实现了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流域机构监测中心站和西部13个省级监测总站三级之间信息的互连互通。进行了第二、第三次全国水土流失遥感调查,基本摸清了全国水土流失情况和动态趋势,为国家生态建设宏观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2)开展了基础数据库和信息化建设,监测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果。发布实施了《水土保持监测资格证书管理暂行办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建设轨道。水保监测机构队伍建设扎实推进。
1.5基础工作不断强化,科技支撑与技术标准体系初步形成。
(1)推进水土保持分类管理,积极开展水土保持专项规划和重点工程规划。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划分工作顺利完成并经国务院批准公告,明确了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和重点治理区各自的分布及其防治布局。
(2)完善技术规范和标准建设。我部先后出台和修订了《工程前期工作暂行规程》、《工程概(估)算定额及编制说明》和《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等全国性技术标准30多项,水土保持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基本形成。
(3)进一步强化水土保持科技人才教育体系,加强科学技术研究与推广。我部先后建立了一批水土保持科学研究试验站、国家级水土保持试验区和土壤侵蚀国家重点试验室。水土保持教育工作快速发展。多所大专院校开设了水土保持专业或课程,培养了一大批水土保持专业人才。
(4)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开展了水土保持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实施了科技部组织的创新项目和“948”科技引进项目的研究,初步开发出10多个不同尺度水土流失预报模型。现代高新技术应用取得重大突破,提高了水土保持管理水平。
(5)加强全方位的业务技术监管。推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监测评价、工程监理的资质管理。
(6)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2. 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形势
现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起步阶段。水土保持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2.1面临的机遇。
(1)科学发展观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一方面,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贯彻和落实也为水土保持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重要的指导思想。另一方面,搞好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和保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2)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为加快水土保持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对做好当前和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3)水利发展的战略部署为水土保持工作明确了任务。水利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全面规划、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坚持走资源节约,坚定不移地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努力解决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水问题,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
(4)全社会生态意识明显增强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要求越来越高,这对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来说非常有利。
2.2面临的挑战。
(1)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依然很重。水土流失成为威胁国家生态安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制约因素。特别是西南地区的石漠化、西北地区的土地沙化、东北黑土区的黑土流失,以及遍布全国的坡耕地和侵蚀沟水土流失问题十分突出,都已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2)人为水土流失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我国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各种开发建设活动大量增加,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水土流失加剧的趋势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对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构成巨大压力。
(3)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现在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水土资源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今后随着铁路、公路、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土地、矿产资源、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将进一步增加对水土资源的需求。
(4)水土保持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最近水利投资呈逐年减少的趋势,水土保持的投入也随之下降。水土保持工程作为社会公益性基础设施,由于投资收益周期长,市场融资难度较大。
(5)行业自身发展的局限性。从目前水土保持行业来看,在思想认识、队伍建设、基础工作等方面,尚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亟待进一步改进、完善与提高。
3. 明确目标,突出重点,落实措施
3.1水土保持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开展各项工作的基本指针。
(2)紧紧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农村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水源保护区和城市郊区,要把水土保持和村容、村貌整治有机结合起来,加强以防治面源污染和清除生活污水、垃圾等为主要内容的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保护水源,改善生态环境,改善村镇人居生活条件,发挥水土保持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排头兵的作用。
(3)始终坚持“两个可持续”的根本目标水土流失、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三者互为因果、相互关联。在水土流失防治中,必须统筹考虑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及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
(4)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同地区之间自然条件和水土流失状况差异很大,各地应研究当地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因地制宜。
(5)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一方面要统一部署,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另一方面又要注意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
3.2水土保持的目标任务。
预防监督、综合治理、生态修复、监测评价、维护饮水安全、改善人居环境。
3.3主要保障措施。
