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施工范围及内容
和什托洛盖镇东桥改建工程起点k0+115.97,终点k0+146.55,全长:30.58米。
. 2.2 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和什托洛盖镇位于哈尔赛尔克山南约10km,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城东南36km,东与查干库勒乡相邻,西与那仁和布克牧场相隔,北与莫特格乡接壤。该镇地处交通要道,217国道阿(阿勒泰)— 乌(乌鲁木齐)公路穿越全境,有通往县城的42km长的沥青路,和通往气泉的专线公路。地理坐标东经86度20'12",北纬40度30'58"。地表植被稀少,多为梭梭柴。本工程位于气泉公路上1+650(桥)和2+100(涵)处。
2.3 气象水文
该区域属寒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其特点冬寒漫长,夏凉短促,无霜期短,降水较少,蒸发量大,空气干燥,日照时间足,年平均气温5.8c,极端最高温度(七月)34.6c,最低温度(一月)—3300c,最大风速24m/s,风力12级,年平均降水量342.1mm,年蒸发量平均1750.9mm,全年无霜期141天,冬季积雪最大厚度1.0m,标准冻土深度1.40m。
和布克赛尔县气候干燥,降水少,水资源缺乏,缺水干旱面积较大。全县2条河、和布克河年径流量0.33664×108m3,白杨河年径流量1.224×108 m3,,28条沟,地表水年径流量2.02166 ×108m3。
区域地质概况
和布克赛尔县地质构造属准噶尔凹陷—北天山褶皱系的一部分,萨吾尔山南侧是和布克新生代山间凹陷。谢米斯台复背斜(山)东侧是和什托洛盖中新生代山间凹陷,凹陷东段有大面积的侏罗纪含煤地层沉积。地层走向和古深段断裂走向均以NEE—SWW西向为主。古生代中早期以海洋环境为主,沉积物多为海底喷发为多,古生代中后期谢米斯台山和萨吾尔山相继隆起为陆地并褶皱成山,山间为中、新生代沉积谷盆地。至此形成了和布克赛尔县现代构造的基本格架。中生代末,山区继续缓慢上升,谷地相对下沉,成为陆源物质堆积区,地壳运动趋于平稳,新构造运行不发育。区域构造末见有强烈活动的深大断裂。
本工程位于和什镇东侧,长约4km,地势较开阔,略有起伏,第四系厚度较小。属山铅准平原地貌,基岩裸露,表层覆盖有薄层第四系。基底为中生代侏罗纪含煤地层。受中生代晚期,南北向压应力作用,形成了轴部近东西向的复式褶皱。公路桥(涵)位于一单斜构造上,岩层走向NEE—SWW。倾角12度—15度。根据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什托洛盖镇动峰值加速度0.05g,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0.45s ,相应地震基本烈度<VI 。
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二级,设计行车速度60千米/小时;
荷载等级:公路—II级;
桥面宽度:净9+2×0.5米安全带;
设计洪水频率:1/50;
2.6 主要建筑材料
本项目沿线无合格材料,所有筑路材料需远运。
1、砂石料场
料场在和什镇振兴砂石料场购买,岩性为石灰岩类,含泥量少,储量丰富;各种规格的砂岩石、砾石、以满足路面基层、底基层及其他构造物的使用,上路运输方便,运距10公里。
2、砂砾土
料场位于和什镇戈壁滩,无覆盖,开采面积大。土粒占30%—50%,可以满足路基填料需要运输方便,远距3公里。
3、水
用于各项工程,可以从和什镇抽取运输,平均运距5公里。
4、水泥
和什镇水泥厂产量大、品种多,各类水泥质量均达标,可供本路段涵洞及其他构造物使用,运距6公里。
5、电
沿线电力供应齐全,必要时可考虑自行发电。
6、石油沥青
由克拉玛依采购,平均运距160公里。
7、钢筋
由乌鲁木齐八一钢铁公司购买,平均运距640公里。
8、煤
由和什镇购买,运距为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