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道路人行道设计的探讨

  摘要:

  介绍目前国内市政道路人行道铺装常用的各种面砖的特点,并进行多方面比较,同时结合笔者多年从事市政道路设计的心得,对面砖的选用和人行道设计的细节提出建议和意见,供建设者及设计同行们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人行道;面砖类型;设计细节

  1 城市的衣裳——人行道面砖

  城市道路是一座城市的骨架网格,市政道路的人行道铺装是这座城市的“衣裳”,衣装展示着一座城市、一个片区的品味。现如今全国多数城市的广场、街道、停车场、小区的人行道面砖色泽黯淡无光、路面坑洼不平、破碎不堪,和城市高楼大厦的繁华形象形成很大的反差。很欣慰,笔者几年来接触的市政建设管理者对道路的形象有了充分的认识和重视,并且为此做出了许多努力,比如整片新开发的厦门新站片区(面积约6km2)、晋江滨江商务区(面积约10km2)的建设业主都对道路景观、人行道铺装等非常重视,专门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编制了相应的专项规划,用于指导市政道路建设。笔者作为片区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几年来的参建经历,对人行道铺装设计有些心得,希望能与同行们进行交流和探讨。

  2 常用人行道面砖类型及优缺点

  目前常用的人行道面砖主要有:混凝土高强彩砖、天然石材、透水砖以及条纹步道石等四种类型。另外还有采用陶瓷小地砖和粘土烧制的亚光红砖等材质面砖,但是由于陶瓷小地砖的陶瓷与基层的收缩比不同,车辆一压或冬夏温度的变化,铺设的面层往往会出现脱落;用粘土烧制的亚光红砖,这种砖色泽鲜艳,古朴大方,具有欧美风格,但烧制成本高且浪费土地资源,故不宜发展和在市政工程中大量应用。下面就上述常用的四种类型面砖的特点进行简要的介绍。

  2.1 混凝土高强彩砖

  这种砖色彩亮丽,目前在城市人行道中随处可见,应用最广,造价低廉,但是目前市场供应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彩色地砖防滑效果稍差。市政道路人行道彩色地砖相应的基层通常采用水泥稳定碎石或低标号的素混凝土。结构强度适中,基本能满足行人、非机动车载荷要求,若通行车辆,易造成局部破坏。

  2.2 天然石材

  一般应用于大型中心广场,其表面多为机切毛面、剁斧、机刨、火烧、条纹、自然面等,用天然石材铺设路面,坚固、耐用,效果好,档次高,但缺点是工程造价高。市政道路人行道的基层通常采用素混凝土。强度较高,但是若有车辆通行需求,采用厚度须加大。

  2.3 透水砖

  又名荷兰砖,多空隙,透水环保,目前部分城市普遍应用,透水砖强度可达C50,由于其透水性,雨天行走舒适、防滑,有保水效果,可以缓解城市的“热岛现象”,但由于透水需要,基层须采用相应的透水性结构,如砂碎石、手摆石等,松散型结构基层,随着水的浸湿和荷载的作用,普遍出现松动、不均匀沉降、断裂、破碎等,近年来,基层采用透水混凝土(无砂混凝土),基层强度及耐久性有了很大改善。

  2.4 条纹步道石

  条纹步道石是以水泥、沙子、石子做原料,用震动平台将装入模具中的流动性混凝土分表层、底层料震动成型、脱模、养护,再用条纹机在其表面均匀地铣磨出条纹图案,呈现出天然石材的质感和效果。条纹步道石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面砖,表面效果酷似花岗岩,新颖、高雅、时尚,色彩丰富,防滑效果好,强度高。

  3 人行道面砖的选用

  人行道面砖的选用,须从多方面进行考虑,下面就各种面砖的特点进行分析和必选。

  3.1 节能环保角度

  透水砖是四种面砖类型中最节能环保的一种。现代城市的地表逐步被钢筋混凝土的房屋建筑和不透水的路面所覆盖,但这些不透水的道路给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与自然的土壤相比,混凝土路面缺乏呼吸性、吸收热量和渗透雨水的能力。随之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能够渗入地表的雨水明显减少,城市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不透水的路面很难与空气进行热量与湿度的交换,产生“热岛现象”;短时间的集中降雨,大量雨水不能及时渗入地表,容易造成道路被淹没、交通瘫痪等社会问题。透水砖面层可以一定程度缓解上述不良状况。

  天然石材可能存在部分放射性,表面相对光滑,光热反射现象明显,是常用铺装中最不节能环保的面砖。

  3.2 安全、舒适角度

  人行道作为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载体,安全和舒适是重要的考虑因素,防滑是面砖的最基本要求,在这方面透水砖、条纹步道石的防滑效果,而天然石材的防滑效果相对较差,但通过面层的处理,还是可以满足通行需求,在雨天的通行舒适性方面透水砖有明显的优势。

  3.3 造价角度

  采用常用的城市道路人行道结构类型,测算各种面砖结构的综合单价如下:

