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园林相关
  3. 内容

竹子文化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竹子源于山野之中,在人们的印象中,粗生易长是竹子的基本特征,但竹子在城市楼盘园林绿化工程中,随着地理环境和气候的不同,竹子的适应性程度受到很大的影响,广州富韵竹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在多年的绿化工程设计,施工,养护中,总结出一套适应观赏竹子生长的种植养护技术,总结如下:

  一、竹子在种植过程中应注重的事项。

  1、 竹子品种的选择是很重要的环节;竹子存在着区域的适应性,有的竹子在零度以下就会冻死,有的竹子在热带地区会生长不良,有的竹子在光线不好的环境也难以生长。应根据竹子的生物持性,在园林设计时就选好竹种苗,广州富韵竹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有丰富的竹子园林设计、施工、养护经验,拥有整套的技术,请园林界同行浏览观看“广东园林观赏竹子网”,一定会在园林竹子工程中有所收获。

  2、 在竹子园林的施工中使用假植苗或苗圃地苗,要使竹子园林即时成景,就是说要使竹子园林在施工后能保留一部分可观赏的竹叶。竹子在起苗,运输过程施工中,竹子的竹叶很轻易干枯,竹子园林在设计时,就应先看好竹苗,并从竹林中挖出竹子进行假植,广州富韵竹子园林设计室先提供竹子工程的设计,并保证供给优质的观赏竹苗。

  3、 竹子园林的立地条件:在城市楼盘的园林工程中,工地的泥土较差,部分场地会出现积水情况,在竹子园林的种植过程中,如有积水现象,一定要及时排水,不然竹子将会烂根死亡。土壤用75%的花泥,15%的泥碳土,10%的沙混合使用,可使竹子有良好生长环境。

  4、竹子园林在种植过程中要不断进行淋水和遮荫。竹子的竹叶很轻易干枯,在绿化施工工程中,需对竹苗进行淋水,并用阴网遮荫。种植后的竹子也要淋水。

  二、竹子园林的种植养护技术

  1、竹子种植后,不管刮风下雨,都要淋透竹子,并填实泥土,和其它苗木的养护一样,要淋定根水。

  2、天天早上和晚上各淋水一次,并扶稳被风吹偏的竹子,并加泥土填实。

  3、及时清除死掉的竹子。

  4、铺草坪时,尽量远离竹子的头部。

  5、竹子种植后,覆一层泥炭土。

  6、进行部分竹子的补种工作。

  7、三个月后进行施肥工作,施肥时注重要把肥料填于竹头旁边的泥土中。

  8、根据竹子的出笋期,选择施肥的时间每年施肥2~3次,施肥的时间最好在下雨前。

摘 要:竹子是我国传统的观赏植物之一,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应用广泛。文章简要介绍了中国竹子造园的历史,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传统以竹造景的艺术手法。在现代公园中,这些精华仍然为人们所借鉴。同时,通过学习西方竹子造园的先进之处,以期创造出更为动人的竹子景观。

  要害词:古典园林;竹子;艺术手法

  Abstract:Bamboo, elected as one of the best traditional plants in China, has a wide application in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After studying a general history of Chinese bamboo gardens,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discussion mainly focusing on traditional artistic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odern parks.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study the quintessence of Western bamboo gardens, and create more beautiful bamboo landscape.

  Keywords: Classical Garden;Bamboo;Artistic method

  竹,婀娜多姿、妩媚秀丽,总是给人以美的享受。正是由于其所体现的自然、纯朴的风格,无论是在意境深远的古典园林,还是在色彩斑斓的现代园林中,竹类都是以最为原始的盈盈翠绿,成为广受欢迎的造园植物材料之一。

  1 竹子造园史略

  竹子作为我国传统的观赏植物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周朝时期,我国就已有关于竹林的记载了。秦始皇为建“上林苑”,从山西云冈引种竹子到咸阳。但那时竹子的种植只是为了营建狩猎场和战略物资基地,竹子造园还处于萌芽状态。

  魏晋、南北朝时竹子随即融入了造园之中。当时的皇家园林和官宦私家园林中的竹子造景也相应得到发展。《洛阳伽蓝记》就记录了洛阳官宦贵族的私园“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竹子在唐宋两代运用较为广泛。唐代文人王维所建的“辋川别业”中就有大片竹林环绕着一座清幽建筑物的“竹里馆”,以及山岭上遍种竹林,一弯溪水绕过,一条山道相通,满眼青翠掩映溪水涟漪的“斤竹岭”。宋代艮岳中竹子景观为特色的景点有“斑竹麓”和“胜筠庵”。北宋李格非所写《洛阳名园记》所评述的私园中,绝大多数都有竹子景观,并有“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之说。明清在造景的手法上,竹子与水体、山石、园墙建筑结合,以及竹林景观是江南园林、岭南园林的最大特色之一。例如:苏州网师园的“竹外一枝轩”、沧浪亭的“翠玲珑”和“倚玉轩”、拙政园的“海棠春坞”等名园及扬州个园的“春山”等,在竹子造园上运用相当成功,许多造园手法仍是现代园林造景的典范。