(1)积极推进依法行政。要继续在依法行政方面下功夫。一是提高水保人员素质,规范行业管理。二是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相关配套法规。三是进一步加大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和方案审批。加大对中小型开发建设项目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农业开发过程中水土保持监督和管理。四是更新执法理念,强化社会监督。
(2)切实搞好宣传与引导。水土保持工作能否顺利推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社会生态与环境意识水平。要继续开展广泛深入的水土保持宣传。特别是强化青少年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开展全民水土保持科普活动,努力营造保护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舆论氛围,提高全社会保护资源环境的自觉性。
(3)努力深化各项改革。一是完善社会参与和激励机制。二是完善水土保持的组织协调机制。三是要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4. 总结过去的经验,制定未来水土保持工作计划
(1)圆满完成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
(2)积极推进和强化水土保持行政管理。
(3)继续大力推进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
(4)进一步加大生态自我修复工作力度。
(5)推动面源污染防治和清洁型小流域建设。
(6)积极推进“四荒”治理工作。
(7)加强规划宣传科研等基础性工作。
水土保持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党中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的部署,以实现“两个可持续”为根本目标,奋发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推动水土保持事业新发展,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水土保持事业;形势;措施;计划
1. 水土保持事业取得的成绩
各级水利水保部门紧紧抓住国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历史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加强管理,扎实工作,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思路实现了重大的战略性调整,水土流失防治速度明显加快,各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各级水土保持部门狠抓规划、技术标准、教育等基础工作,有力地提高了全行业科技水平。
1.1重点治理大幅度拓展,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步伐加快。
(1)在继续实施长江、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京津风沙源治理、晋陕蒙砒砂岩沙棘生态工程、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二期、国家八大片、农发水土保持等重点工程建设的基础上,新启动实施了首都水资源水土保持项目、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工程、东北黑土区和珠江上游石灰岩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等4项重点工程。水土保持投入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2)重点治理的加强带动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大发展。随着水土保持重点防治的推进,水土流失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群众粮食自给问题稳定解决,进入江河湖库的泥沙明显减少,有效保护和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为实现治理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林业、环保等相关部门的生态治理取得重大进展,有力地推动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1.2监督执法进一步加强,人为水土流失得到初步遏制。
(1)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我部先后与环保、铁路、交通、国土、电力、有色金属、煤炭等部门联合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规定,制定和出台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等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
(2)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规范化建设稳步推进。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人为水土流失加剧的趋势基本得到有效遏制。与国家发改委、国家经贸委、环保总局、铁道部、交通部等部门联合,开展了多次执法检查专项行动,各地充分发挥人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采取重点检查、舆论曝光、群众举报等多种方式,加强了对开发建设项目全过程的水土保持监管。
1.3生态修复实现历史性突破,修复区生态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1)进入新世纪以来,根据水利部党组新的治水思路,各级水保部门积极调整工作布局,在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同时,开展了依靠生态自我修复防治水土流失的探索与实践,取得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目前,生态自我修复已成为水土保持工作的核心理念,得到了中央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2)生态修复还有效促进了生态环境和农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许多修复区走上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了土地增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地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对生态修复的认识明显提高,并逐步把依靠生态自我修复作为本部门或当地开展生态建设的重要措施和手段,进而推动了全国生态建设的深入展开。
1.4监测评价体系建设初见成效,水土流失预测预报能力增强。
(1)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一期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初步实现了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流域机构监测中心站和西部13个省级监测总站三级之间信息的互连互通。进行了第二、第三次全国水土流失遥感调查,基本摸清了全国水土流失情况和动态趋势,为国家生态建设宏观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2)开展了基础数据库和信息化建设,监测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果。发布实施了《水土保持监测资格证书管理暂行办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建设轨道。水保监测机构队伍建设扎实推进。
1.5基础工作不断强化,科技支撑与技术标准体系初步形成。
(1)推进水土保持分类管理,积极开展水土保持专项规划和重点工程规划。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划分工作顺利完成并经国务院批准公告,明确了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和重点治理区各自的分布及其防治布局。
(2)完善技术规范和标准建设。我部先后出台和修订了《工程前期工作暂行规程》、《工程概(估)算定额及编制说明》和《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等全国性技术标准30多项,水土保持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基本形成。
(3)进一步强化水土保持科技人才教育体系,加强科学技术研究与推广。我部先后建立了一批水土保持科学研究试验站、国家级水土保持试验区和土壤侵蚀国家重点试验室。水土保持教育工作快速发展。多所大专院校开设了水土保持专业或课程,培养了一大批水土保持专业人才。
(4)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开展了水土保持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实施了科技部组织的创新项目和“948”科技引进项目的研究,初步开发出10多个不同尺度水土流失预报模型。现代高新技术应用取得重大突破,提高了水土保持管理水平。