  表1各种类型人行道造价比较表

  序号 人行道面砖类型 基层类型 造价(元/M2)

  1 高强砼彩砖 C15素混凝土 79.5

  2 花岗岩 C15素混凝土 133.0

  3 透水砖 透水混凝土 136.7(基层用砂碎96.5)

  4 条纹步道石 C15素混凝土 93.5

  注:上表按厦门市的2011年01月材料信息价进行测算

  从上表可知,透水砖的造价最高,花岗岩面砖略低,而高强砼彩砖最低,条纹步道石比高强砼彩砖造价稍高。

  3.4 铺装外观效果角度

  高强砼彩砖色彩亮丽,常用的有黄、红、绿等颜色,铺装外观鲜艳、朝气;天然石材面砖彰显现代、高档次,适用于大型中心广场、现代商务区等场所,其色彩相对较少;透水砖常用色彩有赭石色、黄色、灰色等,色彩较淡;条纹步道色彩丰富,条纹分细、中、粗,颜色可根据石子色调而定,用白水泥添加染料即可生产出五光十色的彩色条纹砖石。

  3.5 选用建议

  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选用适合工程项目的人行道材质,并进行相应的铺装设计,以期营造良好的城市视觉环境。

  对于市政道路人行道的设计建议如下:

  1) 在造价允许的前提下,应倡导采用节能环保的透水面砖,市政道路透水砖基层宜采用透水混凝土以增强基层强度,避免采用砂基常见的不均匀沉降、断裂、破碎等病害。目前已有行业标准《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2009)和地方规程(如:福建省《透水砖路面(地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DBJ13-104-2008)可供设计和施工参考。

  2) 高档商务区、人流量密集、商业气氛浓厚的道路可考虑采用天然石材,其中花岗岩比较适合人行道铺装,大理石质地较软不宜用于市政人行道。石材面砖注意对防滑的要求。

  3) 条纹步道石作为一种较新型的材料,其造价不高,色彩丰富,可在市政道路人行道中推广应用。

  4) 面砖的选用不一定局限于一条道路一种面砖,设计者可尝试不同面砖的搭配铺砌,建议搭配种类不宜超过两种。笔者设计的厦门新站片区道路人行道采用透水砖和花岗岩搭配,效果良好。

  4 人行道设计的其他细节

  4.1 拼花的图案

  选定人行道面砖后,须进行面砖的拼花。拼花的原则:图案简洁;与周边建筑、环境协调;突出区域特征。

  人行道作为带状物,一般宽度不大,在铺装拼花时,尽量采用横条纹,可以在视觉上扩大人行道的宽度,减低局促、压抑感。

  面砖的色彩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呼应,可以营造良好的视觉景观,根据笔者对城市道路铺装现状的调查了解,建议人行道面砖色彩除商务区可采用现代冷色系外,其余尽量采用暖色系。暖色系可以给人朝气、向上的感觉,相反以灰色为代表的冷色系会给人沉闷、灰暗的心里反应。

  人行道铺装也是展现地域特色的一种方式,笔者参建的“晋江滨江商务区”就融入了闽南晋江的地域特色——“红砖白墙”。

  作为片区建设,可根据片区中各分区的规划功能分布,采用不同的面砖和拼花展现不同的分区形象。

  4.2 检查井盖的选用

  市政道路的检查井盖是破坏道路整体景观的一个主要因素,由于机动车道上的检查井盖须满足车辆荷载的需要,须以使用安全功能为主,而人行道上的检查井盖除满足使用安全外,宜考虑景观效果,目前城市随处可见突兀、凌乱的检查井盖,笔者参建的厦门(新)站片区要求人行道上采用不锈钢下沉式井盖,井盖下沉部分铺装材质同人行道面砖,如此可营造整体、自然、舒适的步行环境,值得推广应用。

  4.3 无障碍坡道的设置

  虽然《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对城市道路的无障碍设置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城市道路的无障碍设施设置不容乐观,很多城市的无障碍设施极不完善,作为城市的建设者,构建城市无障碍系统,我们责无旁贷。建议无障碍设计时尽可能采用“扇形坡”和“单面坡”,即放缓坡度(≤1:20),而不采用“三面坡”(1:12),这样有利于行人、轮椅等的通行,另外,立缘石不宜过高,避免增加人行道和机动车道的高差,从而加大坡面的过渡长度,一般宜为10~15cm。

  4.4 盲道的设置

  盲道的设置在规范中也有详细的规定,但是现状城市中也是有很多的不规范,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我们在设计以及施工指导、验收时须特别注意,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在障碍物、路口、天桥、地道等位置须设置相应的盲道提示。特别是检查井盖的避让,我们须在设计时对道路管线的检查井位置有预先判断,盲道标准断面位置设置时,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尽可能避开检查井盖,从而减少障碍物的避让,使盲道更顺直、通畅。

  5 结束语

  作为城市的设计者,我们应该应用专业知识,注重细节的设计,用心创造我们的作品,编织我们的“城市衣裳”。“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们让城市更靓丽”是作为一名市政道路设计者应该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