  2 古典园林中竹子造景

  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配置作为园林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被要求在姿态和线条方面既要显示自然天成之美,也要表现出绘画的意趣。在造景中,竹子能与自然景色融成一体,在庭园布局、园林空间、建筑四周环境的处理上有显著的效果,易形成优雅清静的景观及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

  有关竹子造景艺术手法在明代计成所著的《园冶》中有提到:“结茅竹里,浚一派之长源”;“竹坞寻幽,醉心即是”;“移竹当窗,分梨为院,溶溶月色,瑟瑟风声”;“藉以粉壁为纸……仿古人笔意,植黄山松柏、古梅、美竹,收以圆窗,宛然镜中游也”等。在众多文人的诗词歌赋及绘画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一些竹子在园林中的造景手法。这些艺术手法显示出古人对于植物与道路、建筑、山石、水体等景观元素之间关系巧妙的处理。

  竹与路 古典园林中的园路强调“曲径通幽”,竹林小径力求含蓄深邃,忌直求曲,忌宽求窄,讲究“蹊径盘而长”。在道路两侧配以一些高大乔木状的竹类,如毛竹、麻竹等,修竹夹道,创造出绿竹成荫、万竿参天、云雾缭绕的生动景色。竹林深处以一茅舍为赏景佳处,形成返璞归真的野趣。王维对“辋川别业”的‘竹里馆’所描述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就是这样一幅画面。

  竹与水 水是园林的灵魂。唐代白居易对竹情有独钟。他对以竹林为主的履道坊宅园中“履道幽居竹绕池”这样竹与水的巧妙布局极为赞赏,写下“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的诗句。他的“竹径绕荷池,萦回百余步”也使人们了解到古典园林中文人们习惯围绕着水池种植竹子,使两者相互呼应。

  竹与石 由于古代文人爱竹赏石的思想对园林竹石的配置有着积极的影响,两者经常被结合在一起或布置于廊隅墙角,或独立成景,起到软化生硬线条和点景的作用。扬州个园的竹石小品最为有特色,园内的四季假山都配置了不同的竹种。春景以刚竹与石笋相配;夏景以纤细美丽的水竹与太湖石组合;秋景以大明竹配以黄石;冬景由宣石配植斑竹和腊梅。

  竹与建筑 建筑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园林中的建筑多为木结构,与自然环境中的山水、植物相得益彰。姿态细腻、秀丽的竹类可与亭、堂、楼、阁及其他建筑配植,既可衬出建筑物之秀丽,又可柔化硬质建筑物之质感,同时也可以营造出清幽的环境。《竹窗》是白居易描写在屋檐下当窗种竹,以竹为画框的景象,“开窗不糊纸,种竹不依行。意取北檐下,窗与竹相当”。移竹当窗的手法以“框景”为基础,把一个空间的景物引入另一个空间,增加了园林空间的层次感,产生了幽远深邃的意境。

  3 传统造园手法在现代公园中的应用

  在现代公园中,竹子造景在继续古典园林的传统技法上,又力求将传统的园林艺术与现代人的审美、游憩需求完美结合。以北京紫竹院公园的“筠石苑”为例,可以看出传统造园手法,从空间布局到叠山理水,从花木配置到借景生情,其应用是非常广泛和成功的。首先,“筠石苑”继续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观,在竹子配置上,因地制宜、适地适竹。在满足竹子生态要求的小环境中栽植竹子,并在竹丛间配植多种色叶树。其次,由于古典园林以竹造景手法多体现在小型的园林空间中,所以“筠石苑”也利用其优势巧妙的沿用了古典造园中的精华之处。

  竹径通幽 在“筠石苑”中,道路设计与地形设计巧妙的结合,曲折有致、起伏顺势,并将园中十个景点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了动态的游赏路线。道路两侧丛植翠竹,与朴素的路面相互掩映。游人沿着小路漫步于各个景点中,感到四周景色时隐时现、或明或暗,别有情趣。