(5)加强全方位的业务技术监管。推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监测评价、工程监理的资质管理。
(6)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2. 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形势
现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起步阶段。水土保持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2.1面临的机遇。
(1)科学发展观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一方面,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贯彻和落实也为水土保持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重要的指导思想。另一方面,搞好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和保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2)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为加快水土保持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对做好当前和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3)水利发展的战略部署为水土保持工作明确了任务。水利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全面规划、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坚持走资源节约,坚定不移地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努力解决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水问题,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
(4)全社会生态意识明显增强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要求越来越高,这对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来说非常有利。
2.2面临的挑战。
(1)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依然很重。水土流失成为威胁国家生态安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制约因素。特别是西南地区的石漠化、西北地区的土地沙化、东北黑土区的黑土流失,以及遍布全国的坡耕地和侵蚀沟水土流失问题十分突出,都已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2)人为水土流失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我国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各种开发建设活动大量增加,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水土流失加剧的趋势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对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构成巨大压力。
(3)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现在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水土资源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今后随着铁路、公路、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土地、矿产资源、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将进一步增加对水土资源的需求。
(4)水土保持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最近水利投资呈逐年减少的趋势,水土保持的投入也随之下降。水土保持工程作为社会公益性基础设施,由于投资收益周期长,市场融资难度较大。
(5)行业自身发展的局限性。从目前水土保持行业来看,在思想认识、队伍建设、基础工作等方面,尚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亟待进一步改进、完善与提高。
3. 明确目标,突出重点,落实措施
3.1水土保持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开展各项工作的基本指针。
(2)紧紧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农村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水源保护区和城市郊区,要把水土保持和村容、村貌整治有机结合起来,加强以防治面源污染和清除生活污水、垃圾等为主要内容的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保护水源,改善生态环境,改善村镇人居生活条件,发挥水土保持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排头兵的作用。
(3)始终坚持“两个可持续”的根本目标水土流失、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三者互为因果、相互关联。在水土流失防治中,必须统筹考虑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及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
(4)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同地区之间自然条件和水土流失状况差异很大,各地应研究当地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因地制宜。
(5)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一方面要统一部署,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另一方面又要注意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
3.2水土保持的目标任务。
预防监督、综合治理、生态修复、监测评价、维护饮水安全、改善人居环境。
3.3主要保障措施。
(1)积极推进依法行政。要继续在依法行政方面下功夫。一是提高水保人员素质,规范行业管理。二是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相关配套法规。三是进一步加大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和方案审批。加大对中小型开发建设项目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农业开发过程中水土保持监督和管理。四是更新执法理念,强化社会监督。
(2)切实搞好宣传与引导。水土保持工作能否顺利推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社会生态与环境意识水平。要继续开展广泛深入的水土保持宣传。特别是强化青少年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开展全民水土保持科普活动,努力营造保护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舆论氛围,提高全社会保护资源环境的自觉性。
(3)努力深化各项改革。一是完善社会参与和激励机制。二是完善水土保持的组织协调机制。三是要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4. 总结过去的经验,制定未来水土保持工作计划
(1)圆满完成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
(2)积极推进和强化水土保持行政管理。
(3)继续大力推进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
(4)进一步加大生态自我修复工作力度。
(5)推动面源污染防治和清洁型小流域建设。
(6)积极推进“四荒”治理工作。
(7)加强规划宣传科研等基础性工作。
水土保持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党中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的部署,以实现“两个可持续”为根本目标,奋发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推动水土保持事业新发展,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