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注册考试,这两年的成功经验告诉我,要想取得好的成绩,首先要做的,就是看看别人成功的经验。我想大家成功的经验应该是相似的,但是在总结时,一定是各有重点,所以多看看不同的经验,把认为对自己有帮助的经验集合起来,或者做上记号,是我们开始复习的第一步吧。从别人的经验里,我了解了该读什么书,会遇到什么困难,慢慢对自己的复习有了一个整体的规划。考试难不难,只有亲历了才知道。

注册考试有自己的特点,难度决定了需要很多时间来复习,就造成了整个复习的战线拉得很长。有句话,人算不如天算。为了能够有充分的时间,我的做法是早做安排。我是从3月下旬开始复习的,因为我觉得我一点基础都没有,对于规范的认识接近于零,早点准备可以使我有心思有时间来理解规范。我看规范从来不只是为了考试,而是希望借此能够提高自己整体对规范的理解,对结构概念的理解,希望能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添砖加瓦。初步熟悉规范,我用的是施岚青的指南,没有买指导。因为当时听人说指导就是题集,而且和指南有很多相同的题目,后来看来,这个理解也是对的。

刚开始对着规范看指南,虽然第一章是相对容易懂的荷规,但在对规范做笔记时,还很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后来看自己在荷规上作的笔记,还真是挺盲目的。这里要强调下做笔记的重要性。因为我们到时候是带着规范进去的,我希望我的规范就是我最好的参考书,而不需要再翻其他的书籍了。我个人是用了几种颜色的水笔,分别代表对我来说不同难易程度的内容。荧光笔是划出主语用的,红笔是易错点,蓝笔是一般要点,黑笔比较少用,因为规范本来就是黑字体,主要是做点小补充用,最后用圆珠笔在每个规范条文前面用5个字以内表达出条文的内容,这主要是为了加快查询速度。每次的复习,都是为了对自己规范的优化。

 因为我是2012年的,加上复习时间比较早,当时还买不到新版的施岚青指南,混规,高规的内容也就是旧的了,另外我看了下2011年指南抗震的内容,更新的也不好,因此针对那三本规范,买了三本精讲,也是施老出的。感觉让我收获最大的是混规和抗规的精讲,高规的话,和这两本很多地方重复了。我建议考一注的,又有时间的,这三本一定要买来看看,其中对建立设计概念很有帮助,而且还有很多常用表格。对于考二注的来说,这三本不是必要的,可以对着看看今年的指南就可以了。但是不管用什么复习书籍,遇到不懂的,都应该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对规范进行了地毯式的复习之后,我开始用张庆芳的来做题。里面都是一注的题目,难度明显大于二注的题目。但我要说的是,真正让我觉得受益匪浅的也就是这本书。这本书里,除了标准答案之外,还罗列出有争议的答案,并附上作者自己的理解和判断,这对提高对规范的理解是相当有帮助的。而且书籍里面还有专门一部分是对规范的疑难解答的,加上丰富的附录,带上它进考场,心里的底气增加了不少。

 因为我是考二注的,所以最后当然少不了二注的真题了。我选用的是住建部的真题集,和张庆芳的一比较,就被比下去了。刚开始做了远几年的真题,好没意思,做完没有什么收获,直到做到最近两年的,发现计算量提高了,难度加大了。从中可以看到,做真题,一方面可以让我们了解考试的难度,但是不能认为考试就是这个难度,要做好打硬仗的准备,多提高提高自己。考试本来就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平时对自己的提高,目的就在于,能保证在自己状态不好事情不顺利的时候,也能通过考试。

总的来说,第一遍看施兰青熟悉规范,第二遍看规范翻阅施兰青,第三遍专门看规范,还有那些不清楚,最后全部做题,题海战术对注册考试同样适用,但是记住一点,一切以熟悉规范为目的,重复做题是为了加快速度。看过规范的朋友应该有注意到,混规高规抗规有很多重复的地方,我的做法是对于重复的内容做出标记。这样的好处是,当考题指定一本规范时,我随便拿起三本中的一本,都能很快定位到我需要的那本,而且规范条文之间还是有些细节上的差异的。

注册考试,除了复习的功夫,报名到场确认,提前看考场,预定酒店房间,每个程序都要用点心,哪个环节出了严重的问题,都可能会让你的注册之路功亏一篑。我的做法是提早做准备。提早复习,尽早报名,尽早确认,尽早看考场,尽早预定酒店,都赶早。做个8小时实战模拟的人都有相同的感觉,累。所以我考试当天,准备了巧克力和红牛。结果表明,很管用,至少不会困,不会饿了。