  移竹当窗、粉墙竹影 “筠石苑”中建筑属南国风格,多为黛瓦粉墙、飞檐翼翘、棕柱褐窗,显得玲珑清雅,且与竹林景观融洽和谐,营造出南国竹乡的意境。“友贤山馆”是园中最大的一组江南建筑,建筑装修材料多采用竹和竹制品精心设计。形式依旧是青瓦棕柱、粉墙漏窗、花街铺地、自然山石与竹林环境协调统一。白壁粉墙前修竹几竿或几丛,竹竿摇曳,竹影婆娑,宛如一幅极富诗意的水墨画。“移竹当窗”体现在“筠石苑”中以园门、漏窗作为取景框,竹子景观随游人的位移变化而变化,形成明显的韵律节奏感。园门的形式不仅限于白粉墙式,也包括富有民族特色的竹门,门的质感与所框出的竹子,以及门前所植竹丛相互掩映,十分协调。

  竹径绕池 白居易所描写的“竹径绕荷池,萦回百余步”景观在“筠石苑”中的“竹深荷净”景点中得以再现了。水池中种满荷花,夏日香气连连。池岸边种植了层层绿竹,千竿挺拔,倒影于水中。竹林藉由反映在水面上的光影变化效果,加倍其美感,形成“秀”、“美”的意境。竹叶的声响与水流涓涓、更添清幽风凉之感。驳岸曲折自然、参差错落,迎春、箬竹、芦苇等植物穿插点缀其间,虚实相间,既丰富了空间层次的变化,又增加了自然情趣。

  青竹白石 在山石四周点缀以翠竹,使画面更增加了古朴雅致的意蕴。“筠石苑”的入口就是以竹与石的搭配作为标志,层层竹林掩映着刻有“筠石苑”三字的假山石,成群的翠竹姿态非凡引人入胜。同样的手法还有多处,如景点“斑竹麓”等。此外,竹林作为背景还可以表现假山石和雕塑的形态与质感。例如:“筠石苑”中竹石小品,错落有致地布置于溪边竹林前,七个高低不同的“石剑”,其坚硬的线条与质感被竹林柔化,同时在柔和舒服的气氛中多了几分刚毅。

  4 国外竹子造园

  竹子不仅在我国应用广泛,在西方现代园林中也被充分利用。相对于东方写意性的自然山水园林,西方现代园林更注重理性的思考,并且以一种几何抽象的形式展现。在竹子的造景上,由于传统文化的差异,西方园林的植物配置不是非常注重植物个体的美感,以及拟人化的想象,而是欣赏植物的群体美;并且将科学与西方艺术完美的结合,尊重植物的生长习性,创造出一种理性的浪漫。

  以法国巴黎的拉维莱特公园中的竹园为例,从设计师造园的几个技术上的处理,可以看出其对于科学、艺术和景观的三者结合的高超技巧。首先,设计师为了使竹子能够露地过冬,采用了下沉园的方式,低于地面5米的封闭空间处理,形成了园内适宜的人工小气候环境。这种处理手法类似于“筠石苑”中景点“江南竹韵”;其次,设计使用沥青和混凝土巧妙地将场地中原有的地下管道包裹起来,形成了园中重要的景观;再次,在排水处理上,遵循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思想,在园边设置环形水渠,既解决了排水问题,又增加了园内的湿度,同时也是连接全园的景观带;另外,对于竹园的照明,设计师采用了类似卫星天线的锅形反射板,形成反射式照明效果。光源产生的一部分热量反射到竹叶上,局部改善了园中小气候条件,有利于竹子的生长;最后,园路的铺装采用了黑白相间的卵石条带,令人联想到投射在地面上的毛竹阴影,使得竹园与全园构图呼应。

  从这个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东西方造园都是通过一定手段将自然景观与艺术完美结合。但是西方园林并不像东方那样将植物人格化,而是注入了更多的理性的科学因素,在这一点上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5 小结

  在造园的艺术手法上,竹子造园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并至今为人们所借鉴。现代园林在高科技、新材料的支撑下,不断创新进取。西方竹子造园就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这些新元素,呈现崭新的风格。在今后的竹类造园中,我们应该将东方的感性与西方的理性相互融合,吸收各自的精华之处,在尊重植物的生态习性的基础上,创造出更为动人的竹子景观。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园林局,北京园林优秀设计集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2]关传友.中国竹子造园史考[J].竹子研究汇刊,994,VoL.13,No.3:52-62

  [3]李宝昌.江南园林竹子造景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1998.

  [4]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5]朱建宁.法国闻名城市景观设计大师亚历山大•谢美道夫及其作品[J].中国园林,2001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竹子文化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m.webnewsfeeds.com/yuanlin/yllw/ylxg/1306744865143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