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增加,水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更为显著。但是目前我国的水资源相对匮乏,加之人类频繁的经济活动更加剧了不同程度的洪涝旱灾等自然灾害。因此国家对于现代的水利防洪基础工程的建设开发力度不断加强,本文便是通过分析水利工程生态抗洪护坡技术,就如何更好地提高生态护坡的效益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抗洪;护坡技术;应用 
  一、生态护坡技术遵守原则 
  (一)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源原则 
  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流以及能流,生态设计强调应保障以下几点:保护不可再生资源,不到万不得已,不得开发使用;利用原有材料,包括植被、土壤、砖石等服务于新的功能,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耗费;尽可能减少能源、土地、水、生物资源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保证让护坡处于良性循环中,使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回归自然原则 
  自然生态系统为维持人类生存和满足其需要提供各种条件和资源,这就是所谓的生态系统的服务。 
  生态设计应使系统处于健康状态,每一个健康生态系统,都有完善的营养级和食物链;生物多样性,保持有效数量的动植物种群,保护各种类型及多种演替阶段的生态系统,尊重各种生态过程及自然的干扰,包括自然火灾过程、旱雨季的交替规律以及洪水的季节性泛滥;边缘效应,在两个或以上不同的生态系统边缘带,具有丰富的物种以及更高的生产力,有更活跃的能流和物流,也是生态效益最高、生物群落最丰富的地段,河道岸坡作为水体生态与陆地生态之间的边缘带,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边缘效应。 
  (三)当地原则 
  设计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在对当地自然环境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方案。包括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尽量使用当地材料、植物和建材,使生态护坡与当地自然条件相和谐;适应场所自然过程,设计时要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考虑进去,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 
  二、防洪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建设的要点 
  (一)注重防洪水利工程生态护坡技术的实效性 
  生态护坡是实现生态水利的重要组成部分,防洪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建设首先应注重其防御洪水安全稳固主导功能的体现,生态恢复性能应立足于防洪功能基础之上,发展生态护坡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切实注重生态护坡技术应切实适应当地自然气候条件以及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避免将生态护坡建设成没有实际效能的形象工程,充分发挥生态护坡技术在防洪水利工程中的实效性。 
  (二)注重防洪水利工程生态护坡技术的可行性 
  防洪水利工程的地质工况通常较为复杂多变,堤基坡体的土质岩体抗冲刷性能落差较大,水利工程生态护坡的重要特征是恢复河流天然属性,建设时应尽量选择天然石材、草皮等材料进行施工,应严格地质勘测资料分析,优化施工方案设计,必须重视生态护坡工程建设的可行性,综合分析权衡利弊,尽量减少和避免河道混凝土护坡硬化及重复性建设和盲目开发,实现资源节约。 
  (三)注重防洪水利工程生态护坡技术的创新性 
  水利工程的生态护坡综合技术含量较高,护坡工程材料的抗形变,抗风化、抗侵蚀等物化性能影响着坡体稳固性防护效果,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理念,重视防洪水利生态护坡工程防护技术创新,科学优化工程施工设计,注重施工材料的性能开发和创新研究,进一步增强和优化生态工程主体的抗侵蚀性和抗冲刷性能,保障生态工程建设的经济性、耐久性和节能性。 
  三、防洪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建设的技术类型 
  (一)人工种草护坡技术 
  人工种草护坡是通过人工播撒方式在水利工程边坡坡体表面种草的一种传统边坡防护技术,通常是利用根系相对发达具有固土性能的草类植物进行护坡固土,防止水土流失,满足生态环境需要;平铺草皮护坡是在坡面人工铺设天然草皮进行边坡防护的措施,在防洪水利工程护坡方面具有一定效益,多用于边坡坡度低缓适宜草类植物生长的土质路堤边坡防护,但在行洪流速较快的土堤迎水坡面和重点防洪地段不适宜实施植草护坡。 
  (二)水力喷播植草技术 
  水利喷播种草护坡、是将草籽、肥料、粘着剂、土壤改良剂等相关材料按照一定比例加水混合,采用机械加压喷射到防洪水利工程坡面的防护技术。具有施工快捷、坡体防护绿化效果好的技术优势,草籽喷播均匀发芽较快,出苗整齐,适用性广,在水利防洪边坡护理中应用较多。 
  (三)土工材料固土护坡 
  土工材料固土种植护坡,通常是利用聚丙烯等高分子材料制成质地疏松柔韧,有合适高度和空间的固土网垫,充填并存储一定适宜植物生长的种植土,通过植物根系穿过网孔均衡生长,将网垫、草皮、泥土表层牢固结合起到坡体防护功能,或者利用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等片状材料经热熔粘接成蜂窝状单元基填土植草达到固土护坡作用,可采用混凝土外框来增加坡面稳定性,土工材料固土种植基护坡形式不能应用到防洪水利工程堤防迎水坡面。 
  (四)生态客土植被护坡 
  生态客土护坡是将植物纤维、缓释复合肥,腐殖土、保水材料、粘合剂等相关材料制成客土搅拌后铺设到坡体表面形成客土层,为草类植物提供生长环境的边坡防护技术,采用透气性较好的生态混凝土骨架保持土层湿、热交换,减少土中水分蒸发,以混合保水剂为植物提供水分,由于坡面覆草具有缓冲性能,抗冲刷性较强,适用于坡面较小的岩基坡面、风化岩及硬质土砂地、库区边坡等防护,在季节性寒冷地区,利于减少冻害破坏。 
  四、水利工程生态防洪护坡技术的应用 
  水利工程生态抗洪护坡首先应该充分的发挥护坡的防洪以及抗洪的功能。在水利工程生态抗洪护坡技术的应用中需要充分的结合水利工程的实际,以工程的自身建设特点以及工程所在的环境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生态抗洪护坡技术。同时所选择的护坡技术不仅需要具备牢固护坡的作用,同时也应该与工程周边的环境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生态护坡功能及作用最大程度的发挥。 
  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的施工环境较为复杂,因此在进行生态抗洪护坡材料的选择时应该注重材料的抗腐蚀性以及抗变形性等特点,同时为了能够实现生态抗洪护坡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对所选择植被的生命力以及环境适应力等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除此之外,还需要对生态防洪护坡技术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通过不断加强抗洪护坡材料性质及功能的创新,来实现防洪护坡施工技艺的提高。 
  水利工程防洪护坡设计前需要对工程的施工地进行较为详尽的地址勘测,在勘测时应该着重注意土质坡体的抗腐蚀性以及工程的地质条件。只有通过最全面的调查、分析及总结,合理的石材以及植被的选择,才能够实现防洪护坡建设水平的全面提高,从而实现水利工程防洪护坡技术的发展以及其作用的有效发挥。 
  五、结束语 
  总之,生态护坡工程的适用性、经济性和质量效果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相关防洪水利工程堤防护坡等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固性,是影响周边居民生产生活正常化的重要因素。在河道整治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相关规范要求及工程实际特性,将生态护坡功能与工程功能及安全功能同等考虑,使护坡工程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 王凯浩,张静文.生态护坡技术在城市河道整治中的应用[J]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2011(1). 
  [2] 曲文学,防洪水利工程生态护坡技术的探讨[J] 科技致富向导,2013,30:259 
  [3] 郑良勇,输水干渠工程生态修复原理与模式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