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造林整地是造林六项基本措施之一,是造林成活的主要环节。而通过节水抗旱综合整地技术不仅可以改善土壤条件、提高土壤含水量,还可以为林木的成活、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达到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目的。
关键词:抗旱造林技术:造林整地:造林成活率;土壤含水量
1.整地方法
整地的方法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全面整地、带状整地、块状整地。在干旱地区造林整地中,主要是以带状整地为主,带状整地也叫带垦,是呈长条状的翻垦造林地土壤,并在整地带之间保留一定宽度的不垦带的整地方法,这种整地方法改善立地条件的效果较好,有利于保持水土,便于机械施工。其主要形式有:①水平阶整地,多用于干旱山地,土壤较薄的中缓草坡或黄土地区的缓坡或中坡。施工时,自坡下沿等高线开始修第1阶,然后第2阶土,以此类推,最后1阶可就近取表土盖于阶面,阶面边缘修土埂或不修土埂,阶面宽度米、阶长不限,相邻阶距1m左右、阶间距1.5~2m。②反坡梯田,反坡梯田是黄土高原干旱丘陵地一种行之有效的整地方法。断面呈三角形的沟,又叫三角形水平沟,田面向内倾斜成反坡。反坡梯田蓄水保土,抗旱保墒能力强,改善立地条件效果大,造林成活率高,幼林生长好,使用于黄土高原地形平缓坡面完整、土层深厚的造林地。
2.苗木栽植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选择大苗、壮苗对于提高造林成活率非常重要,在选择苗木时一定要按照国家制定的苗木生产技术标准,选择根系完整,无病虫的一二级苗。②认真细致栽植,栽植过程中要注意,苗木根部舒展、土壤与苗木根部要密接、有条件的栽后及时浇水,并封土保墒。截杆造林也要注意封土,尽量减少苗木水分丢失。③栽后管理,造林地管理主要是防止蒸发和人畜进人造林地践踏苗木。同时注意松土除草、防止草荒,为苗木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3.节水抗旱造林技术
3.1滴灌造林技术
部分干旱、半干旱石质山地困难立地处于城市近郊有水源且需要绿化的风景旅游区或名胜古迹区。因自然地势陡峭,立地条件恶劣,坡度大、土壤贫瘠,导致树木生长发育不良,树木成活率低,形成低劣的生态景观。而滴灌造林技术,冶恰可以解决这个难题。滴灌较常规灌溉造林具有诸多优点,如节水、减少整地费用、排盐、提高造林成活率等。滴灌的基本原理是将水加压、过滤,必要时连同可溶性化肥、农药一起通过管道输送至滴头,以水滴(渗流、小股射流等)形式给树木根系供水分和养分。由于滴灌仅局部湿润土体,而树木行间保持干燥,又几乎无输水损失,能把株间蒸发、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降低到最低限度。滴灌造林可以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土壤墒情及时供水。
3.2吸水剂在抗旱节水造林中的应用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农业部北部研究中心开发出一种高分子聚合物,称之为高吸水剂(也称高吸水性树脂、吸水胶、保水剂、抗旱宝等)。我国对高吸水剂的研制和生产应用起步较晚,系统的应用研究则从80年代初开始,之后发展较快,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它具有高吸水性、保水性、缓释性、反复吸释性、供水性、选择性、可降解性等特性。在林业上吸水剂的应用,可以提高土壤的最大持水量,增强土壤的贮水和保水性能,减少土壤水分耗散,延长和提高向植物供水的时间和能力,使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林业生产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3.3固体水在抗旱节水造林中的应用
固体水种植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末国际上最新研制成功的一项先进抗旱造林新技术。固体水(solid water)又称干水(drvwater),是一种用高新技术将普通水固化,使水的物理性质发生巨大变化,变成不流动、不挥发的固态物质、这种固态物质在生物降解作用下能够缓慢释放出水分,被植物吸收利用。适于在远离水源、气候干燥、土壤保水性差的荒山中植树造林使用。尤其是在严重缺水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及季节性干旱地区,应用固体水并配合其它集水蓄水保墒技术,既可以保证长时间地供给植物水分,维持植物的正常生长,又可以减少水分的无效蒸发及渗漏,达到节约用水,水分高效利用的目的。
3.4化学药剂处理在抗旱节水造林中的应用
用于处理苗木来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化学药剂主要包括有机酸类:苹果酸、柠檬酸、脯氨酸、反烯丁二酸等;无机化学药剂:磷酸二氢钾、氯化钾等;蒸腾抑制剂:抑蒸剂、叶面抑蒸保温剂和京2B,还有橡胶乳剂、十六醇等。这些药剂的应用。可以减少植物体内的水分蒸发,增强苗木的抗旱能力。
3.5ABT生根粉、根宝等制剂在抗旱节水造林中的应用
ABT生根粉是中国林科院王涛研究员研制成功的高效、广谱、复合型生长调节剂;根宝是山西农业大学研制开发的一种营养型植物生长促进剂。2种制剂所含的多种营养物质和刺激生根的物质能够直接渗入根系,使苗木尽快长出新根,恢复吸收功能。从而提高造林成活率,在荒山造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除了以上介绍的节水抗旱造林技术外,抗旱剂、种子复合包衣剂、土壤结构改良剂、土面保墒剂、旱地龙等也开始大量应用于防旱抗旱,并且已经或正在取得巨大的生态效益。
关键词:抗旱造林技术:造林整地:造林成活率;土壤含水量
1.整地方法
整地的方法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全面整地、带状整地、块状整地。在干旱地区造林整地中,主要是以带状整地为主,带状整地也叫带垦,是呈长条状的翻垦造林地土壤,并在整地带之间保留一定宽度的不垦带的整地方法,这种整地方法改善立地条件的效果较好,有利于保持水土,便于机械施工。其主要形式有:①水平阶整地,多用于干旱山地,土壤较薄的中缓草坡或黄土地区的缓坡或中坡。施工时,自坡下沿等高线开始修第1阶,然后第2阶土,以此类推,最后1阶可就近取表土盖于阶面,阶面边缘修土埂或不修土埂,阶面宽度米、阶长不限,相邻阶距1m左右、阶间距1.5~2m。②反坡梯田,反坡梯田是黄土高原干旱丘陵地一种行之有效的整地方法。断面呈三角形的沟,又叫三角形水平沟,田面向内倾斜成反坡。反坡梯田蓄水保土,抗旱保墒能力强,改善立地条件效果大,造林成活率高,幼林生长好,使用于黄土高原地形平缓坡面完整、土层深厚的造林地。
2.苗木栽植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选择大苗、壮苗对于提高造林成活率非常重要,在选择苗木时一定要按照国家制定的苗木生产技术标准,选择根系完整,无病虫的一二级苗。②认真细致栽植,栽植过程中要注意,苗木根部舒展、土壤与苗木根部要密接、有条件的栽后及时浇水,并封土保墒。截杆造林也要注意封土,尽量减少苗木水分丢失。③栽后管理,造林地管理主要是防止蒸发和人畜进人造林地践踏苗木。同时注意松土除草、防止草荒,为苗木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3.节水抗旱造林技术
3.1滴灌造林技术
部分干旱、半干旱石质山地困难立地处于城市近郊有水源且需要绿化的风景旅游区或名胜古迹区。因自然地势陡峭,立地条件恶劣,坡度大、土壤贫瘠,导致树木生长发育不良,树木成活率低,形成低劣的生态景观。而滴灌造林技术,冶恰可以解决这个难题。滴灌较常规灌溉造林具有诸多优点,如节水、减少整地费用、排盐、提高造林成活率等。滴灌的基本原理是将水加压、过滤,必要时连同可溶性化肥、农药一起通过管道输送至滴头,以水滴(渗流、小股射流等)形式给树木根系供水分和养分。由于滴灌仅局部湿润土体,而树木行间保持干燥,又几乎无输水损失,能把株间蒸发、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降低到最低限度。滴灌造林可以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土壤墒情及时供水。
3.2吸水剂在抗旱节水造林中的应用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农业部北部研究中心开发出一种高分子聚合物,称之为高吸水剂(也称高吸水性树脂、吸水胶、保水剂、抗旱宝等)。我国对高吸水剂的研制和生产应用起步较晚,系统的应用研究则从80年代初开始,之后发展较快,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它具有高吸水性、保水性、缓释性、反复吸释性、供水性、选择性、可降解性等特性。在林业上吸水剂的应用,可以提高土壤的最大持水量,增强土壤的贮水和保水性能,减少土壤水分耗散,延长和提高向植物供水的时间和能力,使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林业生产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3.3固体水在抗旱节水造林中的应用
固体水种植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末国际上最新研制成功的一项先进抗旱造林新技术。固体水(solid water)又称干水(drvwater),是一种用高新技术将普通水固化,使水的物理性质发生巨大变化,变成不流动、不挥发的固态物质、这种固态物质在生物降解作用下能够缓慢释放出水分,被植物吸收利用。适于在远离水源、气候干燥、土壤保水性差的荒山中植树造林使用。尤其是在严重缺水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及季节性干旱地区,应用固体水并配合其它集水蓄水保墒技术,既可以保证长时间地供给植物水分,维持植物的正常生长,又可以减少水分的无效蒸发及渗漏,达到节约用水,水分高效利用的目的。
3.4化学药剂处理在抗旱节水造林中的应用
用于处理苗木来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化学药剂主要包括有机酸类:苹果酸、柠檬酸、脯氨酸、反烯丁二酸等;无机化学药剂:磷酸二氢钾、氯化钾等;蒸腾抑制剂:抑蒸剂、叶面抑蒸保温剂和京2B,还有橡胶乳剂、十六醇等。这些药剂的应用。可以减少植物体内的水分蒸发,增强苗木的抗旱能力。
3.5ABT生根粉、根宝等制剂在抗旱节水造林中的应用
ABT生根粉是中国林科院王涛研究员研制成功的高效、广谱、复合型生长调节剂;根宝是山西农业大学研制开发的一种营养型植物生长促进剂。2种制剂所含的多种营养物质和刺激生根的物质能够直接渗入根系,使苗木尽快长出新根,恢复吸收功能。从而提高造林成活率,在荒山造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除了以上介绍的节水抗旱造林技术外,抗旱剂、种子复合包衣剂、土壤结构改良剂、土面保墒剂、旱地龙等也开始大量应用于防旱抗旱,并且已经或正在取得巨大的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